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十年潮涌 青岛巨变
十年,是一座城市发展史上的重要时间节点,更是一段砥砺前行的奋斗历程。十年很长,它足以让一座城市书写一段绚丽的篇章;十年很短,那些影响城市发展走向的重要改变仿佛就在昨天。回看过去十年,青岛用“七个历史性”为这座城市交上了令人振奋的答卷。展望下个十年,青岛将以打造“六个城市”为支撑,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努力在全省勇当龙头、在全国争先进位、在全球彰显特色。
9月27日,中共青岛市委“山东这十年·青岛”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介绍十年来青岛的发展成就和历程并回答记者提问,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建军回答有关提问。市委新闻发言人,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升勤主持发布会。过去十年,是青岛城市发展史上非同寻常的十年、是机遇叠加的十年、是攻坚克难的十年、是再创辉煌的十年、是继往开来的十年,值得大书特书。赵豪志用“七个历史性”进行了回顾总结——
这十年,是新旧动能转换纵深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十年;
这十年,是城市承载力不断增强,区域协同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的十年;
这十年,是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城市发展活力实现历史性增强的十年;
这十年,是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人民生活实现历史性改善的十年;
这十年,是文化自信充分彰显,城市软实力实现历史性提高的十年;
这十年,是污染防治力度空前,生态环境实现历史性变化的十年;
这十年,是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党的建设实现历史性提升的十年。
过去的十年,是青岛历史上极不平凡的十年,是全市上下勇担使命、顽强拼搏、创造奇迹的奋斗十年,也是经济社会发展飞速、城乡面貌变化巨大、人民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的十年。全市生产总值跨越8个千亿级台阶,突破1.4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翻番,达到1368.3亿元。
这十年,青岛解决了许多长期制约发展的矛盾问题,战胜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办成了许多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大事要事,以勇当山东发展龙头的自信与担当,开创了青岛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正朝着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总目标昂首奋进。
生长,跻身特大城市行列
就像是一个有机体,过去十年,青岛拔节生长,“体格”愈发健硕,能级显著提升。
最近十年,青岛城区规模快速扩张,“大青岛”一步步走来。2012年,青岛建成区面积为374.6平方公里,2021年底为964.39平方公里,十年间增加了589.79平方公里,增长了1.5倍,“长”出了“一个半”新青岛。
更大的城市意味着更强的实力、更高的能级、更大的辐射力。
十年间,青岛经济体量显著提升。2012年,青岛GDP为6869.61亿元,2017年迈入“万亿俱乐部”,先后迈上八个千亿台阶,2021年增加到14136亿元,增加了7266.85亿元,增长了一倍多,十年间“长”出了一个新青岛。
十年间,衡量一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重要指标的财政收入实现翻番增长。青岛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670.18亿元,增加到1368.3亿元,实现较快增长。
城市是资源配置的大平台,十年间,青岛的枢纽地位不断提升,对国内外资源的链接能力、配置能力不断增强。青岛港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跃居全球第4位、第6位,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84.3%、达到2021年的8498亿元,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达到591亿元、占全省39%;国际友城“朋友圈”持续扩大,拓展至47个国家85个城市。
更大的城市意味着更强的承载力、更多的工作机会、更好的生活环境。
十年间,青岛市常住人口由903.2万人,增加到1025.67万人,跻身特大城市行列,增加了122.47万人,相当于增加了一个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城镇化率达77.2%。
能量越大,责任越大。十年间,青岛勇挑大梁,在服务国家战略、辐射带动山东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作出了应有的“青岛贡献”。
在这个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激烈竞争态势下,过去十年,青岛经济总量排名稳住了全国第13位、北方第3位的位置。在全国的占比稳中有升,在全省的占比由2012年的15.99%提高到2021年的17.01%,龙头地位进一步彰显。
青岛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持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主动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带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加快起势,着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
踏上新征程的青岛,正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勇于担当、加压奋进,以打造“六个城市”为支撑,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努力在全省勇当龙头、在全国争先进位、在全球彰显特色。
争当海洋强国建设排头兵
海洋是青岛最大的特色和优势。青岛始终把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争当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的排头兵。2021年,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超过30%,达到4685亿元,居全国沿海同类城市首位。
青岛努力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重大平台建设方面,国家深海基地、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建设顺利推进。重大科技攻关方面,万米级水下滑翔机刷新了水下8000米持续观测世界纪录,23项海洋领域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壮大现代海洋产业集群。推动现代渔业转型发展,推动海洋制造业提质增效,推动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在全国率先实施“蓝色药库”开发计划。
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持续扩大港口规模,建成世界最先进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形成遍布全球的港口航线网络。强化国际中转集拼业务,大力培育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
扩大海洋开放合作,搭建起国际海洋领域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青岛将加快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全球现代海洋产业中心、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全球海洋生态示范中心、全球海洋事务交流中心,努力打造海洋科技领先、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生态环境优美、海洋文化繁荣、海洋国际交流合作活跃的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
振兴实体经济塑造发展新优势
实体经济一直是青岛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青岛轻纺工业曾经享有“上青天”的美誉,培育了享誉中外的海尔、海信、青啤、双星、澳柯玛“五朵金花”,现在新兴产业领域正在涌现一批“新金花”。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筑牢实体经济根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围绕落实这一部署,青岛实施了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全面提升产业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加快发展重点产业链。对接省“十强产业”,培育壮大一批重点制造业产业链,力争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0%。
持续壮大企业规模。争取到2025年,全市千亿级企业集团达到5家左右,百亿级企业20家以上。
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到2025年,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达到2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超过55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均达到1万家。
建设新兴产业专业园区。聚焦十条新兴产业链,加快15个专业园区建设,打造产业优质资源集聚地和创新高地。力争到2025年,园区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
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作为中国开埠较早的城市之一,青岛立于开放、兴于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青岛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十年间,青岛外贸进出口额连续跨越4个“千亿级台阶”,2021年达到8498亿元;2021年实际使用外资达到61.7亿美元。
着力打造开放平台。青岛紧紧抓住上合示范区、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国家战略平台获批建设的重大机遇,努力打造多类型、多层次的对外开放平台载体。
着力深化经贸合作。外贸创新发展方面,有进出口实绩企业突破2.2万家,跨境电商进出口实现跨越式增长,服务贸易突破千亿元大关。
着力拓宽开放通道。青岛高标准建设立体化开放通道,加强海陆空铁“四港联动”,被国家确定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着力优化开放环境。青岛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青岛将抢抓RCEP与“一带一路”机遇,发挥重大开放平台引领作用,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努力让青岛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步伐越走越实。
推动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青岛持续推动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今年年初,青岛启动实施了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
让交通出行更加顺畅。谋划了总投资2911亿元的174个交通设施项目,全面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着力畅通城市内部交通循环,2021年以来成功打通未贯通道路50余条,一批重点市政工程提速建设,一批标志性工程加紧推进。着力打造“轨道上的青岛”,正在加快建设总里程219公里的11条地铁线路,建成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超过500公里。
让城市环境更加优美。环境卫生方面,全市城市道路保洁总面积达到8780万平方米。拆违方面,力争三年内实现全市建成区存量违建基本清零。增绿方面,加快推进60个山头公园整治。
让老旧城区更具活力。计划用三年时间,改造1000个城镇老旧小区,启动改造73个城中村,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和主城区内的城中村改造。
让历史街区更富魅力。在城市更新建设中,青岛坚持保护性更新,推行“一房一档”“一路一档”,对里院、名人故居等历史建筑实施整体性修复,努力实现“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可记忆”。今年以来,历史城区75个商旅文新项目开业运营,百年中山路焕发新活力,成为了青岛旅游新热点。
数字青岛为城市赋能
数字化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大势所趋。青岛把数字化作为一项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的工作来推动,不断推进各领域数字变革创新,以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数字青岛。
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协同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在加快产业数字化方面,立足青岛传统工业优势,创新实施“工赋青岛”行动。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之都,推动数字赋能百业。在加快数字产业化方面,加大力度布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集成电路、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不断增强数字化治理能力。以数字化改革,助力政府职能转变,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提升“一网统管”水平,以服务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化“政务服务一件事”和“城市运行一个场景”“双12”改革,形成了一批务实管用、群众爱用的数字化应用场景。
全面夯实数字基础底座。青岛正在积极争取设立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加快建设国际信息通信枢纽。
青岛将以更大力度推动数字青岛建设,用数字为经济赋能、为民生提质、为治理增效,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有力支撑。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李沛
[来源:青岛晚报 编辑:戴慧慧]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