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腾讯创始人陈一丹能否造出中国第一所斯坦福?

2015-05-23 14:48:23
来源:腾讯
责任编辑:尺素

\

陈一丹

腾讯创始人的去向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近日获悉,腾讯创始人陈一丹个人注资武汉学院,并以举办人身份,启动对这所民办院校的深度改造。

据了解,早在2009年,陈一丹就重金投资武汉学院,成为学校举办人。2015年加大投资,为正式接管武汉学院、进行系列改革做好铺垫。2015年5月,武汉学院正式转设为二本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后,把未来发展目标设定为以金融专业为核心,通过校企结合,优化生源,提高师资水平,提供就业通道,成为国际化应用型专业大学。

对武汉学院而言,陈一丹的加入,带来的不仅仅是雄厚的资金,还有丰富的企业资源、人脉关系。比如,引进香港的师资、英国皇家特许会计师(ACA),再比如,开设腾讯精英班,由腾讯提供全额奖学金、培养方案,在校学生可进入腾讯或相关联企业实习,参与海外交换学习等。

学校可以从企业获得丰厚的支持,而对于企业,学校则无疑是最好的人才池,可以更早一步从优质生源开始收割。此前,已有很多人才稀缺的企业,在通过民办高校制度为自己“蓄水”,比如私立汇佳学校收入即将关门的北京辅仁大学,改造成为汇佳职业学校,重点打造教育学专业,为自己的幼儿园、中小学培养稀缺的IB教师人才。

校企结合,有效整合双方优势资源,为提升民办高校质量,打造中国最好的私立大学探索出了一条道路,这是转设之前的“独立学院”无法实现的。

所谓独立学院,就是民办企业与国家重点大学合作办学的院校。挂的是重点大学的名字,由重点大学出部分老师,民办企业出资金的一种办学模式。

虽然是民办性质,但是和民办大学有许多不同。这主要表现在课程由母体高校设置上。独立学院一般是在申办高校的优势学科、特色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母体高校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方面的雷同现象十分严重。据统计,仅湖北省17所省属高校举办的20所独立学院中,专业与母体高校的雷同率超过96%;有13所独立学院的专业与母体高校完全相同。

独立学院的优势学科就是高校本身的优势科目,师资全部掌握在高校手中。这大大限制了企业对教学的参与度,需求满足,以及可释放的资源。通常情况下,企业只提供资金,因而独立学院培养的学生和传统大学里的差别不大,无法实现就业,这也导致了生源进一步恶化。加之独立学院每年要向母体大学缴纳“保护费”换取师资、政策支持,因而学费高居不下,缺乏竞争力,在2003年前后,为了争抢生源,甚至集中爆发了“降分录取”、“代理招生”等各种问题。

独立学院发育迟缓,中国民办教育衰退,学校和企业双方都各有责任。大学仅仅把独立学院当成其门下一个盈利项目,通过把控师资抑制其发展;而很多企业是把民办教育作为现金流入口,如北方投资集团,包办了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等七所独立学院,超过8万生源。

面对高校改革艰难,大学生就业严峻,民办院校生源匮乏,教育部在2008年开始推动民间资本为主的独立学院改制“转设”,成为独立建制的民办普通高校。事实上,由于独立学院具有本科起点的明显优势,因而它更应该成为中国民办普通本科高校的“孵化器”。

“转设”不仅仅代表独立学院获得的政府层面的扶持,可以从三本上升到二本,更重要是脱离了母体学校的控制,从就业的角度切入高校市场,能够用人才市场的需求来推动课程结构的改造。更灵活的对接企业资源,建立培养到输出的人才渠道。

而恰恰由于直接对口就业,在课程评价体系方面,民办教育比较传统高校的考试评估可以更灵活。以武汉学院为例,采用的“成果导向教学”,用行程式考核(Continuous Assessment)代替单一考试考核。强调从学习成果出发,倒推出教学内容、教学学习方式和评估方式。实现紧贴行业发展前沿的教学内容、更多样、更灵活互动的教学手法和更科学的考核方式,提升学生兴趣和参与度,完成既定的教学成果。

过去,因为独立学院可以拿到母体学校的一本学位证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挤压其他民办高校的生存空间,这次回到同一起跑线上,有利于民办教育资源展开公平竞争,用市场法则决定生死存亡。教育部门也在2014年资本市场的激励下,打破“非营利”大门,实现了市场激活。而在此之前,新东方的俞敏洪已经为实现中国私立大学梦,游走在公、私之间,为“耿丹学院”操碎了心。

值得期待的是,不久的将来,告别了重点大学捆绑的独立学院们,可以通过吸纳全球资源,改造课程体系及师资结构,吸引中国最好的生源,汇企业和学校之力建造出中国第一所“斯坦福”。而陈一丹的武汉学院,恰逢其时,正朝此路迈进。(腾讯 花一朵)

腾讯创始人的去向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近日获悉,腾讯创始人陈一丹个人注资武汉学院,并以举办人身份,启动对这所民办院校的深度改造。

据了解,早在2009年,陈一丹就重金投资武汉学院,成为学校举办人。2015年加大投资,为正式接管武汉学院、进行系列改革做好铺垫。2015年5月,武汉学院正式转设为二本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后,把未来发展目标设定为以金融专业为核心,通过校企结合,优化生源,提高师资水平,提供就业通道,成为国际化应用型专业大学。

对武汉学院而言,陈一丹的加入,带来的不仅仅是雄厚的资金,还有丰富的企业资源、人脉关系。比如,引进香港的师资、英国皇家特许会计师(ACA),再比如,开设腾讯精英班,由腾讯提供全额奖学金、培养方案,在校学生可进入腾讯或相关联企业实习,参与海外交换学习等。

学校可以从企业获得丰厚的支持,而对于企业,学校则无疑是最好的人才池,可以更早一步从优质生源开始收割。此前,已有很多人才稀缺的企业,在通过民办高校制度为自己“蓄水”,比如私立汇佳学校收入即将关门的北京辅仁大学,改造成为汇佳职业学校,重点打造教育学专业,为自己的幼儿园、中小学培养稀缺的IB教师人才。

校企结合,有效整合双方优势资源,为提升民办高校质量,打造中国最好的私立大学探索出了一条道路,这是转设之前的“独立学院”无法实现的。

所谓独立学院,就是民办企业与国家重点大学合作办学的院校。挂的是重点大学的名字,由重点大学出部分老师,民办企业出资金的一种办学模式。

虽然是民办性质,但是和民办大学有许多不同。这主要表现在课程由母体高校设置上。独立学院一般是在申办高校的优势学科、特色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母体高校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方面的雷同现象十分严重。据统计,仅湖北省17所省属高校举办的20所独立学院中,专业与母体高校的雷同率超过96%;有13所独立学院的专业与母体高校完全相同。

独立学院的优势学科就是高校本身的优势科目,师资全部掌握在高校手中。这大大限制了企业对教学的参与度,需求满足,以及可释放的资源。通常情况下,企业只提供资金,因而独立学院培养的学生和传统大学里的差别不大,无法实现就业,这也导致了生源进一步恶化。加之独立学院每年要向母体大学缴纳“保护费”换取师资、政策支持,因而学费高居不下,缺乏竞争力,在2003年前后,为了争抢生源,甚至集中爆发了“降分录取”、“代理招生”等各种问题。

独立学院发育迟缓,中国民办教育衰退,学校和企业双方都各有责任。大学仅仅把独立学院当成其门下一个盈利项目,通过把控师资抑制其发展;而很多企业是把民办教育作为现金流入口,如北方投资集团,包办了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等七所独立学院,超过8万生源。

面对高校改革艰难,大学生就业严峻,民办院校生源匮乏,教育部在2008年开始推动民间资本为主的独立学院改制“转设”,成为独立建制的民办普通高校。事实上,由于独立学院具有本科起点的明显优势,因而它更应该成为中国民办普通本科高校的“孵化器”。

“转设”不仅仅代表独立学院获得的政府层面的扶持,可以从三本上升到二本,更重要是脱离了母体学校的控制,从就业的角度切入高校市场,能够用人才市场的需求来推动课程结构的改造。更灵活的对接企业资源,建立培养到输出的人才渠道。

而恰恰由于直接对口就业,在课程评价体系方面,民办教育比较传统高校的考试评估可以更灵活。以武汉学院为例,采用的“成果导向教学”,用行程式考核(Continuous Assessment)代替单一考试考核。强调从学习成果出发,倒推出教学内容、教学学习方式和评估方式。实现紧贴行业发展前沿的教学内容、更多样、更灵活互动的教学手法和更科学的考核方式,提升学生兴趣和参与度,完成既定的教学成果。

过去,因为独立学院可以拿到母体学校的一本学位证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挤压其他民办高校的生存空间,这次回到同一起跑线上,有利于民办教育资源展开公平竞争,用市场法则决定生死存亡。教育部门也在2014年资本市场的激励下,打破“非营利”大门,实现了市场激活。而在此之前,新东方的俞敏洪已经为实现中国私立大学梦,游走在公、私之间,为“耿丹学院”操碎了心。

值得期待的是,不久的将来,告别了重点大学捆绑的独立学院们,可以通过吸纳全球资源,改造课程体系及师资结构,吸引中国最好的生源,汇企业和学校之力建造出中国第一所“斯坦福”。而陈一丹的武汉学院,恰逢其时,正朝此路迈进。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