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唱起撮头戏 木偶手上舞
莱西木偶以杖头木偶为主,俗称“撮头戏”,木偶造型多沿用戏曲中生旦净末丑的脸谱,以表现不同的人物形象,是青岛的市级非遗项目。 53岁莱西河头店村民姜玉涛,偶然的机会接触上莱西木偶后,拜木偶艺人倪奉先老人为师,成为这一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眼下,在姜玉涛努力下,剧团建立了集宣传、制作、展销、表演、传承等功能于一体的莱西木偶艺术馆,还让莱西传统木偶戏登上国际舞台。
莱西木偶传承2000年
记者在莱西木偶艺术馆看到,架子上摆满了木偶人物道具,传承人姜玉涛正领着演员排练传统剧目。据姜玉涛介绍,1978年,莱西岱墅西汉木椁墓中出土了一件大木偶,属考古发掘的一项重大发现,引起国内外考古界及有关方面的极大关注。该木偶高193厘米,肢体由13段木条组成,关节可活动,是迄今所发现年代最早、个头最大的木制偶实物,被称为中国木偶之最。经考证,莱西是木偶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初登国际舞台受赞叹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了几次莱西木偶戏后,便产生了浓厚兴趣。 ”姜玉涛说,2008年,他经营起电脑销售生意,事业小有成就,唯一的业余爱好就是京剧和吕剧。倪奉先老人去演出时需要车辆,而他正好有一辆货车闲着,便为老人演出提供车辆。一来二去,姜玉涛喜欢上了木偶戏,还拜了倪老为师。2012年,他出资注册成立了民营的专业木偶艺术剧团,招聘了20名演职人员,购置了大量的演出服装、器材、道具,开始辗转全国各地演出。
据介绍,6月中旬,由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和山东省文化厅共同举办的“中国非遗文化周·聚焦山东”活动,在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拉开帷幕。其中,莱西木偶剧团演员赵依婷表演的《嫦娥舒袖》,舞动8米长袖,赢得当地观众的啧啧赞叹声。
将莱西木偶产业做大
“要想将木偶在舞台上演活,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否则每场演出根本坚持不下来。 ”姜玉涛说,杖头木偶的基本功有举功、捻功和步功,每个木偶人物重约3—5公斤,平常人举5分钟便有些坚持不住,而他们每次练功至少要坚持半小时。木偶的头部、手部动作靠两根钎子来完成,没有熟练的捻功,一只手很难完成背手、扬手、捋须和合掌等动作。而在表演中,需要有戏曲表演的功底,步子要跟着手动,才能让木偶变得鲜活起来。
“以前木偶戏演出以京剧、柳腔和吕剧为主,受众群体大多为中、老年人,而现在进行了革新,增加话剧、动漫剧和童话剧,深受儿童的欢迎。 ”姜玉涛说,眼下,剧团在保留传统剧目的同时,还针对少年儿童,排演了 《西游记外传》、《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等20多个神话剧、童话剧。
三种木偶
布袋木偶 又称掌中木偶戏。布袋戏的特长是演员用手指直接操纵,因而动作节奏明快,迅捷有力。大多演出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再加上动作活泼,所以最为儿童们喜爱。
杖头木偶 古代称“杖头傀儡”,是以木杖来操纵动作完成,它内部虚空,眼嘴可以活动,颈部下面接一节木棒或竹竿,表演者一手掌握两根操纵杆进行表演,因而又称“举偶”。
提线木偶 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传统戏剧形式。演员从上空提线操纵或藉缚在控制器上的细线而操纵的木偶形体。在简单的提线木偶中,腿、手、肩和耳以及脊骨底部各缚绳一根,某些提线木偶几乎能模仿人和动物的所有动作。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马丙政
[编辑:光影]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