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回暖,黄岛区琅琊湾迎来“墨鱼豆”渔汛,这种海鲜有着圆滚滚的小脑袋,短短的触须,脑袋上还有米粒大小的眼睛,全身上下加起来只有一颗扣子大小,因此也被渔民称为“小扣”,其实它的学名叫双喙耳乌贼。渔民出海用拖网捕捞,每天能捕七八十斤,收入近千元。
一天能收获七八十斤
昨天上午,阳光温煦,海风微凉,在黄岛区琅琊镇胡家山村的码头上,一艘艘捕捞归来的渔船早已停靠在码头边上。渔民们正将收获的海鲜搬运到码头上,妇女们则手脚麻利地忙碌起来,将一个个扣子大小的“墨鱼豆”从杂鱼中分拣出来。
“每年春季才能见到‘小扣’,这东西可没法养殖,都是纯野生的,味道那叫一个鲜。”正在忙着分拣“小扣”的渔民陈晓英告诉记者,她家的渔船是80马力的,现在出海主要是捕捞“小扣”,一般每天能捕获七八十斤,收入近千元。
做法多样水煮炸炒皆鲜
“现在的水还有些冷,海里能捕捞的大鱼还不多,像‘小扣’这种东西是当下最应时的小海鲜。”陈女士介绍,“小扣”体格很小,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也很高,一般捕捞上岸后就死了,就算放到冰箱里保鲜,3天后也会有异味。“这个时节大家看到‘小扣’都会买回家尝尝鲜,因此销路不错。”陈女士说。
“我准备把这些‘小扣’拿回家炒韭菜吃,孩子很喜欢,吃起来鲜味十足。”正收拾东西准备回家的渔民杨先生端着一盆卖剩下的“小扣”告诉记者,“小扣”的吃法多种多样,就算不添加调料,单单水煮也很鲜美,黑色的汤汁浇在白米饭上,是他和孩子最喜欢的吃法。
“小扣”学名叫双喙耳乌贼
昨天,黄岛区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介绍,“小扣”学名叫双喙耳乌贼,在当地还被称为 “墨鱼豆”、“小妈妈鱼”。双喙耳乌贼主要在浅海海底栖息生活,常常潜伏在沙中,在春天洄游至海边繁殖。
“这种鱼口味跟笔管差不多,味道挺鲜美。但因为它个头小,还稍微有点碜,20年前是没人吃的,渔民捞上来后会直接扔掉,或者用作肥料和鱼饲料。”黄岛区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介绍,现如今,随着海里的鱼越来越难打,“小扣”凭其独特的鲜味,逐渐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美食,销售价格也越来越高。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