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养老机构总床位数近四万张,专业的护理员人数则在3000名左右,而护工与养老人员的合理比例应在1:3左右,因此我市养老护工缺口较大。
酒店员工下班当义工
曹翠慧,穿上工装,她是酒店的服务员;下班后,换上红马甲,她是养老院的义工。
“姜爷爷患的是脑血栓后遗症和糖尿病,饮食方面是半流质食物。喂饭时,首先要把枕头垫高或者把床摇上30公分。”志愿服务队队员曹翠慧向记者介绍说,入院的失能老人每隔两个小时要翻一次身,病床旁有一张登记卡,每次翻身时间都必须记录。
这个名为“北大荒志愿服务队”的养老义工组织,其成员全部来自北大荒人酒店。6年前,酒店负责人董立刚偶然结识了市北红十字老年护理院院长谭美清,了解到其养老护工短缺的状况后,动员酒店员工参与志愿服务工作。
从2009年5月起,每天下午,酒店员工都需要提前排好班,到敬老院给老人喂晚饭、陪老人聊天,帮助护理院做一些清扫和整理工作。“时间久了,老人们就把我们当成了亲人,只要有几天不来,就惦记。”曹翠慧说。
专业化护工缺口大
“我们这里很缺养老护理员,常年招。”市北红十字老年护理院院长谭美清告诉记者,每个养老护工需要照顾五六名老人,能自理的还好说,照顾半自理和完全失能的老人工作强度很大,有很多人干不长久。
“年龄大的干不了,年龄小的不愿干,留不住人。”市北区另一家福利院的工作人员介绍,“护理员一直比较难招,特别是专业化的护理员,有的养老院甚至好几个月都招不到一个。现在从事护理工作的基本都是上了年纪的,很难达到专业化护理的要求。”
家政服务员陈艳曾经也做过养老护工,她告诉记者:“照顾失能失智老人,既需要专业的技能,又需要护理人员吃苦耐劳,但这行业工资和社会评价都偏低。现在青岛养老护工年龄大多在45岁以上。工资在2000-3000元左右,且提升幅度较慢。”这也正是她转行做家政的原因。
应让外来务工人员享受到免费培训政策
青岛福山老年公寓的负责人王伟在过去两年里做的最多的事,就是尽量提高护工的工资待遇,建立一套专业的培训体系,力求留住人才。
这一做法对于一家民营养老机构来说,压力巨大。“这一行的社会评价并不高,如果不能从经济上加以保障,更加留不住人,想让他们干得久还得保证干得有尊严。”王伟说。
由于缺乏专业的护理人才,不少医疗机构只能从劳务市场请临时护工,另一部分人员则来自像曹翠慧这样的志愿人员。但临时护工素质参差不齐,服务质量不高;而志愿人员的护理时间有限,也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局面。
近年来,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青医附院特检科主任姜志荣就曾提出,“护工之所以短缺,归根结底是因为待遇提不上去。”他认为,工资低,护工难招,养老系统的完善也就无从谈起。
一家社会组织负责人徐进建议政府扩大免费培训面,除了免费培训已经从业但没有资格证的人员外,还要将免费培训的政策扩大到外来务工人群。她说:“按照目前政策,人社局对青岛户籍的失业人员有免费培训,但外地户籍的从业者却享受不到这一政策。现实情况是,很多经过免费培训拿了证的当地人不上岗,上岗的外地人却没有机会参加免费培训,也就拿不到证。”
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孙冰洁
[编辑:巴普]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