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市人代会议案:青岛拟打造国际知名仲裁机构

2016-02-21 09:35:22
来源:青岛早报
责任编辑:光影

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主席团第三次会议决定将 《关于大力推进青岛仲裁事业发展,打造一流仲裁机构的议案》作为大会议案。

按照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主席团关于议案截止时间的决定,到2月18日16时,大会共收到议案8件。其中内务司法案2件,财政经济类3件,教科文卫案2件,农业与农村类1件。大会秘书处议案组根据地方组织法、代表法和市人代会大会议事规则的有关规定,对提出的议案分别转交市人大各有关专门委员会审议。大会主席团第三次会议决定将黄岛代表团栾少湖等15名代表提出的《关于大力推进青岛仲裁事业发展,打造一流仲裁机构的议案》作为大会议案。其他7件议案(内容涉及大沽河隔离带建设、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餐饮业信息化建设、汽车工业贸易园区建设、公益性公墓建设等方面)转为代表建议处理。

【案由】

完善仲裁制度提高公信力

仲裁作为一种完善的、符合国际惯例和要求的纠纷解决方式,以其当事人意思自治、域外可执行等独特优势,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和越来越多市场主体的选择。《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对仲裁工作明确提出了 “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的要求。

当前,我市正处于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的关键时期,涉外民事商事等国际业务日益增多。充分发挥仲裁法律制度的独特优势,大力提升仲裁法律服务国际化、专业化水平,对于创建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案据】

青岛应以全球化视野确立仲裁发展定位

青岛仲裁委员会自1996年4月成立以来,依法、公正、亲和、高效裁处各类民商事合同纠纷案件近21000件,主要业务指标一直名列全省、全国前列,为全面推进青岛仲裁国际化、打造国际知名仲裁机构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脚步,目前国际仲裁发展呈现集中化、区域化的特点。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的成立与演变就是顺应时代潮流,在国内首家推出独具特色的行业争议解决服务,为不同行业的当事人提供适合其行业需要的仲裁法律服务。中国广州仲裁委员会会同南沙区政府、香港国际仲裁中心、澳门仲裁协会等机构联合设立的中国南沙国际仲裁中心成为国内较好典范。

青岛作为北方经济发展龙头城市,近年来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建设不断深入,区域经济的外向型特点愈加明显,依靠国际化仲裁机构来化解争端迫在眉睫。在这一城市发展的重要的转折点上,青岛应以全球化视野确立仲裁发展定位,设立与城市对外开放相适应的涉外仲裁机构。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解决好4个问题

由于体制机制和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推进青岛仲裁国际化还面临一些现实困难:一是在体制机制、管理运行等方面还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城市国际化的需要;二是高素质专业人才太少,聘请的国际知名仲裁员较少,仲裁规则的国际化水平不高,受理涉外案件的数量、标的、国际影响等与青岛城市地位不相称;三是宣传力度不够,社会认知度较低,与相关机关、部门的制度性支持配合机制尚需健全完善,外部发展环境亟须改善;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必要的办案设施、设备,与国际知名仲裁机构的建设标准差距较大。打造与青岛城市地位相符的知名国际仲裁机构,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解决好上述问题。

【方案】

打造青岛招商引资法治软环境

“议案”建议,推动青岛仲裁国际化,打造国际知名仲裁机构,充分发挥仲裁法律制度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市国际知名度,促进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机关和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在严格依照宪法法律、遵从国际规则的前提下,努力推进青岛仲裁事业实现新的发展和突破。目前国际国内城市发展与招商引资的首要基础是法治软环境。而建设国际知名仲裁机构,必将对外向型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

丰富仲裁组织架构

新的青岛国际仲裁机构,将建立健全相应管理制度,提升综合服务功能,构建海事海商、现代物流、金融、知识产权、国际贸易与跨境电商等特色仲裁业务板块,着力打造解决国际商事纠纷的区域性仲裁中心。

中国北方国际仲裁中心将汲取青岛本土资源优势,依托青岛在韩国釜山、日本京都、德国慕尼黑、美国旧金山、俄罗斯圣彼得堡、新加坡等的八大境外工商中心以及日本下关、美国长滩等友好城市,在以上各地设立海外仲裁联络室,创新服务方式,建立完善“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工作体系和“流畅式”服务机制。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议案”提出,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建设与国际知名仲裁机构相匹配的办公办案场所,积极推进五大仲裁平台、现代化仲裁厅和仲裁派出机构建设,为国内外当事人提供一流的仲裁服务环境。与此同时,同步推进青岛港成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进程,将仲裁发展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紧紧围绕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实施,通过建立国际知名仲裁机构助力中国实现成为国际海事司法区域中心的目标。

基于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驻俄罗斯代表处等多领域、多层次的合作平台,加强国际合作,整合国际优势资源,营造国际一流仲裁服务环境。青岛仲裁委员会应与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与海事仲裁委员会加强合作,强强联合,从而扩大机构影响力和辐射范围。

建立科学选人用人机制

建立健全符合仲裁职业特点的仲裁人员管理制度,将招揽国际化仲裁员等法律人才纳入全市人才发展整体规划,完善统一招录、有序交流、逐级遴选的选人用人机制,积极推进仲裁工作人员分类管理,健全仲裁员职业保障制度。探索在世界范围内选聘知名法律和经贸专家担任仲裁员,建立国际化仲裁员队伍。

加大保障力度创造良好环境

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深入开展仲裁研究和宣传,不断改进和完善仲裁规则,积极拓展仲裁服务领域,筹建多层级服务体系,提高仲裁社会影响力。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在宣传推介、人才引进、对外交流、项目合作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和青岛海事法院要进一步健全和规范对仲裁活动的法律保障,贯彻落实仲裁保全、裁决执行、司法审查等法律规定,创建有利于仲裁工作健康发展的司法环境。 记者 于顺

[编辑:光影]

分享

Copyright © 2016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