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作为一种交际工具,网友对它也会被骗子所利用的情况却知之不多,其实骗子通过微信作案正越来越多,并且也出现了盗取微信号骗钱的情况。胶州市公安局总结了几种微信诈骗的手法,提醒市民多加防范。
●盗号诈骗
通过盗取好友微信账户,冒充好友向当事人进行诈骗。警方发现微信“画皮诈骗”,即任何人下载你的微信头像,把昵称改成你的名字,再屏蔽朋友圈不让你看见,完全可以冒充你,其他人无从分辨。而一些不法分子就用这种方法进行诈骗!收到朋友求助,尤其是借钱的消息,一定要电话确认,不要轻易就将钱转了出去。
●带毒二维码诈骗
小小的正方形二维码已经遍布市民生活空间的每一个角落。理论上讲,如果二维码扫描后得到的是单纯文本信息,一般不会中招,但如果解码后得到的是一条网址链接,或运行程序,就要警惕了。一旦中毒,就可能泄露手机通讯录、银行卡号等一切与手机绑定的隐私,甚至被乱扣电话费。
警方提醒市民,在扫描二维码时提高防范,在手机上安装相应的安全软件,如手机QQ卫士、手机管家等软件,以防止二维码病毒侵入手机。另外不要去理会来源不清的二维码信息。
●网购即时支付
骗子在微信发布商品信息,以商品紧俏、最后几件、包邮等为诱饵让买家选择即时到账支付。正常的淘宝购物用支付宝,转账给卖家,如果用即时到账钱就直接打入卖家账户。当买家发现商品迟迟不到货,再查卖家微信已经不在,淘宝交易流程被取消。
●点赞偷取信息
骗子注册一个公司公众账号,然后发布一些诱人的点赞活动,例如集齐N个赞可获取奖品之类。等你参加活动,达到点赞数目后,却发现约定的服务或产品根本没有人来兑现,而你的个人信息已经被对方获取。
警惕!朋友圈里有另一个“我”
警方提醒:小心微信圈里上演“画皮诈骗”
把微信头像换成朋友的头像,再把微信昵称也改成一样……这更像是“恶作剧”的做法近日却真的被骗子用作诈骗,他们复制你的微信头像,把昵称改成你的名字,冒充你在朋友圈里骗钱,对于这样的“画皮诈骗”,胶州市公安局民警提醒频繁使用微信,尤其是使用微信支付的市民多加注意,谈“钱”需确认,留意微信号可分辨真假。
■事件
“老同学”发来微信借钱
家住三里河花园的李女士是个微商,拥有近两百名微信好友的她用起微信转账也是得心应手。几天前,她一个长时间不联系的“大学同学”突然通过微信发来消息向她借1000元钱,“这名同学在学校的时候就比较少跟我交往,而且我记得这名同学家境非常好,应该不缺钱。”想到这里,她就从平时和同班同学交流的微信“同学群”找到她,“当时就想问问她怎么借这么少的钱,是否有急用。可我那同学说没借过钱。”
李女士赶紧翻了一下好友,这才发现,微信里竟然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好友”,“发消息借钱的那个用了和我同学一样的头像,是我同学外出旅游的照片,名字也是一样,只是朋友圈点不开,根本就看不出真假。要不是从微信群里找她聊天,肯定不会发现两个好友的不同。我们那个群里有几个同学反映也收到过这样的消息。”李女士想借此提醒,“大家最好不要用自己或家人照片的头像,也不要在朋友圈内发太多私密照片,以免被利用。”
■记者测试
好友信息能够被“克隆”
利用这一个“画皮”,是否真的能够骗人呢?记者进行了测试。打开微信后,选定一个要冒充的朋友,然后将自己的头像修改成好友的头像。账户昵称、个性签名等,也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克隆”。如果有充足时间,更可以将对方相册图片搬运到自己相册内,甚至抄袭对方的“朋友圈”内容,如此一来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之后,记者使用“克隆”账号在微信群中发起聊天,一时间竟没有好友发现记者是假冒的。
几分钟后,才有人指出“克隆”账号是“李鬼”。原来,一旦事先对“克隆”账号设置过“备注名”,则无论对方如何更改自身昵称,显示的都是“备注名”。同时,“微信号”具有唯一性,用户可以查看微信好友的“微信号”来辨别好友真假。
对此,胶州市公安局的民警表示,更改头像和昵称伪装熟人的情况在QQ上也曾出现过,虽然QQ的账号是独一无二的,但一些人上传相同头像、将被冒充者的名字略加改动后,就能达到“形似”的效果。“之前有市民遭遇过类似的“克隆”诈骗。不过,由于用户名无法完全一致,稍加留心便很容易看出破绽。”
同时,该民警提醒市民,微信是一个以熟人为主的亲密社交圈,“骗子”只有已经成为对方的好友,才有可能发送信息。市民应该在添加好友时多加核实、确认,不要轻易加陌生人为好友。在收到任何通过文字形式借钱的消息时,市民也应该提高警惕,最好给已添加的好友们都标注上“备注名”,以后对方无论怎么改名,都只会显示备注名,避免“以假乱真”。记者 匡雅慧本报通讯员 刘海鹏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