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乡村一线·我的心声】系列报道之一 乡村振兴,就是要让老百姓高兴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珍惜机遇,不辱使命”是身为“第一书记”的宣言。一批又一批“第一书记”深入一线基层单位抓党建促脱贫。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第一书记”们甘做农民的垫脚石,扑下身子,融入农民,用“绣花”功夫和“挑山工”精神带领群众打破贫穷的桎梏。他们不麻痹、不厌战、不侥幸,“日记”记了一本又一本,方案做了一套又一套,只为完成“打赢脱贫攻坚”的承诺。
为发挥典型力量、激励广大干群不断前行,鲁网推出《乡村一线·我的日志》、《乡村一线·我的心声》系列报道,倾听“第一书记”的心声,感受脱贫攻坚战场上的平凡和伟大。
【乡村一线·我的心声】系列报道之一
乡村振兴,就是要让老百姓高兴
泰安市委网信办 程鹏
8年前,我被选派到宁阳县蒋集镇中何村任第一书记。那时候,中何村没有一分钱的集体收入,村委连办公室都没有,是一个典型的“空壳村”。经过两三年的努力,中何村的发展有了很大起色。近日,我又专门去看了看。在整齐明亮的村委大院,村支书刘福平告诉我,去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已经达到二三十万元了,村里环境更美了,养殖合作社和食品加工厂都经营得很好,老百姓的收入也越来越高,大家心气儿都很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这个典型的“空壳村”是如何实现华丽蜕变的呢?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如果说金凤凰是投资项目,那么梧桐树就是发展环境,说到底就是给企业服务的能力,一是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让企业有水有电有路走,二是要有能够干事创业的村委班子,搞好服务不添乱。所以,一方面,我们用了一年时间抓基建,打深井,铺管道,硬化三条主干道,彻底改造电网,进行土地整理,村里有了项目承接能力,才有了招商引资的底气。另一方面,抓班子带队伍,建强村委班子,全体党员拧成了一股绳,爆发出强大的攻坚克难的战斗力。事实证明,班子好,形象就好,发展环境就好,项目就更容易落地。当时,我们了解到省烟草系统有个“生态村富民工程”,将选择一些乡村,分别投入180万元资金建项目,正在泰安这边寻找落地村。我们积极邀请项目组来村里考察。项目组看到村委班子的团结奋进,也感受到我们的能力和品质,当天就敲定了合作意向,两个月以后,就开工建设了。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何村是个人口只有663人的小村,土地只有880亩,村里穷,老百姓也穷,村容村貌就更甭说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村里的小伙子找媳妇都难。我还记得当时刘福平书记说过:“村集体没钱,不少受难为啊,说干啥事都是白话。”的确,要想给老百姓干点实事,村集体没有钱,确实是寸步难行。只有千方百计盘活集体资产,引进产业项目,才能保持“源头活水”不断流。为了提高村集体收入,中何村引进了投资1.6亿元、占地50多亩的悦美客食品有限公司项目,村集体每年可以获得土地使用费和分红十几万元;建起了村集体养殖合作社,每年又能增加几万元集体收入。集体有了钱,就能给老百姓做更多实事。现在的中何村,彻底清理了“三大堆”,栽植了绿化苗木,建起了文体广场、篮球场,安装了健身路径、电子显示屏和音响设备,在通了自来水的基础上建起了净水站,村容村貌大为改观,还被评为了“市级文明村”“市级美丽乡村”。如今,远远近近的大姑娘也愿意嫁到中何村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大提升。
幸福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乡村振兴,在发展集体经济,为群众办实事的基础上,也应该切实注重增加群众的获得感,想方设法让所有群众都能够享受到发展带来的红利。为此,中何村没少动脑筋、下功夫。比如,村里拿出100万元入股“悦美客”食品公司,在每年10万元的保底分红中,拿出6万元给全体村民分红。同时,有150人在公司就业,除了外出务工人员和老人孩子,其余的留守村民基本全部在家门口就业,每月能有三四千元的收入。更为精彩的是村办的养殖合作社,建成之时,免费分给每个村民4000元的股份,而且规定,这个股份只能继承,不能转让,避免了股份向个别人手中集中,确保每名村民每年都能拿到合作社的分红,真正做到了“幸福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来源:鲁网 编辑:光影]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