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3月6日讯 2017年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为引领,紧紧围绕全市“三中心一基地”建设目标,牢牢把握加快转变海洋与渔业发展方式这一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建设“一湾、两区”,牢守“三条底线”,突出“四个建设”,奋力推进我市海洋与渔业发展率先走在全国前列。
一、坚持陆海统筹、综合治理,加快建设“美丽海湾”
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推行“湾长制”,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落实海湾管理保护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推进“蓝色海湾”整治,编制胶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总体规划,组织开展公园基础管护、监测、科研设施建设,落实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有序推进胶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建设。加强胶州湾海洋生物监测,开展胶州湾海洋生物多样性普查,建立海洋生物多样性信息库,深入实施增殖放流,维护胶州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加快推进日常监管体系建设,在胶州湾海域增设海域动态视频监控点位和海洋环境监测站位,在重点海域新建海洋环境在线监测系统。巩固胶州湾海域养殖设施清理整治成果,强化胶州湾综合执法监督,严厉查处非法围填海、盗采海砂、非法破坏和占用湿地、非法倾倒废弃物、直排污水入海等破坏、污染环境行为。积极申报蓝色海湾整治项目,稳步推进海岸整治修复、“南红北柳”滨海湿地植被种植和恢复等生态整治项目。加快将胶州湾打造成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物丰的蓝色海湾,打造成全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蓝色海湾治理的示范湾。
二、坚持生态环保、绿色发展,打造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深入开展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组织推进省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推动海洋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海洋资源高效利用、开发保护空间合理布局、开发方式切实转变。深化海洋资源科学配置。严格实施区划规划,完成市级海洋功能区划和县级海域使用规划编制和报批,科学确定海域主体功能。编制完成《青岛市海域资源综合利用总体规划》,推行海域空间立体开发,提升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综合开发水平。创新海域海岛资源市场化配置方式,推行海域海岛资源招拍挂出让。严格海洋环境监测管理。开展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强化胶州湾生态监控区监测,及时准确发布海洋环境公报。完善运行海洋环境在线监测系统,在胶州湾选划增加监督站点,启动新的海洋环境在线监测系统建设,为胶州湾环境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开展胶州湾环境容量及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切实贯彻落实省海洋生态红线制度,加强对生态红线区的管控。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加强海洋保护区监管,组织海洋保护区管理机构规范化建设,开展规划编制、环境监测、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积极实施生态岛礁工程,落实海岛保护规划,加快建设大公岛保护与开发利用示范项目,加大海岛生态修复力度,完成灵山岛二期、竹岔岛整治修复项目,打造海岛资源保护和生态型开发利用典范。支持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加大对企业融资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广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做好抵押登记服务。精心谋划“十三五”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项目,编制实施方案,优选建设项目库,带动蓝色高端新兴产业加快、集聚发展。协调推进国家海洋局与市政府深入合作,在蛟龙号研发和应用基础上,共同推进载人潜水器研制和海试,带动深海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强化海洋监督执法。坚持依法管海,建立分段巡查制度,划分执法责任区域,对“一湾一线”(胶州湾、前海一线)实施重点监管,坚持打早、打小、打苗头,坚决杜绝侵海行为。开展前海海上旅游项目用海执法专项巡查,根据青岛旅游季节性特点,将海陆巡查贯穿全年。
三、坚持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打造蓝色粮仓建设示范区
加快建设域外蓝色粮仓。优化远洋渔业产业布局,稳步扩大作业船队规模,不断提升远洋渔业企业竞争力,2017年,全市作业远洋渔船达到120艘,年捕捞量14万吨。加快推进远洋渔业开发合作,鼓励企业在东南亚、西非等国家和地区建立海外综合性远洋渔业基地,储备和开发后备渔场,支持企业开展海外并购,开发海外养殖、捕捞、加工、经贸等领域,寻求更广泛的渔业空间。大力推进海洋牧场建设。积极实施渔业资源修复,加强对增殖放流效果评估和动态调整,科学安排增殖放流品种、数量和放流水域,组织内陆“放鱼养水”项目示范,全年放流优质水产苗种9亿单位。以人工鱼礁建设为载体,结合生态养殖和增殖放流,推进海洋牧场建设。全年完成投资3000万元以上,投放礁体6万空方以上。稳步发展生态健康养殖。稳定基本养殖水域,科学确定养殖容量和品种。推进渔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积极发展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深远海抗风浪网箱养殖,加快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和先进技术,大力争创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引导和鼓励养殖节水减排改造,支持循环用水、废水处理、网箱粪污残饵收集等环保设施设备升级改造。2017年全市工厂化养殖车间新发展2万平方米。开展养殖主推品种、主推技术的示范推广,建立一批先进实用技术示范点。积极打造蓝色粮仓品牌。充分利用各种展会、推介会,对青岛渔业品牌进行宣传推介。立足国内外市场需求,稳定发展来料加工,积极发展地产品加工,突出发展海珍品保鲜和精深加工,重点抓好海参、对虾、贝类、大宗鱼类等养殖品种加工,稳定水产品出口创汇总额。制定实施支持休闲渔业发展意见,积极创建休闲渔业品牌,加快休闲渔业示范园区建设。协调推进冷链物流基地项目,一期工程完成主体施工。切实增强依法护渔能力。统筹全市执法船实施海上执法巡查,全面加强海上抓扣、港口封堵,加大执法频次和密度,定人、定岗、定责加强对敏感海域、渔港码头的全天候、不间断执法,从严从重打击渔船违规出海捕捞行为,依法依规取缔“三无”渔船。集中开展违规渔具专项清理整治,组织“清网”行动,清理禁用渔具。
四、坚持管安全、保稳定,牢守海洋与渔业“三条底线”不动摇
一是确保海洋生态管控有力有序。认真落实海洋生态红线,严守胶州湾保护控制线。健全市海洋减灾中心运行机制,实现海洋预报减灾业务化运行。完成海洋预警报能力升级改造项目,配合实施省海洋防灾减灾综合信息系统研发,进一步提升海洋预警报能力。强化浒苔监测预警与海上应急处置,优化打捞模式,扩大打捞区域,减轻浒苔灾害对青岛滨海环境的影响。
二是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加大抽检覆盖面,2017年完成水产品及水产苗种全年抽检任务700批次任务以上,对全市国家级种业示范场及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监管率达到100%,水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达到98%以上。探索建立质量追溯机制,推进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认定、无公害水产品认证,支持引导区市、渔业企业培育创建地域和企业品牌。
三是确保渔业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全面落实渔业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强化渔业安全事故责任追究。集中组织渔船违规载客、渔船非法营运、休闲海钓船、笼壶作业渔船等专项整治。强化具备涉外航行能力的大马力渔船管控,建立渔业安全约谈、挂牌督办和“黑名单”制度。落实国家燃油补贴政策,完善渔业互助保险政策,提升渔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五、坚持主体责任、强本固基,抓好“四个建设”夯实海洋与渔业发展保障
一是抓党风廉政建设。牢固树立抓党建是最大政绩的观念,认真履行好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确保把“两个责任”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做到思想教育从严、监督管理从严、作风要求从严、组织建设从严、制度执行从严,促进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落地生根。深入贯彻“一准则两条例”,按照“高标准、守底线”的要求,以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为重点,加大纪律审查力度,做到有案必查、有错必纠,用纪律和规矩管住大多数。
二是抓机关作风建设。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针对庸政懒政怠政、不作为慢作为等突出问题,锲而不舍抓落实,驰而不息改作风,着力在全局党员干部中形成尚实干、勇作为、敢担当的浓厚氛围。坚持制度化管理、人性化服务,以问题整改推进制度完善,真正做到以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严格落实岗位目标责任制,分管领导各负其责,责任处室一抓到底,每项工作要有部署、有督促、有检查,推动工作加速提升创新增效落实,以作风建设新常态推动各项工作进入新状态。
三是抓装备能力建设。推进三方共建绿潮防护实验室和海湾生态环境保护与整治实验室项目,加强项目统筹管理,尽快启动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县级海域动态监管能力建设项目,增设海域动态视频监控点位和海洋环境监测站位,升级拓展系统平台,提高海域动态监控、分析预警和综合管理能力。整合渔船动态监控管理中心,实施海洋渔船通导与安全装备配备,组织岸台基站建设和升级。建设无人机监控监管系统,争建国家海域无人机业务运行基地。实施渔船更新换代工程,着力推进“禁、废、转、改”,力争五年内淘汰全部特殊化管理捕捞渔船,启动标准化渔船推广工程,完成83艘150马力以上渔船更新改造。
四是抓政务信息化建设。编制《海洋与渔业信息化发展规划(2017-2020)》,推进互联网与海洋与渔业管理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统筹海域动态监视监测、“智慧胶州湾”、海洋环境保护、海洋预报减灾、海域使用管理、病害远程诊断、渔船通信指挥、渔港在线监控等信息平台建设,加强平台整合融合、互联互通。搭建海洋与渔业大数据平台,构建信息化、网络化、视频化、智能化的综合业务体系,实现信息数据共享和业务应用系统全覆盖。
[来源:信网 编辑:亚麦]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