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周末起,我市进入清明祭扫时段。记者近日走访市殡仪馆和多家公墓发现,传统祭扫方式逐渐被鲜花祭奠、网络祭奠等绿色祭扫方式取代,文明祭扫已深入人心,成为社会风尚。
让祭奠成为一种美好
上周末,市殡仪馆迎来了清明祭扫首个小高峰。虽然入馆人流较平日增多,但并未出现以往馆内随处烧纸、烟雾满天、破坏环境的情况。进馆祭奠逝者的人群中,手持鲜花的多了,大包小包拎着供品烧纸的少了。在馆中,即使烧纸的市民也都自发到专门区域祭奠。在文明祭奠区中,更是鲜花伴随追思,一派庄严肃穆。
市民王先生怀抱一束鲜花,和妻子手拉手入馆祭奠去世七年的母亲。王先生告诉记者,母亲刚去世的两三年内,自己也是拎着烧纸来给母亲“送钱花”。每次和周围的人一起烧纸,纸灰漫天、烟熏火燎,心里更加难受。现在想开了,每逢清明和春节,自己和妻子都是一捧鲜花寄托哀思。
此外,网络祭奠成为远在他乡的子女遥寄思念的方式。在微信朋友圈中,远在美国的市民张敏写下文章思念亲人:“清明节快到了,又想爷爷了,不能回家在您墓前给您献上一束花、敬上一杯酒,只有遥祝您一切安好……”近年来,市殡仪馆在网站上开通了网上追思板块,有众多市民于此通过网络寄托哀思。这些留言中,既有年轻人对逝去父亲的忏悔和思念,也有妻子对故去爱人的深情牵挂。在这里,人们可以随时虚拟在线祭奠和留言,无论远隔千山万水,于网络中寻一方此心安处。
“市民接受海葬的本身,就是对文明祭奠的认同”,市殡葬协会秘书长杨春水如此评价在岛城蔚然成风的海葬。据悉,即将举行的春季海葬,已有六百余逝者家属报名。自1991年开展海葬以来,已有11393具故人骨灰魂归大海。
市民心态趋向理性
除了形式多样且易于接受,文明祭奠为市民所接纳,根本在于市民心态的转变。
市民黄刚和妻子带着鲜花和母亲生前爱吃的食物到市殡仪馆祭奠,结束后,又将祭奠的食物和果皮等装回袋子,扔到馆内的垃圾箱。黄刚说,母亲在世时就教育他,父母在时,对父母孝顺比身后时大办特办要好得多,还跟他叮嘱过想要海葬的愿望。“生前尽孝”是黄刚和家人一直记得并秉承的理念,最近,他正和家人商量,想今年实现母亲的海葬愿望。
自上周末起,百龄园祭扫人数增多。记者29日上午八点半在利津路长途站发车点看到,流水发向该墓园的班车不间断。这些祭扫的人群中,手拿鲜花的市民占绝大多数。崔玉秀是其中的一位。她说,以前,自己也是每逢节日烧纸,即使不来墓园,也要在家附近的路上烧。这一两年来,雾霾越来越严重,家人聚在一起时,经常讨论雾霾天气造成的困扰。今年春节时,一家人决定,今年只买鲜花不烧纸。
今年是毛泽东带头签名倡议火葬六十年。杨春水说,随着殡葬改革推进和文明祭扫的普及,近三年来,我市文明祭扫情况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市民尤其是市区居民,认识到传统烧纸给环境带来的危害,逐渐认可并接受了文明祭扫方式。
文明祭扫入心践行
长期以来,或因消费主义的横行,或出于拜金观念的喧嚣,也伴随封建迷信的色彩,祭扫常常过度注重形式而忽略精神蕴涵,由此,不文明祭扫行为长久不绝。
如何转变?岛城殡葬改革的一些做法切实起到了作用——
1999年,青岛第五公墓改建成为福宁园,与仙鹤陵同为我市在全国率先建设和发展生态墓园的试点,2011年被民政部命名为首批全国殡葬改革示范五个公墓之一。30日,记者在福宁园看到,墓碑掩映在绿植中,整个墓园为绿色环绕,专门为逝者所作的《安魂颂》、《归来歌》循环播放,整个墓园的建设既让逝者入土为安,又使生者心理得到慰藉。负责人张元华说,公墓自建成起便规定不烧纸、不烧香,文明祭扫。开始的几年家属不理解,但是通过公墓文化氛围的营造,市民完全接受并肯定了这种方式。
1991年,我市开始实行海葬。到去年年底,我市共举办骨灰撒海活动72次,11393具故人骨灰魂归大海。如按农村传统墓穴安葬计算,直接节约土地170多亩。每逢海葬,公祭仪式肃穆,亲属携鲜花于海上送逝者最后一程,整个仪式与自然一体。
市殡仪馆多年来以鲜花换烧纸的形式引导市民文明祭扫。每逢清明节,馆内员工与大学生志愿者一起劝阻带烧纸的市民换成鲜花祭奠逝者。从开始的拒绝到如今的自觉换鲜花,越来越多的逝者亲属接受了这一方式。
清明祭扫最高峰在本周末将出现。据介绍,市殡仪馆今年还会继续实行鲜花换烧纸活动,并倡导市民通过敬献鲜花、网上祭奠、踏青遥祭等方式缅怀亲人,过一个环保、节俭、文明、低碳的清明节。
[编辑:光影]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