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黄先生向本报反映称,他和十多位工人之前在城阳区南万社区的一处建筑工地上做水电工,共计欠了30多万工资。现在马上就要过年了,十几位工人的工资都没有着落,希望记者帮助。
记者联系上黄先生的时候,他对此事还是十分气愤:“从去年秋天的时候,我们不少水电工就到城阳区南万村旁边的一个工地去做工,主要做水电工,后来干完了活儿,但是对方一直都没有给我们工资,说是给,但是一直都在拖着,我们都没有拿到,十几人的工资总数有30万,数量还是很大的,要是再不把钱给我们,我们就没法回老家过年了……”
黄先生告诉记者,目前工人们正在积极维权,但是因为没有当时的合同,现在大家只能是集体维权,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对于此事,记者联系了黄先生所在的工地负责人,对方表示目前正在与工人们进行协商,尽快把钱给他们。到了2日下午,记者接到了黄先生的回复,称双方已经达成协议,在3日早晨把工资结算完毕。
城阳区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提醒广大务工者,不管是否是临时务工,务工者最好与相关单位签订一个劳动合同,临时务工中容易发生讨薪纠纷,其特点是项目的临时性、施工方的临时性和务工人员的临时性,这些临时性就增加了劳务关系的不稳定性,容易发生拖欠工资纠纷。城阳区司法局工作人员提醒,外出务工者的底线是要留书面材料、记住老板的姓名、电话和个人信息、企业的相关信息。“如果雇工者说‘钱早晚给你,但现在没钱’,务工者愿意等可以给出一定时间期限,再通过司法途径,如果务工者不愿意等可以直接带着相关证据到法律援助中心来,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潘立超
[编辑:夜楼]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