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探访青岛擦鞋匠:靠擦鞋买房买车 告别青漂生活
在闽江路163号,孙俊庆师傅的擦鞋店已经开了第九个年头。记者前去采访的时候,正巧碰到店里有位70多岁的老人在擦鞋,“我可是这家店的老顾客,这家店开业的第二天我就开始在这儿擦鞋了,一步步看着这家店从10平变成现在的50平。这些孩子们能扑下身子把擦鞋这件事情做这么多年,真是不容易。”
听老人这么夸奖自己,孙师傅有些不好意思,“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跟别的行业一样,同样是靠手艺和劳动吃饭,很多人觉得擦鞋这件事儿不起眼,甚至有点掉价儿,但我们不这么想,只要把一件事情做精、做好,都能成功。”
2008年,28岁的孙师傅从山西老家来到青岛,做起“青漂”,“以前跟着老师傅学过皮具的清洗保养,来青岛之后,发现青岛市场上这一行业做的不多,一合计就租了一间10平米的门面开始,从最简单的擦鞋做起。”
孙师傅回忆最初开店时候的情景,“那时候,我们为了招徕顾客,价格定得低,业务范围也比较广,中高低端业务我们都做,每天的顾客络绎不绝,不少打工仔也会来我们店里擦鞋。”不过这极旺的人气也成了擦鞋店“甜蜜的负担”。“人太多了,有时候根本忙不过来,再加上我们当时的店面很小,工作间和顾客接待区只能混合在一起,店里每天乱糟糟的,味道也很不好,当时很多顾客也给我们提意见,说这样下去不行。”
孙师傅一琢磨,与其做广做粗,不如做窄做精,用低价招徕生意的做法肯定不会长久,但只要保证手艺好、服务佳,靠顾客间的口口相传,一定能做长久。紧接着,孙师傅重新确定了擦鞋店的定位,果断舍去了低端市场,只做中高端市场,不再仅限于擦皮鞋,而是做起了各种皮具的保养、翻修。
做好中高端市场的皮具保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前来保养的皮鞋、皮包价格都不菲,最便宜的也得几千块,万元以上的产品也司空见惯,对我们保养师傅的要求也就越高。”孙师傅谈起自己的专业技能,打开了话匣子,“像这个皮包,有些细微的破损,你不仅要修复破损皮革,还要保证修复后颜色一致,这就很考验师傅的功力了。”为了能跟上最新的潮流,孙师傅说自己除了经验积累也得经常学习,“从网上找,跟业内人学,时代在变,我们这技术也得不断更新优化。”
除了自己做皮革保养,孙师傅还带了几个徒弟,“最先都是让他们从学徒开始做起。”最开始,孙师傅不让徒弟们动手,安排徒弟们都在前台接待,“其实目的就一个,让他们先认鞋,从各种材质的皮鞋、翻皮鞋,到休闲类的帆布鞋、运动鞋,拿到一双鞋,你首先一看、一摸就得知道这是什么材质,接下来才是针对这种材质的鞋子要如何进行清洁保养,里面门道多着哩!”
不过对于职业的社会接受度,孙师傅感到有些失落。孙师傅告诉记者,现在带的徒弟大多是自己老家的亲戚,“还是有很多人觉得这个工作不体面,会抗拒,但实际上这个工作赚得一点儿也不少。”孙师傅说他的擦鞋店旺季的时候每天能收到60多双鞋,5、6个皮包,我们店里普通的护理师傅每个月能拿到的固定工资有6000元,年底还会有年终奖金,一年下来收入并不比普通白领少。“我也是靠着这份擦鞋店的生意,买了一套90平米的房子,在青岛安了家,现在也有了自己的车子,不再是青漂。我带的徒弟也已经出师,接下来计划要自己开新店……只要扑下身子好好干,生活总会越过越好。”(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任晓萌)
[编辑:光影]分享到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