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卧波百年话长桥 探寻青岛栈桥的前世今生

2017-12-10 09:00:26
来源:青岛早报
责任编辑:可可

原标题:卧波百年话长桥——探寻青岛栈桥的前世今生

\
\
\
\

11月14日,是青岛的“防空防灾警报试鸣演习日”。上午10时至10时20分,市内各防空防灾警报同时鸣响。为何市政府要将这一天确定为警报试鸣日?其意义不仅是进行试鸣演习,让市民了解警报信号,还是让我们把目光回溯120年。 1897年11月14日(光绪二十三年十月廿日),这一天德国海军从栈桥登陆占领了青岛。

青岛于1891年6月14日(光绪十七年五月初八),清廷内阁明发上谕后而建置。翌年8月,随着清军的进驻,青岛拉开了海防建设的帷幕,陆、海防军事设施相继诞生和逐步完备。青岛山下青岛村中的各色商号也随着大队人马的涌入而相继开张,天后宫里的香火也比以往更旺,久设于此的东海关常关也不再显得那么孤单。青岛历史上第一次有计划的建设工程在紧锣密鼓中开始并进行着,栈桥也因此而诞生。百年来,栈桥见证着青岛历史发展的每一个瞬间,记得青岛湾中每一次的潮涨潮落。

青岛栈桥是青岛海滨风景区的著名景点之一,位于中山路南端的太平路10号,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级AAAA旅游景区,与另一处青岛标志性景观——小青岛隔水相望。

“长虹远引”“飞阁回澜”,栈桥与回澜阁被誉为“青岛十景”之首,成为了青岛的象征和标志。

栈桥由北段连接陆地的石砌引堤、中段立于海中的透空桥和南端的岛堤以及其上部的回澜阁组成,全长440米,宽8至11.5米,从海岸边偏向东南探入青岛湾(昔称青岛口)。引堤以花岩石砌筑外壁,内填沙石,建在海湾最大的一处北宽南窄呈三角型的礁石区之上,透空桥与回澜阁岛堤则建于礁石区之外的沙泥区,南端岛堤上八角重檐攒尖顶的“回澜阁”身红柱赤,琉璃飞檐、处处展露着中华建筑之美。

青岛建置>>>

青岛铁码头远眺

早在1886年3月和7月,出使德国大臣许景澄、陕西道监察御史朱一新即已上奏朝廷,建议在胶州湾建立海军屯埠。 1891年6月14日,鉴于胶澳(胶州湾)日益凸显的海防战略地位,清光绪皇帝在1891年6月13日,李鸿章实地查看后批准了其“胶澳设防实为要图”的上奏,明发上谕:“奏拟在胶州、烟台各海口添筑炮台等语,著照所请……”胶州湾被纳入了北洋海防体系。

1892年8月,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率清军四营移防青岛,择址于可扼守胶州湾澳口,位于其东岸的青岛村为驻防地。陆军步兵和炮兵营房、训练场、炮台、火药库、镇守衙门及电报房等陆防军事设施建设也随之展开。

海防设施是北洋海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继旅顺口水雷营及其码头、大连湾柳树屯水雷营及铁码头、威海刘公岛北洋水师铁码头之后,又一座水雷营以及专为“下雷船”装卸水雷、军械和加装燃煤而建造的大型海军专用码头在青岛开始了兴建。

栈桥始建

1894年5月29日 (光绪二十年四月廿五),直隶总督李鸿章等奏折:“……至胶州澳口……登州镇总兵章高元,承办各台基址已具……道员龚照玙又于青岛前建设大铁码头一座,现拟于铁码头后建造水雷营,紧扼口门……”“……现办烟台、胶州两海口防务,事同一律,宜各设水雷兵弁一营,各制下雷轮船一艘……”

1890年,直隶候补道龚照玙接任旅顺船坞工程总办,兼北洋沿海水陆营务处会办。龚照玙督造的青岛水雷营码头时称“铁码头”(栈桥前身)。在此之前:“龚照玙负责督造威海刘公岛铁码头,墩柱用厚铁板钉成方形柱,直径四五尺,长五六丈,中灌水泥,直入海底,较之各处所设铁码头,工程尤巨”。该丁字形突堤式铁码头于1891年建成,并配设应用各项器具及厂库,是北洋海军舰船停泊之所,共有42对、84个钢制墩柱,总长205米,宽6.9米,桥面铺设木板。

青岛铁码头

青岛的这座水雷营铁码头同为突堤式,由石砌引堤和钢架木面透空桥两部分组成,所使用的架桥钢材均来自始建于1883年的旅顺船厂,工程也全部由旅顺船厂的中国技术人员施工。

铁码头后部的水雷营位于今栈桥外兰山路、太平路、中山路路口交汇处的三角花园西侧。水雷营在德国占领后不久即被拆除了围墙和营门,1897年之后被保存下来的仅有两座四面坡屋顶的建筑,从历史照片和地图上看,这两座建筑一直到1914年还存在。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青岛守军驰援辽东战场,致使铁码头等在建军事工程停滞。待1895年战争结束后章高元所部再返青岛,工程本应得以继续,但因建造码头是一项水工工程,受季节和潮汐的制约较大,清政府又向日本支付了巨额的战争赔款,国库捉襟见肘财力不支,所以铁码头等其他在建项目依然进展缓慢。

清廷在痛失旅顺和威海两大海军基地后,预将北洋海军基地移至胶澳,但这一拟于1898年春季开始实施的计划还未来得及实现,胶澳即被德国占领。

甲午之后,俄、德、法三国中曾为“三国干涉还辽”出过力,并以“友善”面孔出现的德国摘下了的面具,以“巨野教案”为借口,派遣德国海军从青岛铁码头及其附近滩涂登陆占领了青岛。

\
\
\
\
\
\

德占青岛>>>

1897年11月14日,在这个冬日的早七时,借助上涨的海潮,在德国海军中将棣德利的指挥下,一只由“皇帝号”和“威廉王妃号”,以及停靠在胶州湾马蹄礁附近的“鸬鹚号”三艘军舰上的30名军官、77名军士和610名士兵组成的部队以借地操演为名从青岛湾和胶州湾东岸兵分两路扑向海滩。登陆后的德军迅速切断了镇守衙门东侧电报房与外部联系的电报线路,占据了炮台和主要山头,架起了炮口瞄准镇守衙门和兵营等处的火炮,强令章高元带领驻防青岛的守军部队在3个小时内撤离到大约15公里以外的沧口。 (清军守将章高元与德军据理力争,并在与迪特里希的交涉期间,被德军扣押在了“威廉王妃号”上数日。 )最终,在清廷的指令下,驻青清军撤往了烟台。

11点30分,清军的龙旗军旗被迫降下,大约2000名清军士兵撤离了青岛。

14点30分,军事占领行动以在升起德国军旗和礼炮中而宣告结束。

此时,被德国人称为“桥营”的水雷营业已建成,营门直通铁码头。还处在建造中,最深吃水还不足2米的水雷营铁码头被德国人称之为“登陆桥”或“青岛桥”。

据《胶澳租借始末电存》记载:“二十四日(1897年11月18日),旅顺顾仲翁鉴码头工已停彼军近札沧口附近刘蔼翁赴烟回旅一切细情当可面述元印”。由此看来,随着章高元所部撤往烟台,实施铁码头建造的相关人员也随之撤离。铁码头建造工程不得不中途停止,半途而废。

1898年3月6日,德国与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德国租期青岛及胶州湾一带551平方公里99年,并获得青岛至济南430公里及张店至博山支线的铁路铺设权和沿线矿山开采权。条约签订后德军才结束了对青岛的军事占领状态。

青岛铁码头是清军为吃水较浅的“下雷船”而建造,不仅桥体本身承重量小,又因还没有达到预定的水深位置,所以除德海军的舰载小艇外,其他的大型舰只均不能靠泊,往来与海上和陆地之间的人员及小型物资,只能通过小型船只进行接驳。出于应急需要,德国人对铁码头进行了加固和收尾。从德国人拍摄的早期栈桥照片中可清晰看到,此时桥上还竖立着建造施工用的大型吊装角架,直至1900-1901年的青岛全景照片上,这两台角架才无踪影,但对桥墩水线部位的纵向加固仍在进行中。这说明,德国人也受到了天气、海况甚至是材料等情况与条件的制约,使其进度缓慢。铁码头的主体应在1899年间完成,局部加固和加装防撞护木工程则进入到了1900年。至此,这座具有28孔桁架式钢结构透空桥的青岛铁码头被定格。

按照之前清军其他几座铁码头的做法,青岛铁码头可能与其他铁码头一样同为丁字形。德占青岛后之所以没有再继续加长或者完成剩余部分的建造,可能是因为清廷停止了向已被德国占领下的青岛提供材料,也或许是德国在此前的调查勘测中发现,前海区域因水浅浪大,不适宜围海筑港而终止。随着1901年和1904年胶州湾内中等水深的小港和深水港大港(俗称大码头)的建成,青岛铁码头的卸泊、运输功能逐渐减弱。

日占青岛>>>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对德宣战,战争波及青岛。1914年11月7日,德国战败投降,日本侵占青岛。在当时的作战地图上对青岛铁码头的标注首次公开出现了“栈桥”之名称。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举国一致要求收回山东权益和青岛的主权。 1922年12月10日,中国政府正式接收青岛。

二十世纪30年代初,栈桥一带辟为“栈桥公园”。时任青岛市市长胡若愚决定对栈桥进行改造。在“招商投标,拆坏重建”中,最终栈桥改建工程由信利洋行中标承建,新栈桥的式样与结构则由青岛港务局工程部的德籍工程师弗里德里希·施瑙克设计。工程于1931年8月20日开始,栈桥南端的锈蚀严重的原铁码头被拆除,改建成了35孔的“铁筋混合土”透空栈桥,于透空桥南端增筑三角形岛堤,岛堤上新建混凝土八角重檐绿琉璃瓦攒尖顶中式亭台一座(回澜阁)。为便于小型舟船靠泊透空桥,东西两侧各设有两处系泊泊位和舷梯,桥面上设置有减压孔。

整个栈桥的重修改建工程于1933年5月沈鸿烈任青岛市市长期间竣工。同时,“并於桥之前端增建一亭,以备游人休息之用”。同年7月1日,举行了重修竣工落成典礼,并于回澜阁内立碑纪念。据资料显示,在1938年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之后有过更换碑文的计划,但最终如何实施不得而知,致使今日的回澜阁内仍存留着一块无字碑。

回澜阁原设计为一座层高两层的亭式建筑,为便于游客观赏海景,一层设计为敞开式,后在征得市民的意见后进行了重新设计,建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两层楼阁式。回澜阁建成后,吸引了全国很多地方的人前来观看。这座重檐八角阁也成为中国建筑史上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处建筑。

1933年夏季,新建成的栈桥成为“第十七届华北运动会”游泳赛场。 1936年“青岛十景”评选,以栈桥为主景的“飞阁回澜”成为其中的第一景。自回澜阁岛堤的建成,栈桥才由“I”形改变成了形似“T”形的“↑”形状,这仿佛是在向栈桥的“丁字形原形”靠近,也似乎是为其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命运多舛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1月10日,日本再次侵占青岛,日军也曾多次登上栈桥。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国民政府接收青岛后美国海军的小型船只也曾在栈桥靠泊。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青岛市委市政府多次拨款对栈桥、回澜阁及栈桥公园进行修缮和美化。栈桥开放为休闲娱乐之地,而回澜阁曾被用做展览馆、茶馆、阅览室等。1953年,回澜阁曾被改名为中苏友好阁,牌匾由郭沫若书写。 1958年重新改为回澜阁。牌匾由时任山东省委书记,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创始人和第一届主席,著名书法家舒同题写,这块牌匾一直挂在今天栈桥回澜阁上。

1984年11月5日至1985年4月28日,因年久失修栈桥再次进行了大修。根据“在大修中基本保持原貌不变”的原则,青岛市政府投入巨资对透空桥进行了第二次拆除重建,对引堤及回澜阁也进行了局部修复,在长度不变下,将原34组墩柱的透空桥重建为16组墩柱。此次工程竣工后,栈桥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17孔的透空栈桥。

见证青岛

青岛早期历史上曾经围绕着半岛前后岸还有几座“栈桥”,现已查明均建造于1898年之后。据史料记载,小港内的大鲍岛码头建于1899-1900年、大港中的港岛桥建于1899-1900年、前海西侧的莱因·威斯特法伦煤业辛迪加煤桥1900-1901年建造,青岛湾东部的衙门桥于1900年建造。

自回澜阁建成至今,青岛栈桥虽也经厉过多次维修,但其风貌基本未改。 “烟水苍茫月色迷,渔舟晚泊栈桥西,乘凉每至黄昏后,人倚栏杆水拍堤”,这首刊载于1933年“青岛指南”中的诗句正是青岛栈桥的真实写照。青岛栈桥由一个初衷为清军出于军事用途而建造的军事设施,转变成为了具有标志性的青岛胜景。

这座连接着陆与海的“桥”,伴随着岛城百余载岁月沧桑,更连接着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按照之前清军其他几座铁码头的做法,青岛铁码头可能与其他铁码头一样同为丁字形。德占青岛后之所以没有再继续加长或者完成剩余部分的建造,可能是因为清廷停止了向已被德国占领下的青岛提供材料,也或许是德国在此前的调查勘测中发现,前海区域因水浅浪大,不适宜围海筑港而终止。随着1901年和1904年胶州湾内中等水深的小港和深水港大港(俗称大码头)的建成,青岛铁码头的卸泊、运输功能逐渐减弱。

回澜阁原设计为一座层高两层的亭式建筑,为便于游客观赏海景,一层设计为敞开式,后在征得市民的意见后进行了重新设计,建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两层楼阁式。回澜阁建成后,吸引了全国很多地方的人前来观看。这座重檐八角阁也成为中国建筑史上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处建筑。

本栏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编辑:可可]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7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