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大跌后的市场像一个大病初愈的人,再次连续、快速大幅走高的概率不大,震荡休整对未来行情的走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这并不妨碍市场的热点出现。在此,我们认为那些跌破员工持股成本价的公司,很大可能在市场转暖时率先受到资金的追捧,值得重点关注。
逾40家公司
跌破员工持股价
自6月15日回落以来,截至7月8日短短17个交易日,沪指己经跌去32.11%,深成指累计大跌38.99%,中小板和创业板指数更是分别重挫38.09%和39.38%。不少上市公司股价也因此跌破员工持股成本价。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新公布员工持股的公司,己经有超过40家公司跌破员工持股计划的持股成本价,部分公司的股价甚至低过了员工持股成本20%;这其中,较员工持股成本折价比较高的有万达信息等。
6月11日,万达信息发布公告称,员工持股计划实施完成。据披露,该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委托大成基金设立“大成基金-万达信息1号资产管理计划”进行管理,管理人于6月8日-10日陆续通过二级市场购买了公司股票累计727.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45%,购买均价为137.26元(除权后成本价为68.53元),总额约10亿元,并锁定1年。意想不到的是,距发布公告仅仅相隔4天,A股便出现历史上罕见的大调整,短短十几个交易日大盘飞流直下,近1400家公司股价腰斩。万达信息未能幸免,6月30日股价盘中触碰40.19元,相比员工持股成本折价41%,其后股价虽然有所反弹,但最新的收盘价51.01元仍较员工持股成本折价超过25%。
有分析认为,参与员工持股计划主要为公司核心人员,他们对公司情况比较了解;部分公司股价跌破员工持股成本价,主要是受市场短期快速回落的影响;由此看,那些跌破员工持股成本价的公司,很大可能在市场转暖时率先受到资金的追捧,值得重点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万达信息、汉威电子、鼎龙股份、长信科技、恒顺众晟、雏鹰农牧、欧菲光、科力远均有一定比例的杠杆。如万达信息,员工持股方案显示,其是按照1.5:1的比例设立优先级份额和进取级份额,员工持股计划放了1.5倍的杠杆。
业内人士指出,跌破员工持股计划成本价,尤其是那些员工持股带有杠杆的公司,存在较强的 “自救”要求,有望将成反弹急先锋。
员工持股
后市机会多
在部分公司股价跌破员工持股成本价的同时,有公司欲“逆市”推员工持股计划。如苏宁云商7月7日晚间发布公告你,公司正在筹划员工持股计划相关事项。同一天,招商银行发布实施2014年度A股利润分配方案后调整员工持股计划涉及的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发行价格和发行数量的公告。
分析认为,设立员工持股计划有助于进一步强化公司激励。按照公司公告,公司将于近期设立员工持股计划,该计划将于二级市场直接购买股票。因为一旦方案完成后,不仅有利于实现员工激励,对企业股价也将起到稳定作用。
业内人士表示,与大股东增持和股权激励相比,这样对员工的激励似乎更为直白些,因为大股东增持,主要是针对股东或股东型的高管,而股权激励机制固然惠及诸多中高层员工,但成本较低,员工努力激情可能会有折扣。但是对于在二级市场以市价形式买入股票的员工持股计划来说,他们的身家直接与二级市场股价密切相联,跌一点就被套牢。
“所以,他们会更加努力工作,驱动公司业绩快速成长,进而以业绩引导股价上涨,远离员工持股成本。因此,员工持股计划对上市公司业绩的演变动能最充沛、最强大。”该业内人士称。
2014年6月2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在上市公司中开展员工持股计划试点。《指导意见》明确,上市公司可以根据员工意愿实施员工持股计划,通过合法方式使员工获得本公司股票并长期持有,股份权益按约定分配给员工。
而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相关资金可以来自员工薪酬或以其他合法方式筹集,所需本公司股票可以来自上市公司回购、直接从二级市场购买、认购非公开发行股票、公司股东自愿赠与等合法方式。
“和大股东或高管增持、股权激励以及定增底价等一样,员工持股计划的购买价格,肯定可以作为二级市场投资的一个参考指标,而且这个指标的含金量还很高,因为员工持股计划涉及的参与人员更多,而且往往有杠杆,那就决定了这个投资不能长期亏钱。”券商投资顾问认为。
除了跌破成本价的个股,信达证券认为还可以关注两类员工持股公司投资机会:一类是尚未在二级市场完成建仓的公司,近期市场大幅回调或将加速购买标的。还有一类是具有高送转条件的员工持股标的,这些公司或具备推出高送转的潜在动机。 据《投资快报》
关注定增“腰斩”股
由于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急速上涨,多数上市公司的定增发行价定得比较高,此轮暴跌之后,240家完成定增的上市公司有58家跌破发行价,588家公布定增预案的公司中有193家的最新股价跌破预案发行价。
7月8日,界龙实业(600836)以下跌9.99%报收14.42元,这是其连续第二个跌停板,而这个跌停板也将其推到了240家完成定增上市公司中股价较发行价跌幅最大公司的“风口浪尖”上。
数据显示,截至7月8日,界龙实业的最新股价14.42元,较其定增价28.78元下跌49.90%,位列差价跌幅第一名,几乎等于“腰斩”。
实际上,类似界龙实业这样市场价跌破定增价格的比比皆是,达到58家。其中跌破30%的达到21家。
7月3日晚刚刚公告完成定增的烽火通信(600498.SH)真可谓时运不济,其每股发行价35元,7月7日收盘价为19.26元,跌幅达到44.97%,该公司在7月8日宣布“因重要事项未公告”停牌。
实际上,在7月3日公告的那一天,烽火通信的股价已经跌至19.45元,较增发价已经跌去44.43%。
同样时运不济的还有航天晨光(600501),该公司7月2日公布的定增实施公告,非公开发行3200万股,7月8日,航天晨光以跌停板报收16.03元,较30元增发价已经跌去逾46%。 王文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