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3日专电 针对近期有市场人士建议暂停IPO一事,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3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考虑到近期市场情况,证监会将相应减少发行家数和筹资金额。张晓军说,企业通过IPO募集资本是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7月上旬拟安排10家企业IPO,筹资金额也会较6月份减少。据统计,今年以来,证监会已下发9批次共218家企业的IPO批文,已逼近去年下半年IPO重启后总量的3倍,其中,中国核电、国泰君安募集资金都超过百亿元。
证金公司注册资本金增至1000亿元
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3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将进行第三次增资扩股,由现有股东进行增资,将现有注册资本从240亿元增资到约1000亿元。
他表示,增资扩股后,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还将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扩大业务规模,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是经国务院决定,由中国证监会批准成立的全国性证券金融机构,其职能为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提供转融通服务,对融资融券业务进行统计监测监控,运用市场化手段,调节证券市场的资金和证券供给。
据中国证券金融公司网站数据,目前公司转融资余额接近1100亿元,是连接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一道重要渠道。
一直积极支持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入市
张晓军3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证监会一直积极支持养老金、保险资金、QFII、RQFII等各类境内外长期资金入市,养老金入市对于扩大养老金多渠道投资,实现保值增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利于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引入境内长期资金方面,张晓军说,近日人社部、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从目前的征求意见稿来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比例上限,为基金资产净值的30%。
此外,201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要求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职业年金基金采用个人账户方式管理,并将实行市场化投资运营。
在引入境外长期资金方面,张晓军说,QFII额度已从800亿美元扩大到1500亿美元,RQFII试点地区从中国香港扩展到伦敦、新加坡等13个国家和地区,投资额度合计9700亿元人民币,内地与香港基金产品互认也已于7月1日正式实施。
为吸引境外长期资金扩大对我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规模,促进市场稳健发展。张晓军说,证监会正会同相关部门,积极研究完善QFII、RQFII和QDII制度,修订整合有关法规。
他表示,多渠道引导境内外长期资金投资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壮大专业机构投资者队伍,完善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是证监会的一项长期工作任务。下一阶段,证监会将继续加快推动各类长期资金入市,努力推动各类长期资金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发展。
股市动态
上证综指失守3700点
IPO压力令A股继续遭受重挫
新华社上海7月3日专电 新股再现集中申购令二级市场资金面承压,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继续遭受重挫。上证综指失守3700点整数位,与深证成指同步出现5%以上的跌幅。在个股再现大面积跌停的同时,两市成交萎缩至1.2万亿元以下,显示市场情绪低落。
当日沪深两市大幅低开。上证综指开盘就跌破3800点,报3793.71点。早盘沪指一度大跌逾7%,下探3629.55点后开始企稳回升,午后翻红并上摸3927.13点。但此后在抛盘打压下,沪指重现快速下行,尾盘未能守住3700点,报3686.92点,较前一交易日大跌225.85点,跌幅高达5.77%。
深证成指大跌678.13点,收盘报12246.06点,跌幅也达到5.25%。
创业板指数盘中一度大幅反弹逾5%,但此后随大盘走弱重回跌势,收报2605.28点,跌幅为1.66%。
股指遭受重挫拖累沪深两市普跌,仅140余只交易品种上涨。不计算ST个股和未股改股,两市35只个股涨停,跌停个股则高达近1400只。
行业板块全线收跌。煤炭、运输物流两大板块继续领跌,且整体跌幅高达约8%。供水供气、建筑工程、电力、钢铁板块跌幅靠前,均为大盘股相对集中的板块。
沪深两市延续缩量态势,分别成交6480亿元和5051亿元,总量降至1.2万亿元以下。
沪深300指数大跌222.08点后,以3885.92点报收,跌幅达到5.41%。 10条行业系列指数悉数收跌,且跌幅全部在2%以上。 300工业跌幅高达7.26%。
沪深B指双双大跌。上证B指跌6.13%至373.08点,深证B指跌3.87%至1327.81点。
当日沪深两市再度迎来多只新股集中申购,虽然筹资规模有限,但仍对二级市场资金面形成较大压力。
相关新闻
上月53家中国企业完成IPO
全球融资近190亿美元 在内地资本市场融资103.23亿美元
新华社上海7月3日专电 国内股权投资研究机构清科集团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6月,全球共有53家中国企业完成IPO,融资金额189.17亿美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6月份,中国企业IPO数量增加140.9%,融资金额增加502.4%。与上月环比,6月中国企业IPO数量增加10.4%,融资金额增加440.5%。
6月份,我国内地资本市场IPO持续保持高速,港交所IPO数量明显升高。同时,由于国泰君安、华泰证券、中国核电、联想控股4宗IPO特大单集中出现,6月IPO融资额大幅升高,IPO数量和融资额创2015年最高。
从上市场所来看,今年6月,共有43家中国企业登陆内地资本市场,占当月中企IPO数量的八成以上。其中,有12家企业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16家企业登陆深圳创业板、15家企业登陆深圳中小板。在海外资本市场上,有9家中国企业登陆港交所;1家登陆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
从IPO融资额分布来看,6月中国企业在内地资本市场融资103.23亿美元,在港交所融资85.8亿美元,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融资0.14亿美元。
分行业来看,按IPO数量排名,机械制造、纺织及服装、物流分列前三位,分别完成8、5、4起IPO。按融资额排名,金融行业融资额最高,3家企业IPO共融资113.51亿美元;其次为清洁技术行业,共融资21.7亿美元;排在第三位的是生物医疗行业,共融资10.59亿美元。
新闻内存
IPO
IPO的全称是initial public offer,即“首次公开发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 IPO新股定价过程分为两部分,首先是通过合理的估值模型估计上市公司的理论价值,其次是通过选择合适的发行方式来体现市场的供求,并最终确定价格。
新闻延伸
28家上市企业发出四点倡议
在股票市场巨幅震荡下,创业板首批28家上市企业的实际控制人7月3日集体发出四点倡议,维护市场稳定,传递股市正能量。他们表示,最近几周,A股市场发生了激烈的震荡,作为有幸在2009年10月30日中国创业板开板之际登陆资本市场的企业,愿意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对中国经济、对所在企业的坚定信心。首批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包括岛城上市公司特锐德。
他们表示,作为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上市5年多来,企业在各界的关怀、关注和质疑中成长,管理水平和总体业绩不断提升,在细分行业领域不断强化自己的主导地位,不断用业绩的持续增长回报社会,回报投资者。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受益者,他们表示,作为2009年 10月 30日首批挂牌企业,要起到创业板排头兵的作用;在2012年9月,创业板持续低迷,市场对创业板实际控制人解禁心存疑虑和恐惧的时候,集体做出暂不解禁的承诺。
记者 李沛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