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克祥跟妻子一起在新家里挂上红彤彤的中国结。张 华 摄
“快进来,立俊!您家搬过来了吗?”昨天,李沧区虎山路街道上王埠社区居民栾克祥拉开门,一见曲立俊就直奔回迁搬家的“大事”上。
2015年,对于栾克祥一家来说,回迁搬家可是最大的家事。所以,一见到自己看着长大、从中国海洋大学毕业后回到社区工作的曲立俊,就忍不住问起这件事。
“2015年9月,社区启动回迁安置抓阄。为了能赶在春节前搬回新家,拿到钥匙后就马不停蹄地开始装修……”栾克祥看着家中的新家具,忍不住感慨道:“住着这房子确确实实从心底都在乐!”
他俩正聊得乐呵,栾克祥的妻子胡菊花从厨房里端着水果走出来,接上了话茬:“最乐的是我!住暖气房就是好,你瞅瞅我的手,在厨房忙活两三个小时了,一点问题没有,要在过去,早就肿成馒头了!”
胡菊花说的“过去”是住平房的日子。1981年,胡菊花嫁到上王埠村,虽说这个村形成于明朝中晚期,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但也没为后人留下多少丰厚的家底,村的周围是山岭薄地,以曲、尹、纪、栾等姓氏为主的一千多户人家窝在山坳里。
“地上没有正儿八经的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地下也是实心的,没有地下管网,污水到处流。今天清理了,明天又淌出来了……”栾克祥说起过去的日子像倒豆子,“这些年,生活水平提高了,日子过得不愁吃喝了,可住得不便利、不舒坦、不干净利索。早些年,做饭需要拉风箱烧火,再后来用煤气罐,哪像现在天然气通到户,多安全干净!冬天,家里生炉子,既不暖和又不卫生,还担心煤烟中毒,其实烧煤价格不便宜,一个冬天烧两吨煤,两千四五,我新房是110多平方米,缴了2100多元的暖气费……再说这忙年,孩子妈每年要忙到吃除夕饺子前一分钟,又是洗涮,又是包饺子、做馒头,家里没有暖气还要裹上棉衣,头上忙活出汗来,脚却冻僵了……你看看,现在,家里二十二三度,连她养的花都跟着享福了,你瞅瞅花开得多稀罕人!”
住进回迁房第一个春节,栾克祥一家感受到了旧村改造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幸福感:“不少家都赶在春节前搬进来了,像我们单元有36户,住上了一半。除夕夜,我们还保持夜里12点后邻居间各家串门拜年的老传统。搬新家了,亲朋好友之间也彼此看看装修的新房。”
记者起身要告别时,抬眼一看,窗外楼下是一处建得“高大上”的学校。“那是王埠小学,俺家孙女就在那里上学。”栾克祥介绍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上王埠启动旧村改造时,能将学校建设纳入规划,非常得民心。学校建得我们无不伸大拇指。进去参观了一次,真是开了眼界,有不少特色教室,跆拳道、古筝、舞蹈、足球、钢琴、网球、美术、轮滑……非常全乎!这是留给子孙后代的精神财富啊!”
□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张 华
[编辑:帛幼]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