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人买鲅鱼送长辈成传统 礼俗传承本土孝道

2016-04-17 10:10:11
作者:崔琰
责任编辑:光影

■新市民自己住在车库也不能亏了老人

老市民对送鲅鱼的习俗感悟至深,而新市民也体味着其中的孝道。4月15日,记者在李村大集见到了41岁的郭庆亮。他是海博出租二分公司的一名司机,老家是日照莒县的,十年前,小夫妻来到青岛打拼,已经喜欢上了这里,青岛当地春天送鲅鱼的孝道故事也深深影响着他,所以当天他在市场花了30多元买了两条小鲅鱼,想让瘫痪的丈母娘尝尝鲜。对于普通家庭来说,送鲅鱼是很轻松的一件事,但是对于租住在小车库里的郭庆亮来说,就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了。

随后,记者跟随郭庆亮来到李沧区河南庄社区南区租住地。记者看到,他的住处是只有15平方米的小车库,屋里没有什么像样的生活用品,有两张小床和一张破旧的沙发。

郭庆亮的妻子张梅然告诉记者,母亲不知何故突然瘫痪,老家兄弟带着母亲来到青岛治病,可是多番检查也没法确诊,为了便于治疗,母亲就没有回去,跟着自己住。

谈起丈夫,张梅然眼里满是感动。她说,丈夫从来没有因为老人发过一次脾气,每天下班后都给老人翻身,平均需要半个小时就翻一次,由于老人饮食、大小便等都不能自理,丈夫主动做饭并端着碗喂老人吃饭,有时候去检查治疗还把老人抱上车,让医生都感叹“这比亲儿子还亲”。另外,郭庆亮平时还为老人专门买些好咬的水果比如草莓等,这些都是家里一直不舍得买的。

记者了解到,郭庆亮7岁的儿子乐乐是一个脑瘫儿。乐乐出生时还没发现有什么异常。可过了6个月的孩子,应该会翻身、抬头了,可是乐乐却无法动弹。带着疑惑,夫妻俩抱着孩子去了医院做检查,最终确诊为脑瘫。突如其来的噩耗让两人实在措手不及,毕竟家里情况本身就不太好,治这个病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花费巨大。郭庆亮做出了把老家的房子卖了给孩子治病的决定,可是巨额的医疗费让这个家庭难以承受。在卖了房,把能借的亲朋好友都借了一遍,欠下近20万债务以后,郭庆亮再也无法承担起乐乐的医疗费了,只能中断治疗。因为没有得到有效治疗,现年7岁的乐乐只有一岁孩子的智力,体重也只有30斤左右,生活仍旧无法自理。而为了照顾乐乐,原来做保洁员的郭女士再也没能出去工作。

采访过程中,郭庆亮始终笑着。虽然生活艰辛,但积极参加海博雷锋车队的郭庆亮还把孝心和爱心传递到了社会上。记者了解到,这么多年来,只要是有残疾人或者重病的人乘坐他的车,他都是分文不收,有需要帮助的,他从来不会拒绝。

■小学生愿意做一只反哺的乌鸟

俗话说,前有车后有辙,孝道的传承也是同样的道理。据了解,崂山鲅鱼礼这一习俗已经被确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弘扬孝道文化,4月15日下午,在崂山区政府大楼内,崂山教体局和沙子口鲅鱼节组委会主办的“鲅鱼之礼孝道之星”为身边的孝行点赞主题演讲比赛举行,崂山区实验小学四年级六班的李志琪在《做一只反哺的乌鸟》中表示,“有些同学可能会说,我们是小学生,怎么可能成为孝敬父母的模范呢?其实,一只小虫子,就是乌鸟对妈妈最好的报答;一点一滴的小事,就可以表达我们对父母的孝心。当父母辛勤工作了一天,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时,我们可以为他们揉揉脚,捶捶背,陪他们说说话,聊聊天……同学们,让我们做一只反哺的乌鸟吧!从你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们的血液中流淌,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崂山二中2013级海洋教育实验班的宋雅琳品学兼优,她尊敬师长孝顺老人,刚刚荣获“全国最美中学生”,去年还曾获得青岛市“最美孝心少年”称号。自小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的她,深深体谅母亲的辛苦,从不向母亲提过多的要求,而是省吃俭用,精打细算,从小就主动承担起家务。有一次姥爷不小心摔断了胳膊,她为了让姥爷早日康复,主动当起了“小小护理员”,每天给姥爷熬中药,炖排骨汤,做可口的饭菜,细心照料毫无怨言。据了解,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动由青岛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团市委、市妇联、市老龄办联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目的是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倡导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尚。[编辑:光影]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6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