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胶州市李哥庄镇后辛疃村的逄志远家添了件高兴事儿。“家里的厕所刚刚由旱厕改成水冲式,虽然事儿不大,却给全家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变化,厕所变干净了,家里也没异味了。”11月29日,逄志远这样告诉记者。
2016年,全市改造农村卫生厕所30万座。在各区市中,胶州市改厕数量最多,为12万座。截止到11月30日,胶州市已经完成改厕102416座,占全年改厕目标的85.35%。其中李哥庄镇已经完成11811座,占全年目标14663座的80.55%。胶州市爱卫办主任刘希暖告诉记者,目前胶州全市正在按照每天完成改厕1500座的进度开展工作,预计到月底可完成全年改厕目标。
曾经旱厕苍蝇乱飞
记者在逄志远家看到,新厕所使用的是三格式。通过三个格一级级沉淀腐化、过滤处理,形成厌氧发酵、生物分解、化学发酵,最后截流稀释后转化成液态肥。三格式化粪池通过防臭器与室内的冲厕器连接,冲厕器再与高压式的坐便器相连。后辛疃村书记李宝忠介绍道:“从三格化粪池流出的污水,直接接入村里的污水管网,经邻村的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放,还避免了对地下水的污染。”
这几年,后辛疃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步入村庄大街小巷,笔直的水泥路平坦洁净,道路两旁红花绿树相依,一座座农民新居宽敞明亮。“唯独家家户户使用的厕所,还是沿用了传统的农村旱厕,一年半载清理一次,拉到地里当肥料用,一到夏天整个院里臭烘烘,苍蝇蚊子乱飞,”李宝忠告诉记者。一直以来,旱厕成为后辛疃村卫生环境改善和乡村文明建设的一块短板。
机会终于来了。青岛市发起了“农村厕所革命”,后辛疃村被列为改厕试点率先开始改造。更让老百姓欣慰的是,胶州市的改厕标准为每座1100元,其中青岛市财政补贴400元,胶州市财政和镇办财政按照1∶1比例,各自补贴350元,村民不用出一分钱。
卫生习惯大改变
本是好事儿一件,在改造最初,仍有少部分村民持观望态度。
“改的不仅仅是厕所,还有农村传统的思想意识和卫生习惯。”李宝忠一语道破村民的心理。
作为李哥庄镇较早进行改厕工程的村庄,刚开始有些群众认识不到改厕的好处。有的村民提出质疑:“我们又不是城里,祖祖辈辈这样都过来了,为什么还要改?”为了鼓励村民支持改厕,村里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宣传改厕政策,让每家每户认识到厕改的好处。说不如干,村庄先从支持改造的农户入手,通过示范先行、典型带动的方式,先行先试,因势利导,让群众“现场说法”,亲身感受改厕带来的好处。
“这是讲卫生的好事情,再说也不用自己花钱。”后辛疃村村民孙正山是村里率先支持改厕的村民。除了政府免费配备的器具,他自己还买了一些瓷砖铺贴墙壁,棚顶吊了塑料扣板,装了电灯,每天清理得干净整洁。“趁着改厕,咱也装饰装饰,给厕所来个升级换代。”
对习惯省吃俭用的农民来说,厕所节能也很关键。孙正山介绍说,“政府给更换的新冲厕器能装60斤水,3口之家用一星期没问题,而且冲厕器埋在地下,冬天也不怕冻坏。”
慢慢地,孙正山家的厕所成了村里人争相观摩的“示范点”。观望的村民也开始从“要我改”向“我要改”转变。全村306户,目前完成了304户的改造,改造率达到99%。
链接:改厕标准每座补助1000元
按照进度,青岛市力争到2017年底基本实现全市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农村改厕资金由各区(市)统筹安排,改厕标准为每座1000元,由市区两级财政进行补助,老百姓不用掏钱。各区、市还加大经费投入,在丘陵、一般山区调整建设标准达到1500—2000元,在部分海岛达到2500—3000元。
青岛市现有改厕模式有双瓮一体式、三格一体式、砖砌三格式、模块化及市政管网式等方式,各区市根据丘陵、山区、平原、水源地、城乡结合部等不同区域,选择“因村因户施策”的农村改厕模式。鼓励具备条件的村庄实行联户联片改造,治污与改厕同步进行;镇驻地、新型社区、景区景点、水源地、大沽河两岸、园区周边、城乡结合部等区域要联片改造,治污改厕同步实施,粪便污水管网化收集、模块化处理。
[编辑:云彩]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