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本报接到市民反映称,龙江路17号院内有住户擅自在二楼楼顶加盖了一层,给附近邻里造成了挡光影响。记者去到现场实地走访 ,院里两名老人称房主在二楼楼顶违法搭建第三层,存在安全隐患。房主称自己只是在维修老房子 ,房高没有增加一厘米。双方各执一词,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
7月17日上午,本报记者接到一位女士的举报:“龙江路17号院里有违法建筑,老房子二楼上又加盖了一层。”
7月19日上午,城市信报/信网记者联系到了这位姓王的女士。“他在老房子的二楼楼顶上又盖了一层,你一来现场就能看到 ,很明显。”王女士说。7月19日下午,城市信报/信网记者来到了龙江路17号院。院子西北角的一栋三层楼房的外观与周围四栋老楼古朴老旧的外观有着显著差异,非常显眼。这栋外观靓丽、正在进行施工的三层楼房就是院内其他居民口中的“违法建筑”。
“大概从今年4月份开始干的,院子里的居民都有意见,市长公开电话我打过五六遍。城管推房管所,房管所推城管。城管来过几趟,每次来转一圈就走了,还是照样盖。”住在院里的袁女士说。当城市信报/信网记者询问这栋楼房的原貌时,袁女士指向院子西南角一栋两层有露天阳台的房子说:“跟这栋一样。”
年近八旬的纪女士就住在西南角那座老楼的一楼。“刚开始建的时候,房子外面全用东西给挡起来了,根本看不到里面什么样。”纪女士说。“这个院子里都是七八十年的老楼,本来只有两层,地基也只能承受那么重的重量,再在二楼上盖一层,能行?”纪女士表示出了对老房子的严重担忧。
随后,城市信报/信网找到了这栋三层老楼二层到三层的房主李先生。李先生表示,自己只是对老房子进行维修加固和美化,三层本身就有,并不是后来自己加盖的。说到维修房屋,李先生还拿出了自己拍摄的朽坏的木头房梁的照片:“其他四栋的房梁政府都给重新换了,唯独我这栋没换。”“为什么没换?”记者问。“这栋房子是1930年盖的,青岛以前有个肥皂厂,这房子是我从肥皂厂的老板手里买来的,他们说是老私房,不给修。”
随后,李先生带记者来到了院门口马路对面的斜坡。“我的房子的房高没有加高一厘米,不信可以调出档案来查。房檐顺下来也就一米高,我把它往后退了退,做了个阳台。”李先生说:“房子坏了自己掏钱修也有错?他们是看我把房子修得这么好,眼红。”
事实到底是怎样?7月20日上午,城市信报/信网记者联系了龙江路居委会,工作人员表示:“我们也没怎么去过那个地方,房子以前是什么样我们也不知道,应该是维修吧。”随后,记者又联系了龙华路房管所,接线工作人员称记者反映的情况属于城管负责,建议向城管部门咨询。城市信报/信网记者多次拨打市南城管执法局江苏路中队的电话,终于在7月20日下午5点后打通,一名姓李的工作人员称,负责办理此案件的工作人员休息,将安排其在周二给记者答复。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