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胶南:年夜饭要从五更吃
胶南文史专家张国光
原胶南,就是古代的琅琊郡。春秋,齐桓公在这里置琅琊邑,被誉为“东方胜地”;越王勾践灭吴,将国都从会稽迁到琅琊,以此作为建立霸业的基地;秦始皇扫平六国,从内地迁3万户百姓建起的琅琊台;后还有汉宣帝、汉明帝等帝王登临琅琊……历代帝王必来之地,如此久远的历史,给现在的西海岸新区留下厚重的文化。过年的风俗,自然与这些历史息息相关。
贴年画,很多地方都有,但每个地方选的年画不一样。唯独这里,家家户户基本统一。张国光说:“胶南受到卫所文化的影响,年画主要贴的是门神和武将,不仅如此,有的家在门联上也得贴上,既报平安又讨吉利。”
这里有句歇后语“三十晚上——刀砧不得闲”。说的是,无论多拮据的人家,大年三十借钱借米也要杀鸡杀鸭,做出好菜好饭祭祀先祖。所有的活都做完了,除夕晚上,男女老少要挨个洗澡,换上新衣服,送旧迎新。这一点也与有的地方除夕之夜不能洗头洗澡的风俗不同。
另外,胶南吃年夜饭不在午夜吃,而在五更时分吃,因此当地把除夕夜叫“大年五更”。吃过年夜饭,人们便开始拜年一直到早晨。
胶南境内的山不少,除了琅琊台还有大珠山南部的帽子峰,峰顶原有徐庶庙。相传三国时徐庶曾明保曹操暗保刘备,内心非常矛盾痛苦,终于在赤壁大战前借机逃遁,来到大珠山帽子峰隐居。后来当地百姓立庙供奉他。可能是受这些历史因素的影响,也为了新的一年早早讨个吉利,在大年五更之后,人们便拿着鞭炮、纸钱、祭品往山峰攀去。这种热闹的场面,进一步渲染了“年”的气氛。
至于从三十晚上开始,每家每户灯火通明,直至初四天亮才熄灯之说,张国光解释:“其实这就是所谓的送年,一般到初二或初三就结束了。”
5 崂山:吃完年夜饭就拜年
青岛市民俗学会会长田清来
一提崂山区,第一想到的就是那座有着“海上第一名山”和“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之称的崂山,道教发祥地之一,千百年来留下许多名人足迹和传世名篇,为崂山奠定了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要说崂山区的过年风俗,可以在《崂山志》中找到答案。据记载,崂山地区过年时除了做新衣,买新帽,做馒头外,还要蒸豆包,取谐音“都饱”,做豆腐取谐音“都福”,蒸年糕取意年年高,蒸米面发糕含意为发家,割肉买鱼象征年年有余,还要购买筷子寓意增添人口。
除夕那天,挂宗谱,摆供品,贴门对,把水缸挑满水,中午全家吃“隔年饭”。太阳落山后,男人们提灯笼,端供品,到祖茔请先辈亡灵回家过年,然后在大门外放鞭炮,点香烧纸“接灶”,回家后大门内撒谷草,用来喂祖先之“马”,还要在门口放拦门棍,以防“马”跑失或强神恶鬼进入。
崂山区过年风俗中,有三点与别的地区不太一样。
除夕晚上,大家要到家里的祖坟前缅怀先祖,告知现在要过年了,这叫“请年”,也就是别的地方说的“接年”。与之不同的是,按照崂山这边的规矩是必须全家一起前往,下到刚会走的孩子,上到六十岁的长者,除了年纪太大行动不便的老人,全家老小都得一起去。在墓前摆上烟酒糖茶,燃放鞭炮进行祭奠,在除夕之夜通过这个活动,一方面让家里小辈多了解家族,再一个也可以加深家里面人的感情。
第二个最大的不同是拜年时间。青岛市民俗学会会长田清来介绍:“和其他地方拜年时间不同,崂山很多地方都是吃完了年夜饭,晚上12点一过,放了鞭炮,就开始拜年了。”自家亲戚不用多说,社区里的街坊邻居都得一个个走到不能落下,虽然已是凌晨,但家家户户都亮着灯,到哪儿都喜气洋洋的。遇到比较大的社区,有时要拜到夜里三四点,全都拜完了才各自回家睡觉。
还有个特点,崂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过年餐桌上绝对少不了鱼,寓意年年有余。这可以理解,但有个特殊之处,有人说渔民吃年夜饭时,不吃带壳的水产品,像海螺、螃蟹、蛤蜊等。每个地方吃年夜的时间不一样,崂山地区吃年夜饭大多是从晚上十点钟左右开始。
6 城阳:提馒头拜年数字有讲究
因为一则美丽的传说
城阳,也就是几千年前的不其城。一提城阳过年,很多人就想到了——馒头。为什么城阳人对馒头这么钟爱?那是因为城阳媳妇的面食功夫了得,更因为这则美丽的民间传说。
很久以前,不其城南女姑山下有个小村儿,村里有一户人家,儿子叫石头,爹去世得早,石头和娘两人过着清苦的日子。这一年,有一个邻村的姑娘年方十七,叫巧云 ,像她的名字一样既手巧,又漂亮,经媒人说合嫁给了石头。
婚后一年,石头为谋生去闯关东,再也没了音信,家里就剩下婆媳俩人过日子。不久 ,婆婆病倒,媳妇天天热汤热水地侍候着,就这样过去三年。有一天,婆婆觉得快不行了,对媳妇说想吃口饼。这时,家里已家徒四壁,除了三间茅屋,哪里有钱给婆婆买面做饼吃,可是为了满足婆婆的最后愿望,巧云狠了狠心把自己陪嫁的银簪子从头上拔下来,拿到当铺里当了几文钱,买来一点白面和两个鸡蛋,给婆婆做了一大一小两个饼。婆婆吃了后,病竟然好了。而巧云却因长年累月侍候婆婆累倒,不久便离开了人世。
村里人为纪念这位贤惠孝敬的媳妇,给这饼起了个名字叫“媳妇饼”。从那之后,新媳妇进门都要先学做这种饼。“媳妇饼”的做法至今还在城阳一带流行,而在此基础上,城阳人对面食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花样越来越多。但不管社会如何进步、过年的形式如何变化,永远不便的却是这馒头情节。
过春节走亲戚必,馒头必不可少。个数有讲究,通常是六个(千万不能五个),和各色点心一起,凑成“六六大顺”。在细粮缺乏的年月,会持家的媳妇们往往用黑面做芯,外面裹上白面再做一层皮,美其名曰“有表有里”,最会持家的媳妇能把那层白面皮做得薄而不露黑面的颜色,既能彰显其富足,又不至于用掉太多细粮。送礼时,馒头不能全留下,留下两个,再在篮子里压上两个鱼花(面鱼)。留下的馒头要么当作礼品再次送人,要么用来吃年饭时“压锅”,不能自己吃掉。
祭祀时也得有馒头,将五个馒头摆成塔形,这也是走亲戚时忌讳拿五个馒头的原因。馒头讲究“喜五丧三”,旧时主妇收到馒头,必在后厨用秤称其斤两,倘有短少,便会计较送礼之人不大方,若是将五斤的馒头错送成三斤,更是大忌,非要将馒头扔到街上再断交不可。
至于城阳区吃年饭的时间,则是从七点左右就开始了。[编辑:光影]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