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4月25日14时11分在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我国拉萨、日喀则等地震感明显。截至目前,本次地震导致当地近2000人伤亡。自2008年以来,全球多地发生大地震,地震是否越来越频繁?看看专家怎么说。
1 为何发生这么大地震?
位于地震多发的喜马拉雅地震带。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主任蒋海昆说,两个板块互相挤压,会发生地表断裂,而尼泊尔位于欧亚大陆和印度洋板块两个大的板块的主要碰撞带上 ,是地震多发的喜马拉雅地震带,中国大陆也位于欧亚板块东段上。
他说 ,喜马拉雅地震带历史上就是强震活动带,此次尼泊尔地震是两个板块之间的挤压逆冲造成。尼泊尔是地震十分活跃的地方,1900年以来,加上此次地震,共发生了8次大地震,这还只是此次地震附近的数据,如果把所有地方都加起来,就更多了。尼泊尔最近的一次大地震为8.1级,发生在1934年,距离此次地震地点不到130公里。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张晓南说 ,大的范畴讲,尼泊尔、印度一些城市,我国西藏一些地区,都位于喜马拉雅地震带上,但此次地震究竟发生在哪个断层,哪个破裂段上,还需要根据研究进一步作出判断。他说 ,地震之所以发生,是板块连接处,地壳结构比较容易错动,发生相对的运动,地底下的能量释放而造成的,它是一种不可避免,也很难预测的地球活动。
2 为何损失如此之大?
虽然地震频繁,但先前地震没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部分原因是震级不高,破坏性不大。
众所周知,地震震级相差一级,所代表的地震强度差别巨大。比如,里氏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大约是里氏5级地震的30倍。震源距离地面越近,对地面造成的破坏力就越大。
全球多家权威机构测定的结果显示,这次尼泊尔地震震级介乎7.8级和8.1级之间,震源深度介乎11公里和20公里之间,属于浅源强震,地面震感非常强烈。
据新华社报道,这次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另一重要原因在于,震中靠近尼泊尔人口最稠密的首都加德满都,而当地房屋抗震性普遍较差,难以抵御如此级别的强震。
加德满都是尼泊尔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人口超过260万,占全国人口的大约十分之一。尼泊尔警方25日晚更新死亡人数,当时确认的876名死者中,有524人死于加德满都河谷地区。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先前有关评估认定,加德满都及周边地区居民所住的房屋为不经加固的砖土结构,在地震产生的晃动中非常容易倒塌。
3 地震越来越多了吗?
本世纪来强震明显增加 ,进入活跃时段
蒋海昆说 ,本世纪以来 ,特别是2004年印尼海啸开始,全球的8级以上强震发生的次数明显比上世纪增加,“有点类似上世纪前50年了,大家认为进入强震的活跃时段了”。
他说,从8级以上地震的次数看的确如此,如日本地震,我国昆仑山地震,汶川地震等,都确实表明本世纪以来 ,8级以上地震的频次比上世纪后半叶明显变多。
但他也表示,从更长的时间范畴看,全球的强震活动也存在周期性的特征 ,而全球的强震可能会在数十年的大尺度中延续。
蒋海昆介绍 ,全球地震活动以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8.7级地震为标志,进入了8级地震活动的高发期 ,到目前为止共发生8级以上地震15次,9级以上地震2次。
张晓南说 ,从1900年到2000年平均来说 ,全球范围内每年会发生1~2次8级以上地震,包括陆地和海洋,但具体到某一年 ,也并不是完全确定的数值,在一个世纪的时间跨度里,大约每年有1个多,2个不到的8级以上地震。
4 海拔强震会带来哪些灾害?
此次喜马拉雅山雪崩便是次生灾害。
尼泊尔位于高海拔地区,张晓南说 ,地震发生的海拔高度没有什么特别的规律,在亚欧、印度板块交接的尼泊尔位于地震多发带,在太平洋板块的日本也处于地震多发带,因此地震带与海拔并没有关系。
不过,针对高山地区地震,他说,可能会带来一些山区的次生灾害,如泥石流等,此前汶川地震中很多伤亡损失就是次生灾害造成的。
至于在喜马拉雅山发生的雪崩是否属于次生灾害,张晓南说,地震造成的直接损害是房屋倒塌,地面开裂,此外的灾害都叫做地震诱发的次生灾害。
此外,张晓南指出,8级以上地震是最高的地震级别了,也是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了,但具体产生多少伤亡、损失,还需看当地的人口密度,房屋结构等。目前不太清楚尼泊尔当地房屋建筑结构的具体情况,但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的房屋建筑物质量都是比较差的。
5 物异常行为能否看作预兆?
据媒体报道,地震发生前一日,博克拉附近的野生动物园内很多大型野生动物都涌到了开阔地带。据当地的导游介绍 ,很多年见不到的孟加拉虎专门跑到野外的空旷地方来,他们感到非常奇怪。 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专家祁英男介绍 ,大型野生动物跑到开阔地是否与地震有关系需要数据分析。以中国唐山大地震及以后的几次地震来说,地震预测是非常复杂的科学,涉及到很多学科专家综合会商,不会单单以动物跑到开阔地作为地震预测证据。
记者了解到,上世纪70年代,美国地质调查局曾经发起过几个关于动物异常反应与地震的研究,结果“没有找到二者间可信的联系”。历年来地震幸存者都会纷纷报告动物行为异常,其实是一种被称为“心理聚焦效应”的常见心理学现象。当人们遭遇诸如地震这样的重大事件后,往往能更清晰地回忆起事件发生前经历的事情。其实所谓的“异常”时常发生,只不过平时人们都不会去观察、记忆。
6 否会影响珠峰高度?
美联社援引美国密歇根大学地球物理学家马琳·克拉克的观点说 ,此次地震发生在地壳两大板块边界,一大板块支持印度向南,另一个板块支持欧亚大陆向北。印度板块每年向欧亚板块下移动45毫米,这样的结果导致平均每500年发生地震。所以此次地震的发生并不是一个意外。数百万年以来,经过多次这样的地震影响,使珠穆朗玛峰高度不断升高。
中国社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高登义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板块挤压应该会对珠峰高度有一定影响,但是因为现在仍不清楚板块挤压方式的具体情况,所以珠峰将因此升高还是降低、包括影响幅度,暂时仍无法给出确切答案。不过,高登义说 ,1950年8月15日,喜马拉雅山脉附近曾发生过里氏8.6级地震,当时曾引起珠峰的上升。
高登义表示,多年以来珠峰高度是不断上升的,这种上升是一种长期演变的过程,所以,目前仍无法判断一次地震对长期演变的直接影响。
相关新闻
《科学》2月警告尼泊尔或有大震
今年2月25日,国际顶级科学期刊《科学》撰文称,此前认为在西藏地区1505年的地震将压力释放,减少了喜马拉雅山中心地震带的地震风险,但新研究认为,压力并没有被释放,喜马拉雅山中心地震带几个世纪以来的平静,只是一种错觉,可能会爆发大规模的地震,给加德满都或新德里这样的城市带来巨大的破坏。文章说:当地政府必须准备一场可能随时发生的大地震。事实上,过去十年中,有不少论文和科研都显示,尼泊尔当地喜马拉雅断裂带的压力在积聚,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在增加。2012年,在国际顶级科学期刊《自然-地球科学》上,尼泊尔官方的矿业与地理部的国家地震中心与法国和新加坡科研人员合作的论文称1934年地震撕破了地表,板块之下在过去几个世纪里积聚的大量压力和能量可能会突然释放出来,可能会再次出现大规模的地表断裂。
在山区,地震引发雪崩是常见现象,甚至山坡积雪受到轻微震动都可能引发雪崩。面对突如其来的雪崩,人们该如何应对呢?当山坡积雪内部的内聚力抗拒不了它所受的重力“牵引”时,便向下滑动,引起大量积雪崩塌。中科院天山积雪雪崩研究站曾发现,在坡度40度左右的山坡坡面上,发生雪崩的可能性最大。雪崩发生时,积雪不停地从山体高处借重力作用顺山坡向山下崩塌,速度极快且冲击力极大,往往将所到之处夷为平地。雪崩发生时,向山下跑反而很危险,抛弃负重向旁边跑有可能增加生存几率。如果无处可逃,可就近找一掩体如岩石等,并躲在其后面。如果被雪崩的积雪掩埋且无法挣脱时,要减少活动,放慢呼吸,以节省体能。某些应急呼吸装置可帮助遇险者坚持几十分钟。宗禾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