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5年3月22日,北京市共报告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21起,其中暴发疫情7起,聚集性疫情涉及8所幼儿园、7所小学、3所中学。这则消息令很多家长恐慌不已,生怕孩子感染上疾病。那么,诺如病毒真的那么可怕吗?究竟诺如病毒是什么?该如何预防?
一、什么是“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并非 “新型病毒”,早在1968年的美国就已暴发了一次大规模的诺如病毒急性腹泻疫情,在1995年,我国报道了首例诺如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最早是从1968年在美国诺瓦克市暴发的一次急性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的病原。2002年8月第八届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批准名称为诺如病毒,它与在日本发现的札幌样病毒,合称为人类杯状病毒。
1、诺如病毒的两大特点
一是传染性较强,通过接触、水源、食物、呼吸均可传播,且仅需10-100个病毒就可致病。常通过以下途径感染:
⑴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
⑵触摸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将手指放入口中;
⑶接触过诺如病毒感染患者,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
二是以群发为主,好发于幼儿园、学校等人群集中、密闭的场所。
2、千万别与普通胃肠炎混淆
作为一种肠道传染病,诺如病毒症状表现看起来与普通的呕吐、腹泻差不多,家长容易跟普通胃肠炎混淆。
与一般胃肠炎相比,诺如病毒性胃肠炎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地持续时间更长,毒力更强,感染后症状一般持续三四天,并伴有头疼、肌肉酸疼等症状。
3、幼小儿童更易感染
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所有人群均易感,尤其常见于幼小儿童。病人发病前至康复后2周,均可在粪便中检到诺如病毒。
4、莫惊慌:诺如病毒来得快 去得快
诺如病毒前3天传播性最强,之后的两周内越来越弱。
感染诺如病毒后一般只需要在家隔离5~7天,其间用含氯消毒剂做好消毒工作即可。
诺如病毒全年都有可能发生,春秋季节是高发期,只要注意个人卫生,同时做好防护工作即可,没必要盲目恐慌。
即使感染上诺如病毒也不必害怕,一般情况下发病3天左右就能自愈。目前我国还没有人因为感染诺如病毒而死亡。
二、孩子感染诺如病毒,家长怎么做?
若孩子出现呕吐症状:
首先建议胃肠休息1~2个小时,可少量多次地喝一点水或大米汤;
其次,别吃牛奶、鸡蛋、豆浆等易腹胀的食物;
如伴有腹泻,要注意补水,可使用口服补液盐。(注意:给孩子喂口服补液盐水应该耐心,少量多次地喂,每2~3分钟喂一次,每次用匙喂10~20毫升,约4~6小时能纠正脱水。)
但如果腹泻期间,孩子出现以下症状,表明病情比较严重,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1、有反复发热症状,体温超过38.5度或服用退烧药后体温控制不佳。
2、患儿有频繁呕吐,无法进食和进行口服补液的。
3、大便为粘液样便或者有脓液及血,气味较臭。
4、腹痛症状较明显,休息后无法缓解,无法进食。
5、患儿精神较差,昏昏欲睡,口唇、皮肤干燥,烦躁口渴,眼窝或囟门凹陷,尿量明显减少,提示患儿有脱水症状。
三、讲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的关键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的关键是把住“病从口入”关,搞好食品卫生、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1、避免将宝宝带至人口密集的场所,如超市、公园、地铁站等;
2、生和熟的食物要分开处理和贮存,避免交叉污染;
3、 蔬果如要生吃或作沙律配料,应先彻底清洗干净,并贮存于5℃ 以下;
4、食水煮沸后才可饮用;
5、所有食物,尤其是贝类海产,应彻底煮熟。
6、婴幼儿的玩具应定期清洗、消毒,避免病菌污染玩具而感染。
7、饭前便后要洗手。要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