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脱贫攻坚 青岛3名先进个人和1个先进集体获表彰

2017-10-18 08:55:34
责任编辑:光影

先进集体和个人

\

■唐云莉 创新引领平度扶贫显成效

46岁的唐云莉是平度市政协副主席、扶贫办主任,实行精准识别承诺制,实行“四不两直”督查巡查,在她的创新带领下,2016年底,平度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21个贫弱村庄摘帽退出。在2016年省和青岛市组织的第三方评估和脱贫攻坚群众综合满意率调查中,平度市均位居前列。

由于受区位、历史等多种因素制约,平度现有经济薄弱镇6个,省定贫困村81个,青岛市定经济薄弱村128个,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8926户、23838人,脱贫任务占整个青岛市的60%。2016年3月11日,唐云莉率先组织召开平度市脱贫攻坚工作千人誓师大会,与各镇(街道)签订军令状。唐云莉全面推行精准识别承诺制。创新制定贫困户收入评估表,确保符合标准的一户不漏、不合标准的一户不进。

唐云莉先后组织实施了12个镇级项目和289个村级项目,总投资3.86亿元;组织验收、退出贫弱村庄76个。

唐云莉借力平度打造“农创平度”品牌、大力创建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示范推广于一体的农民创新创业载体的重要契机,创新培育打造“扶贫+农创体”模式,把贫弱村和贫困户吸纳到特色优势产业链上。她先后组织在李园、同和、蓼兰、崔家集等镇(街道)的61个村庄建设扶贫农创体11个,总投资3897万元,平均资产收益率达到8.6%,带动16个贫弱村庄摘帽,吸纳了900余名困难群众入园从业脱贫。围绕18个国家地标农产品,壮大60多家专业合作社,把2925名贫困群众吸纳到产业化脱贫链上。

\

■石发家 巧借海岛资源发家致富

46岁的石发家是西海岸新区琅琊镇斋堂岛村人,全家3口人,妻子王翠红体弱多病。石发家从2005年起生病,前后住院10余次,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全家无固定收入。如今,通过精准扶贫,石发家不仅家庭收入已达6万元,还积极带动村民致富。

从国家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以来,石发家作为市定建档立卡贫困户,被列入扶贫对象。琅琊镇扶贫办工作人员和斋堂岛村村“两委”成员多次入户走访,并帮助石发家确定了开办家庭旅馆、发展民宿旅游的脱贫致富门路。石发家积极参加镇上组织的培训学习的同时,多方筹措资金10万元,将自己原来的房屋进行改造,开办了“山海岛渔家”家庭旅馆,有床位20个,可同时容纳50人就餐。

2016年5月,家庭旅馆正式营业。2016年7月至9月,他们共接待旅客1200余人,游客遍及河南、北京、南京等10余个省市,经营额突破13万元,实现纯利润3万元。

他还抢抓“互联网+”发展机遇,搭乘琅琊镇“琅琊@生活”电商平台,销售自家晾晒的虾米和干鱼,目前销售额已达3万元,实现家庭增收8000元。经过夫妻两人的共同努力,石发家家庭收入已达6万元,远远超过青岛市定农村扶贫标准4600元,彻底脱贫摘帽。

自己过上了好日子,石发家主动帮助村民们一起致富。在石发家的带动鼓励下,斋堂岛村民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民宿旅游产业。截至目前,斋堂岛已有7家家庭旅馆。

\

■井伟 爱心结对陪伴贫困老人

40岁的井伟是胶州市胶北镇卫生院主治医师、井伟志愿服务队队长。2011年4月,井伟报名加入胶州市红十字志愿服务大队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自参加志愿服务6年以来,井伟参加大小各类健康扶贫、陪伴贫困老人活动200多次,志愿服务时间超过1200小时。

2013年,井伟先后30多次利用假日休息时间,与多名贫困老人结对陪伴,他耐心听老人讲以前的经历,陪老人聊现在的生活,和老人一起下棋。

建档立卡贫困老人王传凤是井伟长期陪伴的一名患者。她是井伟在门诊接待的老人,这位老太太当时的举动有些异常,不说话,只是在那里哭。虽然给老人做了检查,开好了药,但井伟却觉得不放心,他通过乡医了解了老人的情况:老人的儿子因尿毒症于一年前去世,家中贫困,老人这一年来几乎从不出门,不和人交流。得知这一切,一下班,他就匆匆来到老人家,陪她说话。老人身体不好,井伟每次来都要带着仪器给老人查体……如今,身心状况的好转让老人精神头十足,几天不见,就要忙活一桌好菜,给井伟打电话邀请他和同事们带着孩子来家里做客。

2015年,胶州市红十字会成立井伟志愿服务分队,井伟是第一任队长。截至2017年6月,井伟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共有注册志愿者38人,在井伟的带领下,团队参加志愿服务时间超过1800小时,开展爱心陪伴贫困空巢老人活动70余次,结对陪伴贫困老人17户,爱心陪伴贫困学生成长2名,走访贫困学生6次,大型义诊活动5次。

■西海岸新区扶贫办 今年底,所有贫困薄弱村将全部脱贫摘帽

2016年,西海岸新区扶贫办创新思路、精准发力,牢固树立统筹城市与农村、统筹区内与区外、统筹政府与社会的扶贫理念,积极探索与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减贫脱贫长效机制。到2016年底,建档立卡的城乡贫困户实现了全部脱贫,41个贫困薄弱村实现脱贫摘帽,预计到2017年底前,剩余24个贫困薄弱村全部脱贫摘帽,脱贫攻坚迈出坚实步伐。

西海岸新区依托贫困薄弱村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主导产业项目,制定出台《产业资金项目实施意见》,设立2000万元“种养加”特色产业扶持基金,实施贫困户产业发展“量体裁衣”“订单式”扶贫,在7个镇实施“资产收益型”项目、在46个村实施分布式光伏项目、在20个村实施特色产业扶贫项目,为实现镇村户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基础。

出台《扶贫专项资金购买商业资产的实施意见》,从2016年开始,利用三年的时间,将65个扶贫重点村合计年扶贫资金3550万元,用于购买国企黄发集团优质商业资产,以国企西海岸富民公司为主体进行资产的售后承租及经营,兜底保障8%收益率,确保2018年村集体收入达15万元。目前,前期收益金已经支付到65个贫困薄弱村集体。

西海岸新区率先突破省内扶贫协作,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和区市、部门“一对一”结对机制,多措并举、注重内源扶贫。做出援助菏泽建设1000个扶贫车间的计划安排。稳步推进省外扶贫协作,对贵州省安顺市投入2.49亿元,共同打造青岛安顺共建产业园区,援建150余个开发式扶贫村,帮助10个贫困村“摘帽”、6.5万人脱贫致富。积极推进加强对帮扶地区财政投入的建议方案,对西藏、湖北、新疆、滨州,向省财政上缴对口支援资金11亿多元。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笑笑 李晓哲 报道[编辑:光影]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7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