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长途车有了“身份证” 指纹识别驾驶员

2015-04-19 18:14:43
来源:青岛财经网-青岛财经日报
作者:宋大伟
责任编辑:苏青
长途站“一卡通智慧管控系统”上线,驾驶员展示车辆“身份证”。

长途站“一卡通智慧管控系统”上线,驾驶员展示车辆“身份证”。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记者 宋大伟 通讯员 邢路 史晓琴

昨日,在交运集团青岛长途汽车站人车联检区,多辆班线客车正在依次接受检测。青岛至蓬莱线路驾驶员李师傅向记者展示了一张红色的信息卡,这张信息卡就是车辆的“身份证”,在发车前进行人车联检时,只要刷一下卡,检车人员就能在电脑上读取并登记此车以及驾乘人员的全部信息。李师傅还在现场展示了智能化的指纹识别,指纹连通着智能系统,“人检”严密程度可见一斑。从此,车站告别了手持台账、逐车逐人进行手写登记的历史。

记者从交运信息科技公司了解到,车辆“身份证”和指纹识别,源自交运集团自主研发而成的“一卡通智慧管控系统”。该系统只需通过随车的信息卡,车辆在进站、检测、报班、上客和出站等环节,车辆和驾乘人员信息就可以一览无余,实现了车辆证件审核、车辆机务审核、驾乘人员审核与管理的一体化、智能化,有效控制“人、车、现场”等关键安全节点,从源头上减少了安全隐患。交运信息科技公司副总经理项军说:“目前,这个系统已经在青岛长途汽车站、青岛汽车东站投入试运行,预计下个月将在交运集团所属17个长途汽车站全部投入使用。”

小卡藏着车辆“大信息”

“别看这张卡这么小,里面存储的信息可不少。”交运信息科技公司开发负责人葛鹏辉说。车辆所属公司在电脑上将车辆信息、驾驶员信息、证件信息等录入“一卡通智慧管控系统”。交运集团的安全、机务、客运三个部门进行严格把关审核,通过后,系统内将生成车辆的“身份证”信息。一张红色的“身份证”存储着车辆的这些详细信息,就这样诞生了。

从车辆进站时开始,这张卡就开始发挥作用了。卡内信息和车辆信息吻合,才能进站。检车前,青岛至蓬莱线路的李师傅,将这张“身份证”在刷卡器上刷了一下。这时,检车人员现场对他驾驶的车辆进行9大项24小项的安全技术状况检验。检验完成后,检查人员将检查结果录入系统,同时也载入了这张“身份证”。车辆检查完毕之后,报班区工作人员如何确认车辆是否检验合格,安全达到标准呢?“身份证”再刷一次,检车信息一目了然。检验不合格的车辆,将在此被“卡住”,不能得到上客许可,在这就严格保证了乘客的乘车安全。车辆出站时,工作人员再次验证人车联检信息,并将报班信息与上客情况进行核对,确保万无一失后,车辆正常出站。

驾驶员指纹识别无可替代

记者了解到,车辆所属公司在录入驾驶员信息的时候,有一项至关重要,那就是要录入驾驶员的指纹。以往发车前,进站、人车联检、发车的负责人员都是通过照片来识别驾驶员是否为本车、本班次驾驶员,有了指纹这一独一无二的“身份证”,对驾驶员的检查将更加严格高效。

在完成车辆检验后,李师傅将右手食指对准信息读取处,短短一秒钟,聪明的“一卡通智慧管控系统”立即显示出关于李师傅的信息。检验人员在核对他确实是本班次指定驾驶员后,对李师傅进行了酒精含量、血压等进行检测,并将信息录入系统。与车一样,报班人员、发车人员再次通过指纹读取李师傅的信息,符合报班、发车标准后,李师傅的车才能上客,随后他才能驾驶该车离开车站。

葛鹏辉说:“有了一卡通智慧管控系统的帮助,没有营运资质的车辆和人员,全部被拒之站外,有效规避人为失误,降低安全风险。”

信息存储有据可查

运营车辆的进站、人车联检、报班、出站信息被存入一卡通智慧管控系统后,被长期存储,为后期的数据查询、分析提供了方便。值得注意的是,智能系统内不仅存入了历次进出站的车辆、驾乘人员信息,还存入了参与各个环节的车站管理人员的信息,责任十分明确,确保各环节的可追溯性。今后,这张车辆“身份证”还将记录车辆的投诉、违章、维修、保养等车辆上线使用后产生的所有信息,使其成为车辆的档案信息卡,伴随车辆的使用全过程。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