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产生的虹吸效应加剧,几无风险的新股申购市场,在5月份新股发行增至两批后,高达20%以上的年化收益率,正撬动越来越多的银行存款搬家,银行相关人士谈“打新”色变。广州日报记者独家获悉,截至5月31日,某国有大行广东地区(除深圳外)年初以来流失了600亿元存款,流失部分中,个人储蓄存款超过了500亿元。
无风险收益率创新高 存款搬家进入打新市场
5月以来,新股发行由一月一批改为一月两批,截至昨日,5月发行并已上市的新股,绝大部分依然封死在一字涨停板上,3只昨日打开了一字涨停板的股票,收盘时也再度涨停,近期新股上市后涨幅基本达400%。打新市场几无风险的收益率,几创历史新高。
资深股民林先生开心地告诉记者:“今年从银行取了几百万元作为专门打新的资金,上个月共打中了12只,这些新股估计股价都会涨几倍。”
在广州工作的李女士觉得自己资金量小,打新中签率低,于是选择了购买打新基金,“我一个月前买了10万元打新基金,抵消申购时扣的0.5%申购费,如今净值增长了3%,折合年化收益率高达30%以上,打新基金基本没有什么风险,收益率这么高,这么多年都没有见过。”李女士除了将存在银行的所有存款取出来购买打新基金外,已到期的银行理财产品,也立即用来购买打新基金。
而且,最近见打新市场收益这么好,李女士不断告诉家人将存款取出,通过网上基金投资平台,在手机上直接购买打新基金。
记者发现,一边厢新股民加入,场外资金不断入场;另一边厢几无风险的高收益率,吸引大量个人与单位资金将存款与到期理财产品资金从银行抽离,投入到打新市场。
谈“打新”色变 银行揽存无有效手段
某银行零售业务经理叹道:“如今大户的存款大多都走了,只剩下老大妈老大爷的保命钱。”
该经理告诉记者:“资本市场红火,居民理财欲望强烈,都恨不得资金能翻倍增值。我们拉存款的真的不爱看到股市大涨,特别是打新氛围越来越浓烈。”该经理进一步解释说,倾尽所有财产去炒股的人并不多,很多人还是留着部分资金在银行。但打新几无风险,且资金越大中签率越高,以至很多保守投资者都毫无顾忌地将存款全部取出去打新。
困扰着该经理的还有,以前打新资金解冻后部分资金还会回流,而每月新股发行改为两批之后,打新资金流出银行后几无回流的,“我们是谈 打新 就色变啊。”
另一中小银行负责零售业务的负责人向记者说,以前银行主要靠理财产品发行揽存,但几轮降息后收益率下降,相比炒股,理财产品的收益显得无吸引力。虽然银行一直想方设法揽存,但是至今没有太多见效的办法。
“以往,我们行上半年存款增长都很不错,但是今年至今的存款一直上下波动,增长非常缓慢。”该负责人说,近期,我们只能顺势而为,加大力度推广第三方存管业务,将客户的资金留在体系内,等这波股市行情过去后资金还能回流到银行。同时,还加强大客户维护,举办各种活动,引导客户合理配置资产。
有银行负责对公业务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单位的存款也特别难拉,企业要不就因为经济下行资金紧张,要不就因为企业理财欲望强烈,资金都往股市走。特别是如今打新收益大涨,部分国企都将大额存款用于打新。
更有业内人士说,刚刚出炉的数据显示,某国有大行广东地区5月31日的存款余额比年初减少了超过600亿元,流失部分中,个人储蓄存款流失占了大部分,超过了500亿元。
银行业:机构存款争夺战更激烈 有银行高息揽存被告状
不过前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特别是有发力对公业务的银行,存款总量依然还是实现增长的。
“现在最稳定而且还能有增长的就是政府机关的机构存款这一块业务了。”该人士透露,部分银行今年初就定下发力对公业务的策略,具体手法包括高息吸存,还有发行公务卡吃下对公对私业务的。
该人士给记者讲了一个细节:虽然央行将存款利率上浮幅度上调至50%,但如真的上浮50%,银行是亏本的,监管层也约谈过大行,暗示不能一浮到顶,因此,当前虽然存款流失严重,但也未见银行公开将存款利率一浮到顶。不过,日前某大行为了吸引一大户,开出了1.5倍的存款利率,结果被其他银行告状到监管层,后来只能作停。
专家视点:两年内有银行 业绩或现负增长
一家股份制银行中层人士担忧,存款流失让银行坐立难安的原因并非仅来自揽储考核。在75%的存贷比监管红线下,若储蓄大规模搬家,贷款规模也势必受到挤压,“存款流失对业绩的影响,比利率市场化还要严重。如果资金继续入市,银行股业绩堪忧。”
也有银行人士认为,当股市低迷时,资金会再回流到银行。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存款减少将常态化,而随着国家鼓励直接融资,银行存款增速放缓是趋势。郭田勇判断称,两年内,将有为数不少的银行会业绩零增长或负增长。
前述银行人士告诉记者,国内银行机构中间业务收入的占比大多在30%以下,而发达国家占比已达70%,这也是转型空间。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