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温不火地试点了一年半之后,校内托管终于在市内三区全面推广。昨天,市教育局正式下发通知,要求学生进一步做好市内三区小学生学校托管,市内三区小学生有托管需求的,可向学校反映,由各小学家长委员会负责托管工作具体组织实施,各学校负责提供托管必要的场所、设施及必要的支持配合。
发布
家委会主导学校配合
根据市教育局下发的通知,市内三区小学生学校托管工作采取“学校家委会主导、学校参与配合”的模式。由各小学家长委员会负责对托管工作具体组织实施,各学校负责提供托管必要的场所、设施及必要的支持配合。学校托管对象为市内三区确有困难需要托管的一、二年级小学生(如放学后无人照顾、父母下班较晚等)。原则上每周一至周五(寒、暑假及法定节假日除外)学校下午放学后。具体时间安排由各学校和家委会协商确定。每学期初,由家长向本校家长委员会提出托管申请,家委会审核申请并与家长签订《托管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责任分工。可采取合班的方式,组织各年级托管学生到教室、操场等场所进行集中自主学习、游戏、体育活动,或开放图书馆、阅览室等专用教室供学生读书、阅览和自主学习。
参与托管的人员以学生家长为主体,并吸纳退休老教师、在校青年教师、大学生及社会热心人士等作为志愿者参与。各学校和家委会要建立安全管理、家校联系、应急预案等制度,切实加强托管的管理。托管人员要做好托管记录,详细记录每天托管情况,出现紧急情况时及时救助并通知学生监护人,确保学生安全。
要求
托管不能上课或补课
市教育局要求各区教育 (体)局要对校内托管工作高度重视,认真制定工作方案,采取有效措施,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各区教育(体)局要加大对学校托管工作的指导和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指导各校家委会制定好方案和建立相应的制度,加强对托管队伍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学生托管工作规范有序进行。托管工作必须严格遵守教育部门相关规定,严禁利用托管时间组织学生违规集体上课或补课。各区教育(体)局要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在政策保障、资金支持、社会参与等方面先行先试,创造经验,推动托管工作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6所学校已进行试点
校内托管在青岛已经不是新鲜事物,早在2013年国庆节后,市教育局在市区的嘉峪关学校、莱芜一路小学、山东路小学、四方小学、东川路小学等6所学校进行校内托管的首批试点。这是校内托管最为热闹和最备受关注的一段时间,到2014年秋季学期的时候,市教育局在此基础上又扩大了一批试点学校,但随着校内托管热度的下降,第二批试点学校中有多所学校没有招到足够多的学生。
“如果能坚持下来,真的挺好的。”记者调查了市区多所学校的上百名学生家长,大家对校内托管给予了一致评价,在家长们一致叫好的同时却是多所试点学校托管学生人数的萎缩,山东路小学最初试点时有17名学生参与托管,到第二个学期的时候托管学生就只剩下12人;东川路小学启动托管时有22名学生报名,一个学期之后托管人数剩下了20人。
“我们今年上校外托管了。”山东路小学学生王紫绮的妈妈告诉记者,女儿退出校内托管不是因为校内托管不好,相反她认为校内托管的家长义工们特别负责任,“我们去校外托管是为了上一个书法辅导班。”王紫绮的妈妈说。
市北区一所小学也是首批启动校内托管的6所学校之一,当时有12名学生在校内托管,不过第二学期学校的校内托管班已经没有了。“不是我们不办了,而是这学期没有学生报名了。”学校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上学期参加校内托管的孩子全部转到校外托管机构了,“可能家长们觉得校外托管更方便吧。”
第三方进驻试点效果好
校内托管名字中有“校内”二字,但托管的主体并不是学校,而是各学校的家长委员会,市教育局下属的家校合作促进会是此轮校内托管的主管机构。东川路小学之所以能成为首批校内托管的试点学校,原因也正是学校的家长委员会建设比较完善,而从一年半前启动校内托管到目前,参与托管的家长一直是7名家委会的核心成员,“这些家长几乎每周都要到学校两趟,确实很辛苦。”东川路小学校长赵宁对家委会的核心成员赞不绝口,从试点之初东川路小学走的就是免费路线,每天有两名家长义工到学校负责学生的托管工作,试点的经验已经很充足了,但东川路小学一直没有扩大托管的规模,甚至在今年都没有给家长发函征求意见,“现在的家长义工做这件事挺辛苦的,很难再扩大规模。”赵宁说,家长看管自己的孩子还行,但同时看管二十多个孩子难度特别大,毕竟他们并不是教育专业人士;另外现在能挑起重担的只有家委会7名核心成员,很难找到更多的家长参与其中。
莱芜一路小学也是首批试点的学校之一,也是首批试点学校中惟一一所引入第三方机构进校园托管的学校,学校副校长毛小园告诉记者,本学期的校内托管工作将从4月1日启动,“这是家委会与第三方机构协商的结果。”毛小园说,目前有十五六名学生在校内接受托管,人数比较稳定,与大部分学校免费托管不同,因为是第三方机构进驻,每名学生每月需要交150元的托管费,收费标准也是家委会与机构谈判的结果。正是因为有了费用保证、家长和老师也无需参与,使得莱芜一路小学的校内托管比较稳定。 记者 臧旭平
校内托管为解决家长困难
市家校合作促进会会长孙增信表示,推行校内托管初衷是为解决双职工家庭的孩子不方便的困难,“我们并不鼓励家长们都把孩子放在学校里托管,学校只接收确实有困难的家庭。”孙增信说,某些学校校内托管没人报名,说明家长有其它解决办法。“我们不希望所有的学生都来学校接受托管,我们搞校内托管是为避免学生‘失管’。”
孙增信说,校内托管可以解决一部分家长的实际困难,当然也面临一些困难,比如家长义工的稳定性、专业性问题等等,这也需要在实际运行中不断克服和改进。孙增信说首先孩子放学后的托管不应该全部推给学校,更多的责任应该由家长和社会来承担,“我们也正在调研兄弟省市的做法,希望能借鉴一下。”孙增信说,现在南京市在推行4点半“课程超市”,各学校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对孩子进行托管。
“从目前来看,由家长委员会负责,家长服务、学校帮助的托管方式相对是比较切实可行的,这也是青岛摸索出来的特色托管方式。”孙增信说,下一步市家校合作促进会将会着力推动校内托管面临的问题,主要就是家长义工的稳定性、专业性以及学校托管课程的开发上,不过要做这些事情孙增信最为头疼的就是资金问题。“我们不给志愿者或者老教师发工资,但最起码要给人家解决个车票钱、盒饭钱吧。”孙增信说,除了希望政府给予投入外,他也支持各学校可以通过拉赞助或者慈善机构助力的形式获得支持。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