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泊位将增至128万个 将新建动物园和植物园

2016-11-30 07:26:37
来源:青岛早报
责任编辑:亚麦

到2020年,我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基本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城市建成区彻底消除黑臭水体,新建地下综合管廊总长度90公里以上,争取培育3个左右人口超过10万人的小城市……昨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城乡建委、市规划局、市城管局、市交通委等多部门对《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行解读。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青岛地铁3号线将于12月中旬开通全线,届时将调整和开辟30多条公交线路,此外,我市将在“十三五”期间开展新植物园和动物园的选址和规划建设。

目标任务

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按照我市 “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总体要求,突出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特色风貌塑造、环境质量提升、管理服务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依法规划建设管理城市,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推进“国际化+”行动计划,加快建设“三中心一基地”,走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青岛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打造组团式海湾型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实现城市规划科学、建设有序、开发适度、运行高效,努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的现代化城市,让人民生活的更美好。

数读

到2020年——

培育3个左右人口超过10万人的小城市

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

新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提高到75%

增加停车泊位6万个,总数达到128万个

市区管道燃气气化率达到90%

25%以上的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海绵城市标准

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绿化覆盖率达到45%

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比2013年改善50%左右

■城市规划

“多规合一”实现“一张蓝图”

依据 《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编制中心城区东岸、西岸、北岸三城分区规划,推进次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小城镇以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编制 (修编)工作;加大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力度,到2017年底实现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完善城市经济产业、市政基础设施、道路交通、综合防灾、历史文化与风貌保护、环胶州湾区域及两翼海岸带 (湾区)保护与利用等专业、专项规划;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加快推进“多规合一”,将城乡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文物保护规划等进行融合,实现规划“一张蓝图”。对非农就业达到75%的镇,按照小城市标准进行培育,争取到2020年培育3个左右人口超过10万人的小城市,赋予县级政府管理权限。对于人口规模低于10万人,但是经济和就业非农化水平也超过75%的其他城镇,选择进行小城市试点,赋予副县级管理权限。

除了科学制定城乡规划,还要依法实施城乡规划。对于违反规划的行为要严肃追究责任,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用3年左右时间,全面清查并处理建成区违法建设,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

■城市建筑

装配式建筑占比要达到30%

《意见》中提出要提升建设工程质量。健全参建各方终身责任追溯机制,切实治理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实行施工企业银行保函制度,推行工程质量责任保险。建立大型工程技术风险控制机制,鼓励大型公共建筑、地铁等按市场化原则向保险公司投保重大工程保险。全面落实八方责任主体质量安全责任,严格执行“两书一牌一档案制度”。加强新建建筑选址安全审查,加大对安全生产隐患、事故的处置力度,实现联动处罚。全面排查城市老旧建筑安全隐患,采取有力措施限期整改,严防发生垮塌等重大事故。

推广装配式建筑,加大对装配式建筑的扶持力度,力争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开展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在工务工程和各区市主城区的棚户区改造项目,以及医院、学校、幼儿园等政府投资项目中确定一定比例先行先试,逐步提高建筑产业化应用比例。

构建工程建设市场监管与信用信息综合平台,实现以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监管为核心的综合管理体系。将私搭乱建、乱贴乱画、露天烧烤、占道经营等各类违法行为人的相关信息纳入,建立不良记录档案,并与有关部门衔接,在工商登记、住房售卖、银行信贷等关键环节依法予以制约,切实纠正违法行为。

■节能建设

基本完成全市住宅节能改造

推广绿色施工,实现 “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全面禁止在城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搅拌砂浆,实现年度预拌砂浆使用量达到150万吨以上。推进水泥类制品绿色建材评价,对水泥类制品两次检测节能综合利用率小于30%的产品予以淘汰。

构建以清洁能源为主的供热体系,实现城市供热向精细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发展。大规模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新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提高到75%。推进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被动房)发展,试点建设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区,示范区内探索不使用市政供热解决冬季采暖。继续拓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重点推广浅层地能应用和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实施节能宜居暖房工程, 2020年基本完成全市有改造价值的城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建立完善节水投融资机制、水价调整机制,完善节约用水管理体系。到2020年城区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低于6.5立方米,年节水量1亿立方米以上。加强战略水源建设,到2020年,海水淡化规模达到50万立方米以上,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100%,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50%,新建居民小区再生水回用率达到2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

■公共服务

停车泊位总数达到128万个

市城乡建委城市建设处副处长辛克刚表示,青岛的综合管廊建设在全国启动较早,高新区已建成了54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今年我市在黄岛、高新区、蓝色硅谷、新机场、李沧等区域选了13个项目作为试点,共50公里。 《意见》中明确, “十三五”期间我市新建地下综合管廊总长度90公里以上,总长度达到140公里。

优化街区路网结构,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增加路网密度,打通城市微循环。打通各类 “断头路”,形成完整路网。到2020年,基本形成完善的城市快速路网和横贯多区的主干路网。实施市政设施“一张网”管理,建立占掘路工程联合会审制度,严格控制道路开挖或占用道路行为,建设一管百年的基础设施体系。

加大停车设施供应,建设智能停车系统,盘活停车设施存量,加强停车诱导。分区分类制定停车场配建标准,原则上新建建筑停车泊位配建系数不低于1.2。到2020年底,在市南、市北、李沧、崂山等区建设公共停车场243处,增加停车泊位6万个,停车泊位总数达到128万个,泊位数与机动车数比例为1.2∶1,达到国际公认的合理比例。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建设,优化公交线网布局,制定合理的停车换乘优惠政策。到2018年实现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内全覆盖,万人公共交通车辆拥有量达到25标台,绿色公共交通车辆占比达到80% ,城市轨道交通建成线网超过170公里。

优化供热燃气体系,到2020年,全市年总供气能力达到77亿立方米,市区管道燃气气化率达到90%。

加强便民设施建设,到2020年,每个街道办事处规划设置一处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的综合文化站,每个社区建有符合标准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户外文体活动广场,全市达到每5万常住人口配备1辆救护车的标准。到2017年基本实现在每个街道范围内或每3—10万居民居住范围内规划设置1所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宜居环境

2020年全部完成棚户区改造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我市棚户区改造6万户。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拆迁5.93万户,完成计划的98%;开工建设棚户区安置房7.6万套,超额完成任务。“十三五”期间,我市计划改造棚户区16万户。 《意见》中也提出要大力推进棚改安居,到2020年,基本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制定推进老旧住宅小区整治改造和物业管理工作的意见,2018年年底前完成80%以上的改造任务, 2020年年底前全部完成改造任务。

高质量地完成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任务,到2020年25%以上的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海绵城市标准,到2030年80%以上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海绵城市标准,建成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青岛。2020年底前,城市建成区彻底消除黑臭水体,完成主要过城河流综合整治。

实施生态绿化,建设一批规模适度、功能适用、景观宜人的街头游园,实现城市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规划新建青岛植物园和青岛动物园,近期已经进行了新址的调研,明年将完成青岛动物园和植物园的规划和招标,基本定性为综合性旅游度假区,规模在2000亩至3000亩以上。推进太平山中央公园、浮山生态公园以及城市郊野 (山头)公园等建设,试点建设 “口袋”公园。至2020年,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 ,绿化覆盖率达到45%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保持15平方米以上。

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到2020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比2013年改善50%左右。营造良好市容环境,对新建违法建筑零容忍。推进“健康城市”建设。至2020年,城区健康社区达标率达到85%以上。

本版撰稿 记者 吴帅

[编辑:亚麦]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6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