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海证券成功登陆新三板,再次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金融企业陆续挂牌新三板无疑为低迷的市场提振了信心。不过,自4月底以来的深幅调整已经令新三板持续遇冷,三板做市指数从4月14日的最高2673点下跌至7月初的最低1103点,跌幅达58.73%,随后企稳,但是成交量持续萎缩。
破发潮涌
来自方正证券的统计表明,截至7月20日晚间,今年1月1日以来新三板挂牌企业共完成799次定向增发,4月上旬至今,新三板调整时间长达三个多月,其中有84家挂牌企业7月20日收盘股价已经跌破最近一次的定增价格。
安信证券分析师诸海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定增破发一方面原因在于市场大幅波动,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在于企业对定增的心理价位仍过高,对于企业而言,未来要么取消定向增发,要么降低增发价格。
对此,格上理财研究员王萌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二季度以来,新三板大多数挂牌企业普遍资质一般,价格波动较大,且很多政策红利未有推出迹象,出现破发潮也在情理之中。
成长的烦恼
曾经轰轰烈烈的新三板挂牌数量屡创新高,先是成功超越沪深两市家数,随后总量突破3000家,但是成交量极度萎缩,流动性陷入困境。7月30日,挂牌公司达3018家,总股本1525.67亿股,其中无限售股本566.87亿股,总市值达13086.38亿元。7月27日的成交量为2.8亿,28日则相对高一些,为4.1亿。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监事长邓映翎7月初表示,新三板未来将做分层设计,今年年底将会推出成长板,未来还会推出优选板,新三板的分层设计思路核心就是提供流动性。
在邓映翎看来,新三板市场具有强大的包容性,除了企业融资没有要求之外,今年年底还试点允许挂牌企业转到创业板。挂牌企业如果在新三板孵化成长,达到了成熟企业的要求,更多的流动性可以转到创业板。
在王萌萌看来,新三板指数虽然近期走势低迷,但新三板的市场定位、政策红利、市场分层等将要推出的各种制度,均表明新三板未来的投资价值。 (华时)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