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防空防灾警报试鸣演习14日在青岛31中举行

2016-11-15 14:21:27
来源:青岛晚报
责任编辑:云彩
\
 
\
 
\
 
\

11月14日,是我市 “警报试鸣日”。 “金盾——2016”青岛市防空防灾警报试鸣演习在青岛31中举行。烟雾逃生、紧急救护,通过模拟演练,提高在遭遇突发情况时的应变能力,增强自救意识,同时,多旋翼无人机、人防机动指挥通信车也亮相演练现场。

现场教学楼“起火”学生急撤离

“着火啦!大家抓紧时间有秩序地撤离。 ”随着警报声响起,在教室里上课的学生迅速做出反应,有的用上衣袖子捂住口鼻,有的拿出随身携带的手绢,俯身低头,一个挨一个地紧贴着楼道墙壁往教学楼外跑去。老师一边指挥着学生有秩序撤离,一边查看教室、教学楼各角落,以免落下“受伤人员”,保证学生全部安全撤离。在老师的指挥下,学生们很快就从“火海”中跑出来,来到操场上。

这是昨日青岛31中演习现场出现的场景。 “通过这样的一次演习,来提高学生自救能力,同时强化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检查宣传我市人民防空预案,提高全市人民防空的组织指挥能力,加强我市人民防空准备。 ”市人防办负责人介绍。

体验烟雾逃生俯身捂住口鼻

在演练现场,有一个类似于充气垫的装备,其一侧有两个门。 “这是烟雾逃生通道,模拟着火现场,让学生体验。”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随后,工作人员打开门,嘱咐注意事项后,学生排队进入。记者看到,里面有“浓烟”飘出来,光线特别暗,从入口进去后,在里面要拐好几个弯才能顺利“逃”出。 “参加演练的学生进入烟道逃生体验系统后,整体照明光源突然熄灭,房间及通道中只有安全出口灯及紧急疏散通道灯亮,体验者要判定遇险并自行选择通行路径和保持正确的姿势。 ”负责演练的工作人员说,所有人应在规定的时间内走完全程,而且每个人在有烟的房间内走动时头部不能超过1.2米高,超过此高度有报警信号发出。

据介绍,烟道逃生体验可以告诉演练者在火灾时应该如何选择正确的路线,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逃生。紧急情况下,当必须通过烟火封锁区域时,由于火场上烟气具有较高的温度,所以安全通道的上方有毒气体浓度大于下部。紧急逃生中穿过烟气弥漫区域时,一定要用湿毛巾或其它纺织物捂住口鼻并尽量蹲着走,否则会大量吸入烟造成窒息。在烟雾通道自我逃生中应避免乱跑乱窜、大喊大叫,不但会消耗大量体力,吸入更多的烟气,还会妨碍别人的正常疏散和诱导发生混乱。

亮点“巨无霸”无人机成主角

活动现场,各种“高大上”应急设备的亮相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在设备展示区,一架多旋翼无人机成了“主角”,好奇的学生们围着无人机,认真聆听人防办工作人员的介绍。 “这款无人机全身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一体成型技术,既结实又轻便,标准起飞重量20斤左右。”工作人员说,整机展开最大尺寸超过2米,比起一般航拍的无人机,这款算是“巨无霸”,别看它身子大,但是续航能力强劲,悬停时间可达1小时,配备高清摄像头,图像可以实时传输。这款无人机,可用于专业航拍、救援、电力巡航、体育直播等领域,拆装方便,不到十分钟便可完成。

此外,两辆人防专业车辆同样备受关注,一辆侧重于现场指挥,另一辆则作为通信车。记者观察发现,指挥车的顶部有气象观测设备、监控设备、还有一部电台,“这辆车作为紧急事件现场指挥所,机动灵活,它可以把前方画面、信息实时传输到指挥中心。 ”工作人员介绍。人防机动指挥通信系统则是城市防空、城市应急救援的机动指挥通信平台,担负着现场采集、通信、指挥、协调等任务。

成绩构建起多功能防空信息系统

“十二五”以来,我市按照“一网四系统”建设要求,更新改造了人防基本指挥所、人防机动指挥所、地上地下作战指挥系统等相关硬件设备,建设完善了人防光缆通信骨干网、人防集群通信网以及人防移动通信网建设,完成了指挥前导车、机动指挥车、信息采集车、预警雷达车等特种专业车辆的购置和系统集成等工作,构建了集指挥调度、数据传输、通信警报、视频监控、空情接收、导航定位等功能于一体的防空信息系统,实现了固定与机动、地上与地下、有线与无线、对上与对下通信数据的互联互通、有机统一。

其中,低空预警雷达车是由国产东风货车改装,主要由雷达系统、光电系统、卫星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组成,其目的是为辅助监控特定空域,可提供辅助决策所需信息。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梁超

新闻内存

让市民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据悉,我市之所以选择在每年的11月14日试鸣防空警报,是因为1897年11月14日德国侵略军在青岛栈桥强行登陆,武装占领青岛,青岛从此沦为 “殖民地”。 1998年我市将11月14日定为“警报试鸣日”。现在每年的11月14日,我市都要组织防空警报试鸣演习,一方面是唤起市民的国防意识,另一方面也是让市民牢记国耻、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小贴士

受伤时施救 这样来包扎

昨日活动现场还进行了紧急救护演练。紧急救护技术主要包括:止血、包扎、固定、通气、复苏。这些技术若能得到及时、正确、有效的应用,往往在挽救伤员生命、防止病情恶化、减少伤员痛苦以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起到良好的作用。据介绍,包扎的方式有三角巾包扎法和绷带包扎。

其中,绷带包扎的目的是固定盖在伤口上的纱布,固定骨折或挫伤,并有压迫止血的作用,还可以保护患处。 “绷带包扎操作时应注意绷带松紧适宜,过紧会引起血液循环不良,过松则固定不住纱布。 ”现场医务人员介绍,打结时,要避开伤口上方和身体背侧,以免伤员睡觉不适。紧急情况下,可用毛巾、手帕、床单(撕成窄条)、长筒尼龙袜子等代替绷带包扎。

[编辑:云彩]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6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