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与寨卡病毒感染相关的小头症病例群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已经构成“全球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前,山东已对有南美旅行史的有症状人员开展寨卡病毒核酸检测2人次,确诊登革热1例,均排除寨卡病毒感染。提醒出入境人员密切关注疫情信息,特别孕妇暂缓前往南美等疫情国家。
据了解,寨卡病毒病与黄病毒属疾病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相似,同样由伊蚊传播,轻者可引起发热、皮疹和结膜炎,症状可持续2~7天,重者可致新生儿小头症和格林-巴利综合征等神经系统疾病。
目前山东口岸尚无对南美直航航班。经统计,各航空公司由南美经停韩国、中国香港等地至山东的转机旅客也较少,山东与南美的不定期货轮多载运铁矿石,但与目前已出现寨卡病毒病确诊病例且存在大量传播媒介的东南亚通航频繁。针对以上疫情特点和口岸形势,山东检验检疫局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及时指导口岸防控。做好口岸出入境人员查验,开展人员培训,全面掌握寨卡病毒的病原学特征及发病机制,专项列支,紧急为各口岸购置寨卡病毒检测试剂;加强交通工具检疫查验,发现蚊类的实施灭蚊处理。做好口岸蚊类动态监测;及时提醒出入境人员密切关注疫情信息。
城市信报/信网 记者 郭冰 通讯员 张刚
[编辑:光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