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院静卧长山路
渴盼迸发新活力
老青岛人称中山路一带为“街里”,其中“里”便是里院,也就是高处俯瞰像迷宫一样的几何图案建筑,是一种融合中西方智慧的高效能建筑。虽然外表并不富丽堂皇,但是它规模适中,空间组合变化多端,长方形、三角形、多边形等,有的规整统一,有的错落有序,堪称“神奇”的建筑模式,在青岛风景航拍必然会有老城区里院的存在。
一提到青岛里院,人们最先想到的便是中山路一带,特别是“大鲍岛”区域最为显著。殊不知,在长山路仍然保留着一大片里院。
沿着长山路步行,长山路13号是有余里,长山路26号是京达里,以前叫京安里,长山路31号是福生里。记者和王清波来到这些里院建筑群外,漫步其间依然能感受到曾经的青岛建筑肌理。
这些里院建筑群,基本上大门都挂着锁,标识着“征收区域”。从窗口往屋内张望,锈迹斑驳的楼房过道,废弃的家具,很明显已经没有人居住。一处拱门上刻着“1958年”,年代沧桑感呼之欲出……
里院不仅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中西文化交织的结果,是青岛最特殊的符号。为了更好的俯瞰长山路里院建筑群落的特点,记者提议找高点进行拍摄,环顾四周有两栋居民楼,但是单元门都锁着,这时正好有居民李女士回家,在说明情况后,记者、王清波跟着李女士进入楼内。
“征收一段时间了,我们在窗户上一眼望过去,空房子也怪冷清的,还是希望多点人气,毕竟人是群居嘛。”李女士指着楼外一处里院说道。记者看到,那是用木头搭建的阳台底部,棚顶全部生锈,幸好楼下没有通道,不会有行人经过。
爬上天台,可以清楚地俯瞰长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前后大港小港、新冠高架桥,一览无余。
“果真是红瓦绿树,这就是青岛特色啊。”王清波站在天台上望着楼下的里院,长满枝叶的大树掩映着红瓦,像极了一幅风景油画。王清波研究过,青岛里院形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兴盛于四五十年代,“听老辈人讲,在最鼎盛的时期,青岛曾经拥有500多个里、200多个院,‘里’有货栈店铺的作用,‘院’则强调建筑的居住功能,规模比里更大。”
“长山路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会感觉到这个名字很陌生,它没有中山路那么吸引人,也没有很高的关注度,但是也存留着一片比较有特色的里院建筑群,这也是“小鲍岛”文化区域内,仅存的一片青岛里院的建筑群。”王清波指着身后的里院群落介绍道。
一眼望去,历史的风尘没有湮没那半个世纪的市井百态,青岛的老街老院是充满人间烟火的生活剧场,也是百姓故事的鲜活绘本,让人浮想联翩。当年何人在此居住,盛景如何?
随着青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的展开,很多破旧的里院经过修葺已经焕然一新。王清波表示,他曾多次回到老城区,特别是“大鲍岛”历史街区以及宁阳路的银鱼巷,在改造和设计的提升下,很多店铺既保留了里院老建筑原有结构体系和底蕴,又融入了新的产业元素设计,有美术馆、精酿啤酒、咖啡、潮流品牌文创、主题集市等新业态,沧桑和新锐共生,历史和时尚共舞。
正当记者和王清波下楼的时候,已经临近午饭饭点,一名外卖员匆匆下楼,戴上头盔准备上班送餐,在居民楼下还停放着几辆外卖电动车,不少外卖小哥租住在此。
记者了解到,新版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充分落实《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衔接在编国土空间规划,统筹谋划保护青岛市域“一核五线五片多点”的历史文化格局和山水湾一体的自然格局。结合新发展要求和地方特色,增加了革命文物、水下文物等保护要素类别,细化了保护利用的标准和措施。
用城市更新来“讲好青岛故事”,推进青岛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从复兴中山路,纺织谷再到百年老厂房焕发新生,青岛付诸了众多行动,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址等保护利用,传承城市风貌特色,成为加快迈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方式之一。[来源:半岛都市报 编辑:戴慧慧]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