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三万游客领略琅琊祭海 已有上千年传承历史

2017-02-10 10:49:58
责任编辑:帛幼

“姜太公”头戴斗箕、手拿鱼竿阐述封神典故,揭开了琅琊祭海仪式的序幕。2月9日,具有千年历史的琅琊祭海仪式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琅琊镇台西头村举行,展现出一幅先民敬海、爱海、垦海、拓海的动人画卷。据悉,本届琅琊祭海活动为期两天,祭海仪式由泰山封禅大典策划团队主创,当天接待游客达3万人次。正月十三是胶东民俗中的“龙王生日”,每年的这一天,台西头村村民都会举办隆重的祭海仪式,之前已连续举办了54届“琅琊祭海”,2015年列入青岛市级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琅琊祭海现场,秦兵方阵表演。

祭海仪式走上舞台

已有上千年传承历史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姜太公封神典故之后,16名壮汉整齐划一地打响战鼓。鼓声结束后,40名手拿剑盾的“秦朝士兵”组成方阵,伴随着气势恢宏的音乐阔步向前。“徐福”带领10名童男童女从方阵走出,按照秦朝礼仪祈福上苍,踏上远航之路。最后“秦始皇”登场,仪式进入高潮,司仪官宣读“献祭品”,随祭人抬祭品到香火边,“秦始皇”拿起祭品抛向大海……

据了解,正月十三是胶东民俗中的“龙王生日”,也是传统祭海节日。琅琊祭海具有上千年的历史,是琅琊渔民在漫长的耕海牧渔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渔家文化,如今已成为青岛西海岸新区的一项重要文化品牌,并于2015年获批为青岛市级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本次祭祀仪式按照姜太公封立四时主、秦始皇三次巡游琅琊台、徐福东渡等历史史实以及琅琊民俗演绎而来。

今年的2月9日,台西头村举行了大型的祭海仪式,整个祭海仪式分为“一统江山篇”、“祭海谢洋篇”、“海天和韵篇”三个篇章,表达了渔民对大海的敬畏、感恩之情和祈盼风调雨顺、渔业丰收的美好愿望。

\

祭海现场吸引了很多市民游客参观。

庙会、美食入驻

打造特色琅琊旅游

“我们每年都有祭海仪式,以前祭海主要是为了祈求平安,现在已演化为一种希望,期待着丰收,感恩大海的恩赐,再就是祝愿祖国早日实现海洋强国梦。”台西头村村主任肖长满介绍道,今年举办琅琊祭海仪式的场地紧邻琅琊古港,面朝斋堂岛,相比往年更加开阔。以前,在这片约80亩的场地上是一片违法建筑,新区经过整治,还了这段海岸线本来面目。

祭海仪式之外,台西头村还举办了为期两天的庙会及文艺演出,琅琊味道评选、本地民俗文化展览等活动也一并亮相。记者看到,现场挂起一串串红灯笼,树木身上也挂满了红色的布条,海滩裸露的岩石也被绘上了活灵活现的巨龙,祭海的节日气氛十足。

距离祭海广场500米左右,即是有着千年历史的琅琊港。港内一艘艘渔船贴满了大红对联,“福达三江、财通四海”“风调雨顺、满载而归”“海不扬波、水上太平”等,都诉说着渔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据悉,活动期间,市民游客还可以免门票登上琅琊台以及隔海相望的斋堂岛,欣赏琅琊风景。西海岸温馨巴士开通了琅琊祭海定制公交,临时开通灵山卫枢纽站至台西头的定时公交专线。

\

台西头村还举办本地民俗文化展览等活动。

半岛全媒体记者 周晋华 通讯员张涛

■相关新闻 海岛渔民深夜祭海 古朴方式进行祈福

“祭海”是沿海地区的渔民在出海前祈求神祗保佑的典祭活动。沿海地区的祭祀活动时间各不相同,比如,海岛山渔民则一直在正月十三这天的深夜零点开始祭海仪式。

祭海前一天,在灵山岛码头上海岛居民搬运货物、扎灯笼、挂彩旗一片繁忙景象,为晚上的祭海活动做着准备。据悉,以前海岛居民都以捕鱼为生,人们对大海充满敬仰和尊重,久而久之形成了祭海这一传统习俗,也是渔民们的心灵寄托,希望能够鱼虾满仓,平安归来。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岛上居民放弃了捕鱼的营生转而从事海岛旅游、水产养殖等新型产业,但“祭海”这一习俗一直延续着。

每年这时候各家亲戚就会聚到一起庆祝节日,到晚上11点左右男女老少结伴陆续出现在海边,端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祭品,有猪头、鸡、鲤鱼、大馒头等,晚上12点祭海仪式开始。人们焚香化纸,燃放鞭炮烟花,朝着大海行叩拜礼。随后岛民放起了鞭炮和烟花,震天的响声、绚丽的烟花,用最古朴最传统的方式祭拜大海,祈福家人平安,日子越过越好。

[编辑:帛幼]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到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7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