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院落已征收
老人老屋慢生活
“三阳嘛,城阳路、阳信路、济阳路,在这上过学的老同学都知道,这条老街也有我们很多童年回忆。”85后青年吴国臣介绍,他在济阳路住了15年,在上海路小学和四中读过书,后来跟随父母搬到东部生活。如今每到假期,他会带妻子孩子回到老城区走一走,从中山路出发沿着黄岛路再到观象山二路,最后到阳信路片区。
“当时我放学翻墙就能回家,只需要一分钟的路程。”吴国臣回忆,他家原来住在济阳路21号,由于居民院相邻,他从德平路44号翻墙便能回家,由于老楼老院设计的建筑多,跟小伙伴们打水仗、藏猫猫都非常方便,他经常躲回家了,同伴都没有发觉。
“从八中到德平路之间有一个大下坡,我们常用来踢球,谁输了谁就跑下去捡球,跑得气喘吁吁的。”吴国臣笑着说道,听闻阳信路被纳入历史文化街区,他倒是并不意外。
曾经的“小屁孩”已经变成孩子父亲,那些老路,那些老建筑为人们遮风挡雨,成为一代人的记忆,承载着许多居民柴米油盐的生活与情感,在一个小角落深处有一方净土滋养着许多人怀旧的心。
由于是工作日上午,路边的人并不多,沿着小路一直往北,一个红马甲映入眼帘。走近一看,是一位中年女子站在自行车前整理车筐内的报纸,准备进小区投送。
“我天天在这跑,不住这但是对周围线路太熟悉了。”55岁的吴晨娣,老家在江苏徐州,来青岛已经32年,住在德平路有20多年。
“这一片现在最大的特点就是安静,比以前安静,搬走了不少人。”吴晨娣告诉记者,她每天送报,一开始会有些老人跟她打招呼闲聊家长里短,后来熟悉的人越来越少,很多人把房子租出去搬走了,由于周边学校较多,所以有一部分是陪读的家庭。
“幸好不上楼入户,只是放门口报箱里,要不然老旧小区没有电梯是真累啊。”记者跟着吴晨娣在阳信路上投送了几户报纸,吴晨娣承包了阳信路片区的济阳路、阳信路、热河路的送报,加起来有300多份,除了用自行车运送报纸,剩下全靠步行。
吴晨娣坦言,她心脏不算好,所以走路并不算太快,送报也全当是锻炼身体,每天上午送报大约三个小时,去掉骑自行车的路程,每天步数在两万步以上。
记者看到,吴晨娣把自行车放在一边,挨个单元门外投送报纸,边走边卷起报纸,到了报箱前,只需要几秒便完成工作。穿梭在不同居民楼前,比起吴晨娣的红马甲更显眼的是,身后房子上的黄底红字“征收区域”。
“老早就挂上征收了,但是没有动工,不太清楚什么进展,不知道能不能看见这条路的新模样。”一位住在阳信路的老居民告诉记者,他已经75岁,毕竟没有电梯上下楼腿脚不方便,很多老邻居都跟着子女搬走了,也不清楚都去哪了,一些熟悉的老面孔已经多年未见……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阳信路两侧的楼房建筑与常见建筑有所区别,比如楼梯处、圆拱门等。
王清波介绍,阳信路两侧楼房部分曾为日本居民住宅和日企职工宿舍、还有部分日本企业。可以清楚地看到,现如今阳信路的西侧依然有许多上世纪三十年代建造的楼房,错落的砖瓦、不同颜色的水泥、泛黄的墙皮、材质不同的窗框,似乎都在诉说着曾经的故事。
“以前我刚来青岛的时候,就好奇青岛为啥自行车少,现在真是彻底领悟了。”吴晨娣跟记者开起玩笑,她住在德平路,从八中到德平路之间有一个下坡,骑着自行车下坡特别畅快,但是上坡就不是那么轻松了。让她印象最深的是,以前每年冬天下雪,会有很多孩子在那段坡上滑冰,“弯弯曲曲一屁股滑下去,孩子们笑得合不拢嘴,尽管会把衣服弄脏,拍拍屁股跑回家各找各妈。”
“现在的孩子哪还会跑马路上玩,都喜欢电子产品。”吴晨娣说,后来她很少见到下雪天在坡上滑冰的孩子。
“虽然离着这么近,还真没去过改造后的大鲍岛文化街区,听说效果不错,抽空去看看比较一下。”提起对于阳信路的改造期望,吴晨娣倒是期待很大,她觉得,一座城市文化历史资源不能丢,就像是喜欢阅读的人一样,多年的看报习惯未变,无论怎么更新,变得只是建筑形式,不变的是情怀。[来源:半岛都市报 编辑:戴慧慧]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