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今年浒苔规模将明显低于往年
昨天,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国家实验室”)召开“2017年度黄海浒苔绿潮发展态势”研讨会,通报了黄海绿潮的最新研究进展。专家预测,2017年黄海海域绿潮规模总体上将会显著低于往年,黄海绿潮有望提前30-40天预测预警。
浒苔有望提前一月预测预警
记者了解到,去年,海洋国家实验室部署鳌山科技创新计划项目 “近海生态灾害发生机理与防控策略”,重点针对黄海绿潮连续多年暴发的关键科学问题,以及我国近海其他生态灾害现象,开展灾害成因和防控策略研究。项目负责人孙松研究员、于志刚教授和乔方利研究员,共同组织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淮海工学院、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和青岛海大生物集团等多家单位协作攻关,对绿潮成因、预测预警和今年的发展态势等方面形成了系统的科学认识。
项目组通过多学科综合研究,提出了应用“绿潮综合指数”预测黄海海域绿潮总体规模的思路。 “绿潮综合指数”包含了浅滩区浒苔微观繁殖体数量、筏架上浒苔生物量,以及浅滩区漂浮绿藻生物量等要素,在后续还将把海域营养盐、温度和风力、风向等环境参数纳入指数,不断进行改进完善,有望提前30-40天预测黄海海域的绿潮规模,为黄海绿潮的预测预警及综合防控提供科学支撑。
另外,专家表示,自2016年3月以来,项目组在南黄海和苏北浅滩海域先后组织了14个调查航次,由山东和江苏两地科学家共同采集样品,共同开展海上多船同步联合调查,应用遥感卫星、无人机与现场调查实时同步的观测方案,配合现场取样、现场实验和分子生物学等手段开展综合研究。据分析,2017年度黄海海域绿潮已经初步形成,但其总体规模将会显著低于往年,漂浮绿藻生物量与往年相比将降低一半以上。
苏北浅滩海域为漂浮浒苔源头
项目组基于现场多学科综合调查和高分辨率卫星遥感资料分析结果,进一步确认了黄海绿潮期间大量漂浮绿藻主要来自苏北浅滩海域,与其独特的环境特征和存在的大量养殖筏架有关。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对浒苔的研究表明,在黄海海域形成大规模绿潮的浒苔在遗传特征上有别于我国近海其他海域的浒苔种群,是一种相对独特的“漂浮生态型”。项目组在苏北浅滩区海水中检出了 “漂浮生态型”的浒苔微观繁殖体;发现浅滩区筏架材料有“漂浮生态型”的浒苔附着生长;在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筏架上绿藻脱落后成为漂浮绿藻的主要来源。在浅滩区筏架上大量生长的浒苔等绿藻不仅是黄海绿潮的主要来源,也是影响浅滩区紫菜养殖产业的主要灾害之一。紫菜生产方式的改变对浒苔数量的减少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从2017年4月份开始,浅滩区开始出现零星漂浮绿藻,漂浮绿藻主体并非源自外海,也不是来自微观繁殖体在泥沙上的附着萌发。在风和海流的驱动下,漂浮绿藻沿相对稳定的漂移通道逐渐输送出苏北浅滩,向北进入南黄海海域,在此期间,浒苔快速生长,迅速成为优势种,优势度不断增加,生物量在一个月内可达数百倍,最终发展成为大规模的黄海绿潮,对黄海沿岸旅游、海水养殖等产业造成巨大影响。
防治需前置绿潮打捞区
通过对黄海绿潮发生发展过程的综合研究分析,项目组提出提前防控、前置打捞的防控策略,需要区域联动、共同努力。黄海漂浮绿藻主体来自苏北浅滩海域,浅滩区是绿潮防控的第一道防线,通过控制浅滩区微观繁殖体数量及其在筏架上的附着过程,调整筏架回收时段,减少附着浒苔的入海量,有望显著降低苏北浅滩漂浮绿藻量。由于处于苏北浅滩区的漂浮绿藻前期生物量低、分布范围相对也小,如能将绿潮打捞区前置,在苏北浅滩区开展漂浮绿藻的打捞工作,控制浅滩区绿藻入黄海的数量,从而有效降低黄海绿潮规模。在浒苔离开苏北浅滩初期,开展打捞活动将显著提高效率,也是浒苔防控的第二道防线,目前的岸边防控只能是第三道防线。
专家还表示,根据今年的现场调查与遥感分析发现,苏北浅滩附近南黄海、东海海域有大规模的漂浮马尾藻存在,并已有大量马尾藻入侵苏北浅滩区,在养殖筏架上堆积,对浅滩筏架养殖构成严重危害。漂浮到达南黄海的马尾藻数量巨大,它们对养殖业、环境与生态的影响需要密切关注。
据悉,浒苔属于石莼属藻类,丝状多分支,无毒,但生长过程中会吸收大量氧气,威胁其他海洋动植物生存,并且在失去水分后会发出恶臭。大量浒苔漂浮聚集到岸边,还会阻塞航道,影响沿海渔业和旅游业
记者 徐栋
[编辑:亚麦]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