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即墨男纺织纬编工姜正涛入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名单

原标题:他让世界穿上青岛“织”造

记者昨天获悉,在中华全国总工会公布的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拟表彰人选(集体)予以公示名单中,作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优秀代表,来自青岛即发集团的纬编工姜正涛榜上有名。今年40岁的姜正涛,从一名高中生一步一个脚印,用钉子精神将纺织界中的纬编工做到极致,从“能工巧匠”走到了“大国工匠”。昨天,早报记者来到即发集团姜正涛工作的车间,聆听一名男纺织纬编工人变身大国工匠的故事。

一天接四五百个线头

1982年出生在即墨农村的姜正涛,高中毕业后就来到了即发车间,当上了一名纺织工人。姜正涛说,在纺织界,负责将棉纱织成布的工人被称为纬编工,他们从事挂纱、接线头、接尾纱、换针、下布等多道工序,担任着整个纺织的重要环节,布织得好不好、多不多是衡量一个纬编工的重要标准。

在全国大型纺织服装企业——即发集团颐和公司,姜正涛就是众多纬编工中的“能工巧匠”,他凭借熟练的技艺和刻苦钻研的劲儿,在“针头线脑”之间,创造出了纺织行业一项项佳绩,他的产品也“漂洋过海”销往世界各地。

姜正涛工作的车间,密密麻麻的棉纱萦绕在机器上方。姜正涛介绍,这台机器上织的是2米宽的棉布,需要102个棉纱,每个棉纱的线头都有固定位置,错一根都不行。记者现场数了数,从棉纱到织成布,一根棉纱需要穿6个孔,而每个孔又是“易断”点,只要一根线断开,机器就会停止运转,纬编工需要及时将线头接起来,机器才能继续运转。

刚进厂时,姜正涛从学徒工开始,有时“笨手笨脚”出过不少问题,但他“笨鸟先飞”,每天早早地来到公司苦练基本功,从接线头开始反复练习,虚心向师傅请教,晚上回到家再总结一下当天学过的技能,慢慢地,他从挂纱、接线头、接尾纱、辨认纱支、下布到换针、挂料、看布面,从操作两台织机到操作四五台织机,从学徒工成长为一名熟练的纬编工,在他从事纬编工期间,每年的质量指标都达到99.8%以上,质量、产量都高于全厂平均值。

“接线头,听起来似乎是极其简单的工作,但在纬编工眼里是一项技术活,线头接得快,布就织得多;线头系得小,布面就看不出瑕疵。 ”姜正涛说,断线加更换尾纱,算下来他们一天得接四五百个线头。而接线头听起来是小事,实际上是纺织工作中的一项“大活”,能及时将断线头接起来,还得通过观察布面的疵点确定坏针的位置并及时更换。每一台织机有90个喂纱器,2000—3000枚织针,如果不仔细观察,根本看不到比发丝还细的棉线,同时还得隔着玻璃时刻观察布面上的疵点,而这样的工作状态得持续8个小时,可想而知对眼睛的考验。

练就找坏针“绝活儿”

现在,接线头、装针、挂纱等技术,在姜正涛手里已经非常娴熟。 “就拿装针来说,一般的工人一次可以装10枚左右,而我可以同时装20枚左右,仅需要不到10秒钟。在布匹生产的废品量上,我也是最少的,每年的废布量仅有10—20公斤,而一般的工人每年产生的废布能达到100多公斤。 ”姜正涛说。

纬编工的另一个“绝活儿”就是“找坏针”。以2米宽的布面为例,机器需要安装2640根针同时工作,这些针排列有序,每一根都有指定的位置和编号。由于长期摩擦,这些针容易出现问题,纬编工需要通过肉眼及时发现布面瑕疵,对应找出哪一根针出现问题,然后进行维修或更换。如果处理不及时,一分钟就能织出一米多长的残品。而织好的布在机器下方一直旋转,纬编工还要透过玻璃看布面有没有瑕疵,这自然又增加了难度。

成绩的提升得到业界的认可和好评。2011年,在参加全国纺织行业“佰源杯”纬编工职业技能大赛中,姜正涛获得全国第八名的成绩。时过3年,2014年他又一次参加全国纺织行业“佰源杯”纬编工职业技能竞赛,夺得第一名的好成绩,获得“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日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姜正涛荣获“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殊荣。

现任公司生产厂长的于波,是姜正涛的师父,他也见证了姜正涛的成长和进步。虽然纬编工不是高学历技工,但凭借自身努力,姜正涛多次获得“集团标兵”荣誉称号。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肯钻研,就能在自己的行业闯出一片天。 ”姜正涛说。

培养一批优秀纬编工

姜正涛介绍,青岛的纺织服装产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雄厚的基础,是中国近代纺织业的发祥地之一。近年来,青岛也将纺织服装业作为重点支持和重点发展的产业。当前,传统纺织服装行业正在加快向科技产业、时尚产业和绿色产业转变,创建于1955年的即发集团,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产业工人艰苦奋斗、敢闯敢干、聚焦实业、做精主业,永葆工作创业激情,心无旁骛创新创造,踏踏实实坚守岗位,这是宝贵的“工匠精神”的传承。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基层纺织工人,爱岗就要敬业,敬业就当一流。姜正涛表示,要继续发挥好“工匠精神”,更加刻苦地钻研技术,进一步提高操作技能,做好传帮带工作,把所学所知传授给同事们,使工友们都成为创新型、知识型、技能型的新时代产业工人,从而实现传统优势产业向新兴战略产业的转型升级,为“青岛制造”和“品牌之都”增光添彩。

现在,姜正涛还成了好几个大学生的“师父”,“即发不单纯看你有没有学历,更注重你的工作能力,在这里所有人的起点都是一样的……”姜正涛先后带过十几个徒弟,每遇到徒弟们有什么难题,这个80后“师父”都会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多年的钻研成果全都“倒”给徒弟,培养出了一个又一个优秀纬编工。

本版撰稿摄影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 通讯员 梁孝鹏 范宝琛

[来源:青岛早报 编辑:椰子]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2 04/15 09:44
· 来源 ·
青岛早报
· 责编 ·
椰子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