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科大化工学院四个考研宿舍女生合影。
4月6日,本报曾报道青科大市北校区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有一“学霸”宿舍,宿舍内6名女孩全部考研成功。近日,随着考研复试已基本结束,记者了解到,除了上述宿舍,该校区今年还出现了5个考研宿舍,分别是化工学院4个,自动化与电子工程学院1个,而且,也全是女生宿舍。4月19日,记者来到化工学院对4个考研宿舍进行了探访。
宿舍一向“学霸”舍友看齐
校区的慧园乙南217宿舍住着6名女孩,是化工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今年4月考研捷报传来,到杨雪收到复试成功通知,宿舍6个女孩的“考研事业”全部大功告成。6人分别考的是中科院、华东理工、大连理工、昆明理工等。
能成功考上昆明理工大学的杨雪更是开心。杨雪是宿舍的开心果,性格活泼,只是学习成绩比不上宿舍其他姐妹。“我这样的性格,要是在其他宿舍,肯定考不上研究生,可能连考都不会考。”杨雪说。
杨雪告诉记者,宿舍姐妹从大三下学期基本都开始复习了,她当时还在犹豫。“我床铺的对头于佳梅是‘学霸’,她基本都是早上6点起床,我基本也就被吵醒了起来学习。”
记者发现,整个宿舍考研的成功,与217宿舍相互熏陶、相互帮助的氛围不无关系。宿舍于佳梅考研笔试之前感冒发烧,为了减少对考试的影响,考试前舍友们帮着于佳梅订房间,打印准考证。考试期间,于佳梅晚上还打吊瓶,和她考一个学校的徐莹始终陪着她,于佳梅和徐莹两人都顺利考入华东理工大学。
宿舍二男友是考研最大动力
都说谈恋爱影响考研,化工学院慧园乙南224宿舍的李媛媛打破了这个规律。李媛媛和男朋友是同班同学,学的是制药工程专业,交往三年来,两人在学习上一直是互帮互助。
对224宿舍的姐妹们而言,李媛媛男朋友每天早上6点,就会打电话叫李媛媛起床。“李媛媛的电话一响,我们就知道该到点起床了。”李媛媛的舍友宋伟说道。
记者了解到,224宿舍的“女将们”也不赖,6个人一个保研到天津大学,李媛媛和彭珂珂考上本校,其他的3个分别考上华东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药科大学。
宿舍三为准备复试瘦了10斤
化工学院慧园乙南219宿舍6个女孩,学习的是生物工程专业,6人分别考上哈工大、海大、华东理工等名校的研究生。今年22岁的赫肖肖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准备考研,报考的上海交通大学,为了考研赫肖肖自称自己“蛮拼”的。
对于赫肖肖的考研来说,最难熬的就是刚刚过去的复试,赫肖肖最初报考的是微生物学专业,但由于初试成绩不够被调剂到基础医学专业,因为被调剂之后录取几率可能会变小,这给赫肖肖的面试带来很大的压力。“当时我担心比较多,考虑的事情也比较多,再加上学习强度大,准备复试的一个月,我从110斤减到100斤,整个人憔悴了不少。”赫肖肖说。
宿舍四备考只用了4个月
制药工程专业的张春霞是化工学院乙中204宿舍,考的是大连理工大学。张春霞她们宿舍4个人,今年考研,同宿舍的3个姐妹除一人保研天津大学外,也分别考入了华东理工大学、天津大学。
张春霞告诉记者,其实她并不是一个“学霸”,她决定考研是在2014年5月份,实际复习是从9月份开始。上大四之后,她一直在纠结找工作还是考研。后来,她决定去找一份工作试试,于是找到了一份药品检测的工作,可是去工作了几天,张春霞就发现这份工作不适合自己。从真正复习开始,她只花了4个月的时间。
张春霞复习的心得就是不浮躁。她每天看100个英语单词,不管记不记得住,都混个眼熟,最后自然而然就记住了。对待专业课和数学,她也是反复做题,每套真题至少做3遍,政治也是反复背。虽然学习任务重,但是张春霞说她的每一天都很充实自己也不觉得累,每天都能在学习中找到自己乐趣,她就这样一路坚持了下来。
调查
理工专业也现“阴盛阳衰”
一直以来,高校一些文科类专业,女生人数大于男生人数,在男生基数小的情况下,考上研究生比例往往小。但现在高校的一些理工类专业,考研也出现“阴盛阳衰”。
记者采访的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是理工类专业,学院2015届毕业生共637人,女生261人,占40.97% ,男生376人,占59.03% ,学生性别比例本身以男生居多。
但从考研的情况来看,报名参加研究生考试的人数是374人,截至目前,考研通过面试的197人,其中,考上研的男生69人,占35.03%,女生128人,占64.97% 。女生考上研究生的人数是男生的近两倍。
数字统计下的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该校化工学院考上研究生的小蔡告诉记者,她们是生物技术专业,班里一共28个人,男生12个,女生16个,考研情况是,女生共11人考研考上10个,男生却没有人考研。
求稳定,女生更钟情考研
为什么女生更钟情于考研呢?记者与青科大考上研究生的这些女孩交流发现,绝大多数女孩从大一刚入校时,就懵懵懂懂有考研的想法,八成以上的女孩从大三开始就下定了考研的决心。学生小李告诉记者,考上研究生相比本科,求职资本增加,还可能进一些研究所、学校等科研教育单位,工作更稳定一些。
“我曾经去工作实习过,在车间感觉不太适应,想进企业的研发岗位基本都要求研究生。”另一名女同学小宋表示。
与女生相比,男生的想法则完全不同。大四男生小张的想法代表大部分男生。他说,大学本科毕业二十三四岁,马上要面临找对象、结婚、买房,经济上“压力山大”,相比考研究生,一个在社会上摔打三年,一个在象牙塔里学习三年,三年后一个可能是事业小成,在研究生薪水与本科差距不大的背景下,考研还不如就业。
当然,记者也发现,环境也是促使学生选择考研的重要因素,女生考研的多,带动了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女生走上考研路,男生考研的少,相互影响下也就少了。
我省大学生女多于男
根据我省发布的2014年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2014年非师范类毕业生按性别统计,男生22.96万人,女生23.39万人,男生占49.53%,女生占50.47%,男生略少于女生。就就业率而言,女生就业率比男生就业率稍低,男生就业率91.75%,女生就业率91.19%。
不过,在2014届山东省师范类高校毕业生中,男性毕业生9552人,女性毕业生26838人,女生多于男生17286人,是男生人数的两倍多,个别专业男女比例达到1:44.5。其中,师范类女研究生学历就业率比男性就业低9.78%。
“两招”破解研究生男女失衡
青岛市社会科学院刘同昌教授表示,现在研究生男女比例失衡,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人才的选拔机制问题,一个是男女平等就业问题。
“针对两方面的原因,建议进一步改革人才选拔评价方式,突出实践能力的考察,并进一步消除就业中的女性歧视,保障女性职场权益,来改变研究生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青岛市社会科学院刘同昌教授表示。
文/图 记者 张同顺 实习生 付子墨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