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市国土资源房管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严格保护国土资源,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工作,为我市宜居幸福创新型国际城市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年度业务职能目标完成情况和市民意见建议办理情况
去年“三民”活动中,收到市民有效建议80条,集中在住房保障、房地产调控和不动产登记等方面,全部办理完毕。将市民意见建议纳入年度重点工作,组织专题研究,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分解任务,进行跟踪督办,促进了全局工作的改进提升。
(一)全面加强国土资源供给和公共服务,积极助推新旧动能转换。
1.保障重大项目用地指标。积极争取国土资源部支持,今年,我市获批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近47000亩,在5个计划单列市中数量最多,在与同类城市的竞争中获得先期优势。坚持科学使用土地,安排“一谷两区”用地指标26000亩,安排青岛新机场高速公路、青岛北部医疗中心、国家海洋计量中心等73个市级重点项目用地指标近15000亩,确保了重大项目按期落地。
2.提供优质高效用地审批。面对我市机场、高铁、地铁建设“上天入地”,征地工作“量大面广”的挑战,推出核查前置、并联审批、即报即审等成套“流水化”作业模式,促进用地报批提速增效,仅建设用地批前核查一项,就提速5个工作日以上。今年以来,实施用地审批39000亩,推动全市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
3.加强产业转型升级土地政策支持。充分发挥节约集约用地对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作用,出台专项土地政策,支持企业充分利用存量土地兴办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创新创业平台,先后盘活空闲和低效用地34000亩,使土地“存量”转化成经济“增量”。作为全国试点城市,发行土地储备债券30亿元,专门用于土地储备和土地一级开发整理,在用地保障上为产业转型升级再加码加力。
4.健全完善地价体系。部署开展地价体系建设工作,建设完整的基准地价体系、标定地价体系、地价动态监测体系、宗地评估地价体系和管理体系,为我市健全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强化土地资产管理、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奠定了坚实基础。
5.强化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在市、区两级全面完成“数字青岛”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基于“数字青岛”提供的地理信息,全市已有51个政府部门和单位开发了招商信息共享系统等专业系统75个,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基础作用更加明显。“数字青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荣获2017智慧青岛十佳(智慧信息基础类)典型案例。
(二)严格保护土地、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守住良田沃土、绿水青山。
1.“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组织完成了全市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划定永久基本农田670多万亩,逐一落地块、明责任、设标志、建表册、入图库,对永久基本农田实行严格特殊保护。积极开展土地开发整理,黄岛、即墨、平度、莱西探索PPP等形式推进耕地开发,将新增耕地2.6万亩。截至目前,全市耕地保有量已达到780万亩,超出省政府下达任务量15万亩。
2.开发与保护并重建设绿色矿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编制了青岛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科学安排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指导采矿、探矿企业有序退出自然保护区,防止矿产开发对自然保护区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开展崂山水库北岸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建立矿业权人保护和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的约束机制,“加快还旧账,不再欠新账”。调整完善了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系统、群测群防网络和应急队伍,针对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域、重要隐患点、重点防范期,落实排查巡查、应急值守、应急演练等措施,严密防范地质灾害。
3.“天上看、地上查”打击违法用地。引入国土资源卫星遥感监测技术,通过卫星打通“天眼”,第一时间发现和分析土地变化,准确锁定违法用地;国土执法队伍快速出击、查处违法,严控新增违法用地,这一创新被称为“青岛模式”“青岛经验”,在全国、全省国土系统推广。在全市建立了“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将国土资源执法监管上升到地方党委和政府的主体责任,极大增强了监管效力。2016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监督检查中,挂牌督办了5起案件,约谈了7个镇(街道)负责人,有效震慑了土地违法。
(三)不断强化民生保障,交上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
1.提升住房保障质量。继续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实施住房保障7052套(户),超额完成任务17.5%,其中,配租公租房2393套,配售限价商品住房240套,发放租赁补贴保障4419户,获得住房保障租赁补贴的家庭数量全省最多。修订提高了公租房装修和配套标准,不断提升公租房居住质量。
2.打好房地产调控“攻坚战”。牢牢把握房屋的居住属性,多措并举,综合发力,坚决打好调控攻坚战。今年3月份至9月份,先后4次出台调控政策,限贷、限售、限价综合发力;增加住宅用地供应,稳定土地市场预期;积极探索“限地价、竞政策性住房”等灵活的土地出让方式,严防“地王”出现。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市新建商品住房价格已从今年3月的环比上涨0.9%回落至今年10月的环比上涨0.3%,涨幅明显收窄。
3.办好各类民生实事。严格履行征地“两公告、一登记”程序,及时、足额发放征地补偿费用;加大征地信息公开力度,通过全省统一的征地信息网上公开系统及时公开征地批文、征地公告、补偿方案等资料,群众了解和监督征地工作更加便利。创新推出不动产登记自主预约、自助查询和“全城通办”,市民在市内三区买卖房屋办理登记手续,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微信客户端提前预约,自主选择登记机构和办理登记时间,自助查询房屋权属信息、开具住房证明,方便了市民就近办事,节省了时间。在全市开展改变住宅房屋结构违法装修治理行动,加强房屋使用安全监管。实施新建房屋白蚁防治681万平方米,使广大居民摆脱蚁害困扰。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我市建设用地需求量大,耕地后备资源比较少,用地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同时,低效用地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房地产调控仍然面临较大压力,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任务比较艰巨,调控长效机制还有待完善。
(三)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共同责任机制还不够牢固,土地管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保护的力度还需要加大。
(四)与群众的期待要求相比,国土资源房管领域放管服改革力度还要加大,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信息化水平仍需提高,不动产统一登记在提高效率、便民利民方面仍需加强。
三、明年打算
2018年,我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国土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助推新旧动能转换,实行最严格的国土资源保护制度,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奋力开创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工作新局面,为建设宜居幸福创新型国际城市再立新功。
(一)深化国土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国土资源监管和服务效能。按照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部署要求,组织在全市开展调查工作,掌握全市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权属、土地条件等情况,摸清土地资源“家底”。开展陆海多要素的城市地质调查,统筹我市地上、地下空间资源,推动城市地质资源绿色开发利用;开展全市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开展节约集约用地评价、单位GDP建设用地下降评估等专题研究,加大土地批后监管力度,推动盘活利用低效用地和空闲土地,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建立土地储备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监管和回收机制,强化土地储备工作;做好地铁沿线土地梳理、控制和收储,为我市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提供充分的用地保障。
(二)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全面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大住宅用地供应,严格执行限购、限贷、限售等调控政策,坚决抑制投资投机型购房需求;积极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开展租赁住房集中建设试点,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的住房租赁企业,建设专门的住房租赁服务监管平台;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2018年通过实物保障和货币补贴实施住房保障7000套(户),其中实物保障4000套,新增租赁补贴保障3000户。开展《青岛市不动产登记条例》立法调研,出台我市地下空间使用权及建筑物确权登记办法,推动不动产登记法制化、规范化建设,维护不动产权利人合法权益;积极探索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最多跑一次”等服务模式,争创全国、全省不动产登记示范窗口单位。
(三)加强国土生态保护,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在全省率先开展城市地理国情监测,掌握全市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空间分布和变化情况,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数据支撑;编制青岛市地质环境监测规划,科学开展地下水、地质灾害、地质遗迹、矿山地质环境等监测工作,最大限度保护地质环境;启动水流、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确权登记工作,为保护自然资源奠定基础。积极建设和应用国土资源批、供、用、查“一张图”、卫星遥感即时监测监管系统、“智慧青岛”时空信息云平台,推动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国土资源监管服务模式。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完善永久基本农田管护机制,积极探索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建设36万亩高标准农田,并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开展土地整治,完善“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体系,及时发现、制止和查处土地违法,维护土地管理秩序。
[来源:信网 编辑:三人目]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