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大众锐评|人才土地“捆绑”,写好科技兴农“新攻略”

2020-08-10 20:12:17
来源:大众日报
责任编辑:芃芃

原标题:大众锐评|人才土地“捆绑”,写好科技兴农“新攻略”

大众日报记者 孙秀岭

探索人才与土地“捆绑”攻略,遴选300位产业科技杰出人才,围绕地方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产业、区域,进行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推广。8月10日《光明日报》对中国农学会的人才土地“捆绑”探索进行了报道。据了解,这300名农业科技杰出人才先后参与解决基层生产技术难题1000多项,建立实验示范基地147个,384项科研成果得到转化应用,转化应用产值170多亿元。

好一个“捆绑”攻略。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来说,立足国内解决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给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保证粮食产能、确保需要时产得出、供得上,不断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关键在科技进步,“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现实中,农业科技发展需求与农业科技人才长期逆向分布,成为制约农业科技进步的突出问题。培育农业良种、改进栽培办法,推广机械深耕、普及设施农业、深化土壤改良,哪一项都需要农业科技人员在田间地头“深耕细作”。人才与土地“捆绑”攻略,是破解农业科技人才与田间地头“脱轨”,激励支持更多农业科技人员“田间地头做科研”的有益探索。

人才与土地“捆绑”,是土地之“福”。人们常将大地喻为母亲,以“你让我栖息,你让我行走,你让我奔跑”,礼赞大地对人类的贡献。然而,“大地”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依靠大量消耗资源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已难以为继。人才与土地“捆绑”,一大批农业科技人员,把脚扎在田间地头,把心融进农民所思所盼,用真功、出实力,专心致志搞科研,真心实意向农民传授科技知识,才能解决制约农民增产增收增效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有效提升了土壤质量和“亩均效益”,这是大地之福,是亿万农民之福。

人才与土地“捆绑”,是人才之“幸”。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科学研究要解决生产问题,搞农业科研离不开农田农民。肥沃的土地,有取之不尽的科研素材,是农业科研工作的起始点,更是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大课堂,脱离了大地滋养,创新创造就失去了土壤和源泉。人才与土地“捆绑”,农业科技工作者走出书斋,聚焦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一身泥、一身汗”,与农民一起摸爬滚打,用科研创新服务乡村振兴,这样的科研接地气,这样的人才更给力。

人才与土地“捆绑”,是时代的要求,是农民的期待,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有人说,农业科技是从土壤里面长出来的。的确,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各种证书与奖励上,更要刻在田间地头上。把农业人才与土地紧紧地“捆”在一起,广大农业人才与广袤田野融为一体,聚焦农民所想、所忧、所扰、所盼,深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担当起该担当的时代责任,在广阔天地里谱写新的农业科技之歌。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孙秀岭 报道)

[来源:大众日报 编辑:芃芃]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