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林 刚
开栏的话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企业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作为先进制造业之都的青岛,多年来,在各领域也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能工巧匠。他们坚持不懈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 “青岛制造”、“中国制造”。他们中,有人凭借顶尖技术已成为“国宝级”的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为了鼓励培育和传承好这种工匠精神,青岛日报/青报网联手青岛市总工会推出了 《青岛工匠·典范》专栏。在广泛征集、寻访的基础上,遴选一批青岛工匠的典范人物,通过青岛日报、青报网、青岛日报官方微信微博、青岛日报新闻客户端青岛观等传播平台,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综合方式呈现他们匠心筑梦的故事。敬请关注。
万物皆有因。频频斩获国际订单的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已然成为中国高铁出海的“金名片”,而在这张“金名片”夺目光彩的背后,是企业员工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的极致追求,中车青岛四方股份公司高级技师、从事了29年焊接工作的何建英,就是其中极有代表性的一位。
何建英中等身材,面色红润,戴一副黑框眼镜,说起话来不疾不徐,神情总是十分专注。作为中车青岛四方股份公司的 “元老级”工人,他1987年从技校毕业以后就来到车间从事焊接工作,凭借在焊接技艺上永不停步的如琢如磨,如今已是全国技术能手、企业首席技师,徒弟们眼中大师级的“焊匠”,拥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何建英焊接工作室”。
焊接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一环,从几十万吨级的巨型轮船到不足一克的微型电子元器件,都不同程度地依赖焊接技术,一个国家焊接技术水平的高低,是其工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动车组的制造过程中,一节车厢里除了内饰和控制系统,其他部分几乎全部需要焊接,尤其是转向架等关键部位的焊接,对动车组的行驶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转向架的使用年限大约为 30年,质量要求非常高。试想一下,当动车组以时速300公里的速度行驶时,转向架如果因为焊接问题突然断裂,后果将不堪设想!也正因如此,我们一直将自己从事的焊接行业看作高危行业,无时无刻不在工作中如履薄冰,让每一名工人用精湛的技术,保证产品质量趋于完美。”何建英说。
他告诉记者,焊接时形成的、连接两个被连接体的接缝,称为焊缝。“一节动车组的车厢里有近万个焊缝,每完成一条焊缝,都需要经过焊接参数、焊接电流、焊接电压、焊接速度、焊道布局等多道工序的反复试验,焊后经过外观检验、射线检验、超声检验,此后还要进行拉伸、弯曲、硬度、疲劳、应力等破坏性检验,最终形成焊接工艺规程,进入生产阶段。”
对何建英来说,这些焊缝有着丰富的语言、漂亮的肌理,既是他最大的敌人,又是他最好的朋友,终其一生,他都与一个又一个的焊缝不断地进行“对视”与“对话”,对它们一丝一毫的变化了然于胸。
这些年来与何建英并肩进行工艺技术攻关协作的路浩博士说,经过在焊接技术上数十年如一日的打磨,何建英练成了不少绝活。“焊接时,焊丝要融化成液滴,一滴滴地过渡到熔池凝固,在此过程中,速度快了不行,慢了也不行,要凭借多年的经验和观察力,确定最佳工艺窗口。技术一般的普通焊工,少的要花几个小时,多的要花几天时间,才能做到这一点,何建英经常是几分钟就能解决。”
在 “何建英焊接工作室”对面,次第排列着一二十个外部涂成绿色、封闭独立的焊接工位,这是何建英培养徒弟的小型试验厂。在其中一个工位里,有位刚出校门的小伙子正在专注地练习焊接技术,手到处,火星四溅。说起何建英这位手把手教授自己的“大师”,小伙子一脸的敬佩:“干好焊接这个活,手眼的配合要天衣无缝。眼睛要观察电弧,手要控制熔池,必须同时完成,一旦控制不好,就会出现质量缺陷。何工不仅技艺超群,而且有超常的听力,别人正在进行气体保护焊接的时候,电流、电弧、电压的匹配是否合适,他往往走一圈就能凭听力判断出来。”
“师带徒”这一工匠传统,数十年来一直在中车青岛四方股份公司一代又一代地因循沿袭,何建英就是名师带高徒的佼佼者。该公司副总经理王成龙向记者介绍,中车青岛四方股份公司在技术队伍中,设置了专家、资深专家、首席专家等多个层级的发展晋升通道,一名刚进厂的一线工人要成长为专家,“师带徒”的作用极其重要。而作为技能大师的何建英,至今已通过“师带徒”培训,帮助上千人次顺利取得了国际焊工证。
对待每一个徒弟,何建英都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既慈爱又严苛,由他手把手调教出来的员工,曾在青岛市技能大赛中一次五人进入焊接项目前十名。这些优秀焊工和中车青岛四方股份公司其他优秀工人一起,成为企业驰骋国际市场最为坚实的后盾。
“青岛工匠”征集方式
1、网站。登录青岛日报官方网站青报网(www.dai-lyqd.com),点击《发现您身边的“青岛工匠”》专题页,上传“青岛工匠”线索和故事。
2、微信。关注“青岛日报”微信公众号(qddaily),回复“青岛工匠”线索和故事。
3、微博。编写#发现您身边的青岛工匠#+“青岛工匠”线索故事,并@青岛日报官方微博。
[编辑:]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