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P2P平台只提供媒介服务 是否担责看广告宣传

2015-08-07 08:08:06
责任编辑:亚麦

欠债的跑路了,钱要不回来,谁该承担责任?一直在暗处野蛮生长的民间借贷,也是经济纠纷的高发地。8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15年9月1日起施行,给民间借贷纠纷指了条“明路”。《规定》中对民间借贷涵盖的范畴,P2P网贷涉及居间和担保的法律关系以及相关民事责任等做了比较明确的规定 。记者联系业内专家对此进行解读,也让投资者明确,参与民间借贷时,应该避免哪些“雷区”。

“民间借贷”有了定义

《规定》中对民间借贷进行了定义。最高法表示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 ,因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适用本规定。

融360理财分析师张懿望认为,之前民间借贷一直是在民间存在的一种融资信用形式,官方并没有对它的合法化进行规定。现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则给了民间借贷一个定义:存在是合理合法的,个人跟企业可以不通过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进行资金的借贷。但是民间借贷在身份上跟传统金融机构是有区别的。就如前几日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至少给民间借贷“正名”了。

P2P平台担不担责有说法了

《规定》指出,借贷双方通过P2P网贷平台形成借贷关系,网络贷款平台的提供者仅提供媒介服务 ,则不承担担保责任;如果P2P网贷平台的提供者通过网页、广告或者其他媒介明示或者有其他证据证明其为借贷提供担保,根据出借人的请求,人民法院可以判决P2P网贷平台的提供者承担担保责任。

岛城一位民间借贷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外贷平台只提供中介服务,不承担担保责任,这是在国外普遍遵循的行业准则。但在国内,若是借款人跑了,多数平台都会被要求“垫付”。这次法律明确了平台的责任和义务关系,极大地促进了P2P的规范发展。

融360理财分析师张懿望分析认为,这条规定表明:如果P2P平台仅提供媒介服务,那么出了问题后,投资人和借款人要求其承担担保责任,人民法院不会支持。但是P2P平台明确表示其将为提供担保,出了问题后,出借人要求其承担担保责任的,人民法院会支持。所以,投资人投资网贷时要看清楚平台是否担责,否则利益受损后将无法维权。更重要的一点,你在投资的时候,如果这个平台在网站上公开承诺或宣称为你的钱提供本息担保,记住!一定要截屏下来!

签合同要注意合同有效性

之前民间借贷很多是在亲朋好友之间进行,大家也比较随意,借钱也不签合同,或者随便搞个借条。现在最高法告诉你,将来如果发生了纠纷,要上法庭,要打官司的话,法院受理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双方之前必须要签订过正式合同,明确借贷双方的权利义务,有了合同法院才受理纠纷。

民间借贷经常会打出高收益,吸引投资者。不过这次最高法院对于民间借贷的利率也做了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有权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但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则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应当被认定无效,借款人有权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

提前签“抵债合同”避免欠债不还

借钱不还怎么办?这是出借人都会担心的一点。根据《规定》,张懿望提出一招:在借款时,可以看看借款人有没有之前的资产,比方说房、车、奢侈品等。在签订借款合同的时候,同时再签另外一个合同,大概内容就是如果将来他还不了钱,债主就可以拿他的这些值钱的东西来抵债,法院也是支持的。

不过涉及到刑事犯罪的法院不受理。在民间借贷中,往往伴随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非法经营等犯罪行为,这就已经不是简单的民间借贷纠纷了。法院会把此类案件交给公安或检查机关来管。所以在签合同之前,最好对借款人的身份、真实性进行判断。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借贷不必偷偷摸摸的搞了。之前,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借钱是不被法律认可的,很多企业为了借钱也是想尽办法,比方说以企业老总的个人名气来借钱,搞一些虚假交易等招数来规避法律完成借款。现在,最高法认可了企业之间的借款行为,但是也有规定,就是不能天天借,最后发展成企业不搞别的生产经营了,专门搞借贷生意,那这是不允许的。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孙晓琳

合同生效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视为具备合同法第二百一十条关于自然人之间借款合同的生效要件:

(一)以现金支付的,自借款人收到借款时;

(二)以银行转账、网上电子汇款或者通过网络贷款平台等形式支付的,自资金到达借款人账户时;

(三)以票据交付的,自借款人依法取得票据权利时;

(四)出借人将特定资金账户支配权授权给借款人的,自借款人取得对该账户实际支配权时;

(五)出借人以与借款人约定的其他方式提供借款并实际履行完成时。

合同无效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一)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二)以向其他企业借贷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又转贷给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三)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四)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

(五)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

这样利息可不还

张懿望表示,详细分析来说,民间借贷中遇到以下情况借款人可以不还利息:

1. 合同里没有写明利息多少的,借款人可以不还;

2. 利息超过36%的,借款人可以不还;利息在本金中扣掉的,利息就不能算本金了;

3. 借款人可以提前还利息,提前还的话可以不用按照合同约定的利息来还,根据你借款的实际时间来算利息。也就是说借款人提前还钱是划算的。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