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公布地质灾害隐患点 超过八成在市内六区

2016-06-22 08:27:30
来源:青岛晚报
责任编辑:亚麦

汛期即将来临,岛城也进入了地质灾害隐患的重点防范期。昨日,记者从市国土资源与房管局获悉,我市境内已查明的突发性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今年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为6月15日至9月15日,有18个地方被列为地质灾害重要防治隐患点,其中超过八成集中在市内六区。

山地丘陵是重点防范区域

据悉,崩塌、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崂山、大泽山、小珠山、大珠山、铁镢山等山地丘陵区,在有采矿坑分布的准平原区也有崩塌分布;地面塌陷主要分布在平度市西北部地下采空区。

今年,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重点防治区域包括:依山建筑,特别是企事业单位厂房和员工宿舍,包括违法搭建的活动板房及其他简陋集宿区,以及依山建设的城镇、乡村、医院、学校、集市、旅游景点等人员聚集区及周边;依山建设的水库、堤坝、河道、市政工程、重要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沿线和重要工程建设活动区、重要基础设施及周边等区域。此外,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重点防治区域有:矿井采空区、塌陷区、积水区及周边区域,重大地下工程抽排地下水施工区域,以及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裂缝区域。

今年重点防范期3个月

今年我市主要有18处地质灾害重要防治隐患点。其中,市南区1处,市北区4处,崂山区5处,城阳区3处、西海岸2处、即墨市1处、平度市2处。

据了解,强降雨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据市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夏季全市平均降水量360-400毫米,正常略少(常年404.2毫米)。汛期于7月上旬开始,8月下旬结束,接近常年。 7-9月有1个热带气旋外围影响青岛地区及近海,接近常年。据此确定,我市2016年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为6月15日至9月15日。期间,每小时降雨量大于25mm、日降雨量大于 50mm或累计过程降雨量大于100mm的时段是重点防范时段。考虑到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及可能出现的拉尼娜事件影响,极端气候现象发生可能性较大,各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体系6月1日至9月30日进入24小时值班状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预测和发布地质灾害风险预警产品。此外,受近年来气候异常的影响,地质灾害的发生不仅仅由汛期降雨诱发,非汛期也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应引起高度重视。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李德银

2016年度我市地质灾害重要防治隐患点

1.市南区旌德路26号院内(颐中高山小区北侧)崩塌2.市北区萍乡路金裕花园崩塌3.市北区广饶路135号崩塌4.市北区广饶路159号崩塌5.市北区蚌埠路2号(青岛华晨汽车4S销售店)周边滑坡、崩塌6.崂山风景区流清河社区大平岚收费站山坡崩塌7.崂山风景区北九水游览区内五水和内九水崩塌8.崂山区王哥庄街道青山村滑坡9.崂山区王哥庄街道返岭前滑坡10.崂山区北宅街道办事处东陈东后河北崩塌11.城阳区惜福镇街道书院水库西侧公路旁崩塌12.城阳区夏庄街道山色峪北山崩塌、滑坡13.城阳区夏庄街道太和社区西北崩塌14.西海岸辛安街道办事处垃圾填埋场北侧崩塌15.西海岸黄岛路南侧前湾社区石堆存放处崩塌16.即墨市马山狐仙居东山顶崩塌17.平度市大泽山镇所里头泥石流18.平度市大泽山镇秦姑庵村北滑坡

多措并举防治地质灾害

近期制定的《青岛市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提出,各级政府要以建立健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应急防治四大体系建设为核心任务,加强统筹协调,加大资金投入,全面提升基层地质灾害防御能力。其次,要开展地质灾害动态巡查、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做好监测预警工作等。

地质灾害自救有技巧

市国土资源与房管局相关负责人提醒,在地质灾害自救方面,当遇到崩塌发生时,如果身处崩塌影响范围外,应绕行避开;如果处于崩塌体下方或感觉地面震动,应立即向两侧稳定地区逃离。如遇到滑坡发生,应向滑坡边界两侧之外撤离,如果滑坡滑动速度很快,最好原地不动或抱紧一棵大树不松手。如遇到泥石流发生,应向两侧山坡上跑,离开沟道、河谷地带,且不要在土质松软、土体不稳定的斜坡停留,同时避开河(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不高的凸岸。此外,不要上树躲避,避免因树木被压断卷入泥石流。

再次,各区市要强化重点防范期和重点区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汛前要做好群测群防网络、应急工作体系更新,制定印发年度防治方案,做好人、财、物的储备,进入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要严阵以待,严防死守。负责现场应急抢险、应急处置的单位,必须做好人员、车辆、通讯和专业设备的准备工作,确保应急设备处于最佳状态。

最后,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区域,要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向社会公告并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要组织力量严密监测地质灾害发展变化,紧急情况下,迅速启动防灾避险方案,及时有序地组织群众转移。一旦地质灾害发生,要按照预案要求,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组织人员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快速高效做好人员疏散和搜救、灾情调查、险情分析、次生灾害防范等,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生活、医疗和心理救助,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损失,全力维护灾区稳定。

[编辑:亚麦]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6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