原标题:美丽青岛建设:展开一幅迷人的图景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这是青岛引以为傲的独特风貌,更是青岛全力守护的宝贵资源。
美丽青岛不只是要自然美,还要实现社会之美、人之美。近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美丽青岛建设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明确了美丽青岛建设的中长期建设路径,积极探索特大城市美丽建设模式。
12月5日下午,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园林和林业局对《规划纲要》展开解读。五年之后、十年之后,青岛将呈现怎样的新图景?透过这份规划建设思路,一幅更加清晰的美丽青岛建设图景铺陈开来——基于“山海岛城湾、田园林水乡”交融共生的生态城市基底,谋定打造绿色低碳发展先行之城、碧海蓝天环境品质之城、共享自然生态和谐之城、同美普惠宜居典范之城等八大重点战略任务,聚力打造山风海韵、魅力宜居、活力善治的美丽青岛。到2035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青岛全面建成。
高标准推进美丽青岛建设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青岛,是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
在城市建设中,青岛始终坚持规划先行。《规划纲要》作为美丽青岛建设任务的指导性文件,为高标准推进美丽青岛建设、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美丽青岛怎么建?《规划纲要》提出聚焦“六个城市”建设,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重点谋划了绿色低碳、品质环境、和谐生态、健康韧性、宜居典范、生态文化、现代制度、开放窗口等八大重点任务。
美丽青岛建设涉及范围广、要求标准高、持续时间长,是一项系统工作。《规划纲要》对标可持续发展先进城市,积极探索特大城市美丽建设模式,对美丽青岛建设目标任务与实施路径实施系统谋划,涵盖空间、经济、环境、社会、生活、制度、文化等各个方面,提出了绿色低碳、品质环境、和谐生态、健康韧性、宜居典范、生态文化、现代制度等7方面39项美丽青岛建设指标,着眼于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结合青岛“十四五”规划等部署和工作实际,作出统筹安排。39项建设指标中31项衔接美丽中国和美丽山东,另外8项特色指标则体现青岛的海洋产业、无废城市、美丽海湾创建等特色及领先优势,彰显了地方特色。
今年山东省发布了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其中频频点名青岛,并提出实施青岛“强龙头”战略。《规划纲要》对美丽青岛建设的三大战略定位予以明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陆海统筹生态保护先行区、高品质滨海宜居典范城市,并努力在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中体现龙头担当。
未来,美丽青岛要建成什么样?《规划纲要》制定了到2025年、2035年两个阶段战略目标,并给出了系统完整的路线图和施工图。到2025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青岛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青岛全面建成。具体而言,城乡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绿水青山碧海蓝天成为常态,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全国领先,人民群众普遍享有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美好生活。
全力构筑“城市生态”新场景
一直以来,青岛把生态保护作为发展底线,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生态环境治理体制机制改革都取得显著成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2022年,青岛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3天,连续三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国、省控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全面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水环境质量改善度排名全国前列。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到99%,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有升。
随着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的推进,青岛打造了一批精致的特色城市公园,全力构筑了“城市生态”新场景。尤其是以太平山和浮山为代表的公园城市建设,催生了不少自带流量的新晋打卡地,让青岛“公园城市”的愿景越来越清晰明了。
近年来,青岛获得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最宜居和最具幸福感城市等称号,获批全国首个“绿色城市”、全省首个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入选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
这一项项数据、指标、荣誉记录着青岛的变化,也绘就着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底色,成为这座城市最靓丽的风景,不断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青岛”新篇章。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青岛的实际情况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成效和基础并不稳固,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还需保持定力,负重前行、加压奋进。
作为工业城市,青岛面临着产业空间布局、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交通运输体系重塑的发展压力,如何迅速有效地通过项目落地、技术升级,扭转产业结构偏重、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占比较低等短板,是生态文明建设基础进一步打牢的关键。
一切宏大叙事、宏伟目标,必回归于人本坐标。对于“美丽青岛”和“美好生活”,市民最直观的解读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美丽青岛建设正是为了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实实在在地提升群众获得感。
探索美丽建设特色模式
美丽青岛包含着自然之美、社会之美、人之美等内容,归根结底是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立足“山海岛城湾、田园林水乡”交融共生的城市基底,青岛研究确定了因地制宜、梯次推进美丽青岛建设路径,探索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丽建设特色模式。《规划纲要》的核心在于,提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先行之城、碧海蓝天环境品质之城、共享自然生态和谐之城、环境健康安全韧性之城、同美普惠宜居典范之城、生态文化魅力传承之城、现代环境善治样板之城、生态文明窗口之城等八大重点任务,美丽青岛建设路径十分清晰。
从发展的角度看,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问题。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低碳是高品质生活的时代潮流。2012年获批山东首个国家低碳试点城市,2021年获批全国首个“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青岛低碳工作已经推进10多年。对于已经跻身全国低碳城市前列的青岛来说,绿色低碳发展早已融进这座城市的生产生活中。
“我们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开展实体经济振兴发展行动,靶向突破24条产业链,同时落实能源革命,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单位能耗产出水平全省第一。”市发展改革委副巡视员卞疆在发布会上亮出了青岛绿色低碳发展的部分成效。
建设美丽青岛,必须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治本之策。《规划纲要》中把打造绿色低碳发展先行之城放在八大重点任务的首位,明确提出要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条现代化,引领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着力打造绿色低碳发展先锋。
围绕打造绿色低碳发展先行之城,青岛将开展一系列绿色低碳发展先行行动,包括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产业绿色化转型行动、美丽园区载体建设行动等,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作为滨海城市,海洋是青岛最鲜明的城市特色和最大的本土优势。在绿色低碳发展中,青岛突出本地优势,强调激发海洋蓝色动能,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打造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深海试验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方位提升居住环境品质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市民对于良好生态、美好生活的期待并不虚空,万千向往落到具体,就是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河流、不受污染的土地。
优美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健康成长的物质基础,也是美丽青岛得以实现和展现的物质载体。《规划纲要》提出打造碧海蓝天环境品质之城,围绕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坚持区域联动、陆海统筹、水土共治,以环境品质提升为重点,建立陆海一体污染综合防治机制,着力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
打造“青岛蓝”清新空气示范区、高质量打造美丽河湖样板、建设人海和谐美丽海洋……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辛磊在发布会上描摹了碧海蓝天环境品质之城的未来图景。提升环境品质,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建设美丽青岛的首要任务,这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这场硬仗要打好,就要坚持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海岛湾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推进一体化保护与修复,促进大气、水、海洋、土壤等生态环境各要素全方位品质提升,把城市建成“有机生命体”。
生态文明建设的答卷绝非只有一种模板,需要在充分调研自身资源禀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探索美丽青岛的建设路径。
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聚力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乡服务功能,推动城乡建设融合发展,塑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亮丽城镇风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聚力打造同美普惠宜居典范之城,这也是探索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丽建设特色模式和路径之一。
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是打造宜居典范之城的重要抓手,未来将往什么方向打造呢?市园林和林业局副局长殷保家在发布会上透露,到2025年,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融合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初步形成布局均衡、类型多样、全龄友好的公园服务体系,各类公园达到1000个,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40%、45%,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提升,人民绿色生活品质明显改善。
美丽青岛建设路线图
阶段战略目标
到2025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青岛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青岛全面建成
八大重点任务
绿色低碳发展先行之城
碧海蓝天环境品质之城
共享自然生态和谐之城
环境健康安全韧性之城
同美普惠宜居典范之城
生态文化魅力传承之城
现代环境善治样板之城
生态文明窗口之城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吴帅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王熠冉]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