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徐福找的长生不老药是什么 压根就没打算回来

2014-12-15 15:42:49
来源:信网-城市信报
作者:宫岩
责任编辑:苏青

\

徐福东渡就是从这里起航的

千童百工、六七十只楼船、秦始皇亲自为他送行……这一刻起,徐福,这个从齐地走出来的普通方士被正式载入史册!他要去三神山寻找长生不老药,可直到秦始皇闭眼的那一刻,他始终没有出现。在残缺不全的史料中,人们开始质疑那个“最初的梦想”,徐福东渡真的是去寻药了吗?

徐福东渡的船队有五六千人

初春的风携着柔软的浪花一次次拍打着琅琊台南麓的海湾,沙滩上勤劳的渔民正在收拾渔具准备起航,一切都显得安详幸福!可是两千多年前,这个叫“老湾子”的地方发生过一件让人痛彻心扉的事。

那是秦始皇允许徐福入海求仙后,为了赶时间,无数工匠士卒被赶到这里打造楼船。不管白天晚上,晴天下雨,安静的海湾上天天都被各种器械声、水手的叫喊声充斥着,夜以继日,终于赶制出第一艘又大又壮观的楼船。徐福兴奋极了,马上派人上去出海试航,就在此刻海面忽然吹来一阵飓风,巨浪袭来,楼船失去了控制,摇摇晃晃中撞到了礁石,顿时毁损沉没。徐福看着楼船顷刻间樯折桅断不由失声痛哭,百姓看着亲人被大浪卷入海底更是痛彻心扉。从此,当地渔民将徐福造船的这个海湾起名为“老湾子”,而把撞碎楼船的礁石称做“哭坟”。每当巨浪拍石总能听到海里传来的一阵阵哭泣声,仿佛在诉说着那段痛苦的过往。前些年还有渔民在老湾子周围的海滩上捡到长短不一的铜钉,或许就是当年徐福造船时遗落的物件吧。

楼船还是在老湾子建成了,可徐福第一次出海求仙并没有成功,他回来跟秦始皇诉苦,海中有大鲛鱼故不可得,神仙嫌我们的诚意不够也不接见。这次,秦始皇下了血本,再去召集童男女、再去造船,还要广招技术能力好的能工巧匠们。《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中记载:“遣振男女三千人,资之五谷种种百工而行。”据宋代《太平广记》记载和史学家推算,徐福东渡是大规模的有计划的得到国家全力支持和帮助的行动,除3000童男童女,还有百工巧匠、技师、驾驶船只的员工、指挥人员、护卫武士等,多达五六千人,楼船六七十只。一切准备就绪,选在一个良辰吉日再次出发。

徐福船队究竟从哪里起航的?这个问题,就像徐福的故里之争一样,又在全国争来争去。目前主要有几种说法:

1.河北秦皇岛出海说。

2.山东蓬莱出海说。

3.山东黄县(龙口市)出海说。

4.山东青岛市崂山区徐福岛、登瀛村出海说。

5.山东青岛市黄岛区徐山出海说。

6.山东青岛市胶南(琅琊)出海说。

7.江苏连云港出海说。

这些地方几乎包括了整个中国北方海域,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说辞,这里我们就不一一论证了。因为司马迁在《史记》中记得明明白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自海上抵达琅琊,徐福讲了遇到大鲛鱼的事后,秦始皇“自琅琊北至荣成山,弗见,至之罘,见巨鱼,射杀一鱼,遂并海西。”既然史料有记载,为何还有这么多地方来争抢呢?原胶南市副市长、中国徐福会副会长钟安利说:“徐福东渡历时十年,一路上肯定在很多地方暂时停靠、休整,然后再度出发。但这些地方是经过的港口,而不是起航地。”

徐福东渡为了避祸?

徐福虽然熟知水性,也对天文地理颇有研究,但真正行驶在这茫茫大海上他还是比较谨慎的。钟安利介绍:“徐福主要沿海岸线航行,为了确保安全,他们白天前进,到了晚上便停歇,所以一路上行驶很慢。”即使这样,还是被礁石暗算。传说有一次船队行驶到一个叫桑岛的地方时,船头触到暗礁,海水迅速进入船舱内,那时没有救生工具,水手下去检查时都要在身上系两个大葫芦,靠着葫芦的浮力在海中修补漏洞。水手对这些葫芦特别珍惜,休息时便用工具修整外形,看着满江的黄色葫芦皮,徐福对大家说:“以后这里就叫黄石江吧,这有礁石,行驶到这时得特别小心。”

总是这样在海面上漂泊,船上的人开始思念家乡,也开始怀疑,徐福到底要去干什么,难道真的是要为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吗?起初,现代专家对司马迁的记载毫无疑问,是秦始皇给了徐福机会,徐福大规模东渡就是为他寻找长生不老药的。但久而久之,随着各种疑点频出,有人对这个“最初的梦想”提出质疑,甚至提出了另外两种更大胆的分析:

第一种说法是,徐福东渡其实是为了躲避秦朝暴政。不可否认,统一天下的秦始皇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确实采取了一些极端措施,在这些措施下人民生活受到影响。胆大的徐福便借着给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的借口东渡,实际上是给自己找个安稳的地方,躲避秦始皇而已。这个说法之后被很多诗人写入诗词中,比如唐代诗人汪遵在《东海》中写道:“漾舟雪浪映花颜,徐福携将竟不还。同舟危时避秦客,此行何似武陵滩。”南宋祖元和尚于宋亡那一年,为了逃避元代的统治,东渡到了日本。他有一首祭徐福的诗:“先生采药未曾回,故国山河几度埃。今曰一香聊远寄,老僧亦为避秦来。”祖元把自己去日本比作徐福避秦。就连日本新宫市徐福墓碑文也写道:“盖徐生之避秦……”

第二种说法是一位日本学者奥野先生提出的复仇说,他认为徐福东渡是为了报亡国之仇而策划的一次叛离始皇恶政统治的行动。

徐福寻找的长生不老药究竟是什么?

以上两种说法我们不去考究它的真实性,对历史而言,允许多种意见同时存在。反过头来我们倒是得说说那个“最初的梦想”—— 寻找长生不老药,毕竟这个才是千百年来最被大家认可的答案!司马迁把这个事情告诉我们后便没了结论,秦始皇费尽心机要寻找的不老药究竟是什么呢?目前坊间流传着三种答案。

陕西省的一些村庄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当初徐福要找的长生不老药其实是肉灵芝!秦始皇把徐福派出去寻药的同时,又找到另外一位擅长休仙养道的方士卢生,交给他一项任务:寻找两位古仙人,一个叫“高誓”一个叫“羡门”,传说他们手中就有肉灵芝。肉灵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太岁,《山海经》中还有另外一个名字“视肉”。据记载,“视肉”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祖先,煮不死、晒不死、渴不死、饿不死、淹不死,具有“食之尽,寻复更生如故”,“食一片复一片”的特点,也就是说吃一片,它自己可以再次生长。所以历代帝王都千方百计去寻找它。

第二种猜测是海带。现代日本的海藻学家、北海道大学水产学部大石圭一教授认为,当年徐福为秦始皇所寻找的仙药,其实就是被日本人称为长寿菜的海带。他们把海带称为长寿菜,并作为贡品献给朝廷和神社。不仅如此,在海带出产和食用较早、较多的青森地区,有关于当年徐福活动的传说,当地人把他尊为祖神和药神。

至于第三种坊间的说法,便是现在人们常吃的猕猴桃了,这个答案听起来更加让人匪夷所思。首先提出这个看法的是日本“徐福会”理事重村定夫先生,他曾写过一篇文章称,徐福寻找的长生不老药名叫“千岁”,就出产在地处濑户内海的祝岛,更令人惊讶的是,今天它正在进行人工种植。但“千岁”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就是野生猕猴桃。

这几种坊间说法千奇百怪,只是千百年来人们对徐福寻找长生不老药的一种思想异化吧。不管是什么,直到秦始皇闭上眼睛,徐福都没有将最终答案带回来。因为自荣成山一别,徐福就再也没了音讯,秦始皇的长生不老梦破灭了,接下来的几百几千年间,无数人都在寻找,徐福究竟去哪了呢?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