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增加3000只海鸥
“这群燕鸥会在三亚生活得非常愉快。 ”三亚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会长、大小洞天景区董事长孙冬说,能够从青岛引进海鸥,让三亚重现海鸥飞舞的场景,这也是为三亚的美丽增添一份色彩。
记者从三亚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了解到,三亚专门在大小洞天景区设置了保护海鸥工作室,张世平的助手李鑫也辞去了工作,专职负责蓝丝带海鸥项目,今后将常驻工作室,负责记录这些海鸥的生长状况、作息规律、数量、活动范围和招引其他鸟类的情况等。
“按照目前的进度,您预计在当地需要多长时间可以出现成群的海鸥呢?”记者提出了这个话题。张世平告诉记者,三亚本身就有燕鸥,这次他作为技术顾问,除了救助燕鸥外,还要帮助燕鸥在当地安家、繁殖、扩大种群。 “现在我们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燕鸥的繁殖问题,我们要寻找适合燕鸥繁殖的地方,要是明年燕鸥下蛋了,就说明这个地方完全可以繁殖燕鸥,我们就可以多引进一些燕鸥。 ”张世平很有信心地告诉记者,他们的项目试验期是3年,通常情况下,燕鸥一年孵蛋两窝,自然繁殖一窝是3个蛋,3年是120窝,大约孵化出360只燕鸥,“要是采取人工繁殖的话,一年就可以增加500只燕鸥,3年就能够达到3000只燕鸥。 ”
感谢青岛友谊的“使者”
从青岛引进海鸥,让三亚再现30年前的海鸥与游客和谐共处的场景,你怎么看此事?昨天,记者分别调查了青岛市民和三亚市民,他们纷纷对这个做法点赞。
住在市北区的乔先生说,栈桥上的海鸥已经成为岛城的美景,现在可以帮助三亚再现这种美景,自然是好事。市民孙女士说,每年她都要带着孩子去栈桥喂海鸥,培养孩子的爱心,这次三亚引进海鸥,这样的好事越多越好。
三亚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的工作人员说,《青岛早报》说“海鸥成为连接三亚和青岛的友谊使者”,这样的说法非常到位,活动的成功离不开两地林业部门、团队、媒体和技术专家的支持。在三亚味道海景餐厅当领班的郭女士是山东人,昨天她告诉记者,自己在三亚工作7年了,从当地媒体上得知,来自山东的海鸥被引进到三亚后,前天下午,她专门赶到了大小洞天景区去看海鸥,看到了来自老家的海鸥,心情无比激动。崖城大小洞天旅游区的周经理说,这真是一件好事,这说明三亚的环境越来越好,可以让海鸥更好地栖息。三亚一家青年旅舍的张先生说,祝愿这批来自青岛的海鸥可以在三亚繁衍壮大,吸引更多的海鸟来三亚。
记者陈勇 图片由三亚日报提供
[编辑:光影]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