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FTA)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两大开放战略和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创新驱动力。为了实施国家的自贸区战略,充分发挥青岛港口优势,青岛市通过了《青岛市实施国家自由贸易区战略建立地方经贸合作推进机制工作方案》并决定召开国家自贸区战略与地方经贸合作发展研讨会暨中澳、中韩自贸协定解读研讨会。
青岛市提早实施国家自贸区战略
这些年来,我国自贸区战略可谓收获颇丰。截至目前,我国已初步构建起横跨东西的周边自贸平台和辐射各大洲的全球自贸网络。
自2002年中国和东盟签署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以来,已累计签署14个自由贸易协定,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2015年11月22日李克强总理出席东亚峰会时又签署了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简称10+1)升级版。正在谈判的还有中日韩自贸协定、《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协定》(简称RCEP,10+6),以及中国与海湾合作委员会、斯里兰卡、挪威、马尔代夫的自贸协定等9项。
为了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青岛市即着手加强对自贸区有关工作的研究,先后形成结合青岛市实际情况的多篇调研材料,并启动申报青岛自由贸易港区,设立中韩创新产业园,创立中日韩自贸区建设青岛论坛,建立‘经济合作伙伴城市’网络,同时制定印发《青岛市实施国家自贸区(FTA)战略地方经贸合作促进行动计划》和《青岛市进一步提升对韩国开放合作水平行动计划》(2015~2016年)等举措。”青岛商务局负责人马卫刚表示。
确定六个发展目标
国家实施的自贸区战略虽然成果丰硕,但也有不足之处。在当前FTA战略实施过程中,国务院多次向商务部提出,目前仅在国家部委层面熟悉谈判情况是不行的,基层普遍存在的对自贸区方面的政策知识掌握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地方政府部门和广大企业存在认知度不高和使用率低、覆盖面窄等问题。
面对不足之处,2015年7月14日和2016年1月14日,商务部先后两次正式复函青岛市商务局,支持青岛市建立国家自贸区(FTA)战略地方经贸合作推进工作机制,这是目前全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开展这项工作的城市。
2016年1月21日,青岛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了由青岛市商务局起草了《青岛市实施国家自由贸易区战略建立地方经贸合作推进机制工作方案》。方案中对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明确六项工作目标。方案决定青岛市应利用自由贸易协定优惠贸易政策,拉动进出口增长,争取青岛市与自由贸易区市场贸易总额在原有基础上增加5~7个百分点;利用自由贸易协定双向投资制度安排,从单纯注重货物贸易过渡到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双向投资并重的制度,同时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改造青岛市传统产业;利用自由贸易协定产业保护政策,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增强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自由贸易协定的开放,创新推广复制上海等自贸区经验,建设稳定、公平、透明和可预期的国际营商环境;利用现有资源,打造FTA交流平台,整合青岛论坛经验将其发展成为国家FTA战略地方经贸合作青岛论坛;发挥FTA系列优惠政策作用,结合青岛市自身优势,创新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建五大基地服务自贸区战略
为了实现确定的六项目标,青岛市决定建立五大基地用来服务实施的自贸区战略。
一是建立政策与知识培训基地 。市政府决定利用商务部和国家质检总局搭建的师资平台和青岛市现有培训机构软硬件设施,对青岛市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进行政策培训。
二是建立实施效果评价基地。政府与商务部研究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协同开展不同领域的实施效果评价,建立自由贸易协定实施效果评价机制。对应目前14个已签署的自贸协定,青岛市结合青岛口岸实际,对青岛市及青岛口岸与协定涉及的22个国家和地区的货物贸易情况进行分析,形成研究报告。
三是建立对外谈判数据调研基地 。青岛市起初先复制推广上海等自贸试验区经验,开展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投资便利化课题研究,同时开展企业“走出去”与“引进来”双向合作领域调研评估,运用青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开放成果,加强自由贸易协定框架下的金融开放合作调研。
四是建立复制推广创新研究基地 。政府推动对外经贸大学在青岛设立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研究院,提升青岛市自贸区政策研究与应用水平。通过研究机构,超前研究我国正在谈判和开展可行性研究的15个自贸协定,逐一对接制定扩大开放研究创新方案,推动前湾保税港区和青岛两个出口加工区转型升级为自由贸易试验区。
五是建立交流合作活动基地。通过搭建高端交流平台,举办国家FTA战略与地方经贸合作发展研讨会,确定年度主题,通过开展学术交流,利用我市毗邻日韩的地缘优势和地方经贸合作的坚实基础,引入日本、韩国相关机构,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研究申办东亚博览会的可行性,打造深化我国与日、韩扩大自贸合作的重要平台。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张俊达
[编辑:光影]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