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岛老百姓来说,万里晴空风筝齐飞,早已经成为青岛海边、山头的一景。这项流传了2000多年的中华传统游戏,在青岛有着数千名爱好者,借由这竹篾做骨、宣纸制面的小小风筝,看似最神秘莫测的风,都可以被他们轻松驾驭。记者从青岛市风筝协会了解到,每年青岛都有几十名技艺高超的“驭风者”,全国各地奔波“追风”,参加各种风筝比赛,更神奇的是,随着新型运动风筝从美国传到青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追逐起这千年老游戏。
爱好者海边练手
“1990年,国家体育总局把风筝纳入了比赛项目,1991年青岛市风筝协会正式成立。 ”青岛市风筝协会会长苗成升说,别看协会是个“90后”,但青岛人玩风筝却历来是传统。早在协会成立前,卧虎藏龙的岛城风筝界就已经有了一批能人。 “受潍坊这个‘风筝老大哥’的影响,之前青岛的风筝爱好者就自发聚集起来,去潍坊参加国际风筝节,等到青岛市风筝协会成立的时候,风筝爱好者可以说是‘一呼百应’。 ”苗成升说,协会最初成员只有四五十人,却各个都是大赛上拿得出手的“种子选手”。据了解,协会的这些骨干成员,平时只要天气允许,几乎每天都会放风筝。五四广场、汇泉广场、八大峡广场、北岭山、水清沟山、石老人沙滩……这些青岛人最熟悉不过的地方,几乎都是这些资深“驭风者”的日常练习场。比起其他城市,青岛独特的地形,也让风筝的流行成为可能。
“青岛紧靠海边,有风力、场地各种条件,经纬度也正合适,每年春天,东南风从海上吹来,风比较平稳,恰好适合放风筝。 ”在60多的苗成升的记忆里,他们那时候,几乎每个同龄人都有过海边放风筝的童年体验。
碳素杆取代竹篾
苗成升介绍说,在传统的风筝比赛里,工艺制作和放飞都要进行考核。也就是说,真正的风筝高手,不仅要放得好,更要是能工巧匠,可以自己设计、制作风筝。光风筝的制作,按照构造就可以分为硬翅类、软翅类、平板类和长串类等,比赛时经常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协会里曾经有爱好者,制作出过1米多高、8面造型的无骨风筝,在空中飞起后,可以鼓成直径10米的半球,甚为壮观。苗成升参与制作的一条龙形风筝,则有140米长,共有140个圈组成龙身,放飞时力量惊人,需要六七个壮小伙才能拉得住。
随着时代的发展,制作风筝的材料也在不断变化,过去的竹篾和绢、宣纸,渐渐被碳素杆、尼龙布等取代,真正精细的风筝甚至用的是降落伞专用的布料,再配上价格不菲的碳素杆,堪称“华丽”。
举办国际风筝节
最近十年来,新的运动风筝也开始传入青岛,运动风筝又叫竞技风筝,不同于传统风筝的单线,采用的是双线或四线,追求的是操纵风筝时带来的变化和乐趣,转圈、平飞、翻滚、上冲等高难度动作,吸引了众多的年轻玩家。 “运动风筝里有一种复线风筝,需要一个团队一起操作,每次比赛时,团队现场播放音乐,配合音乐做动作,也成为空中芭蕾。 ”苗会长说,真正的行家不仅可以在空中让风筝做出各种花样,甚至可以精确控制风筝的落地点。青岛风筝爱好圈里卧虎藏龙,连续几年来,都有国际性的风筝盛会在青岛举行,同时岛城这批“驭风者”也会外出比赛,在2014年的青岛国际风筝节上,就聚集了来自法国、韩国、日本等200多名爱好者参与。在苗成升看来,风筝还是一个媒介,让更多热爱风筝的人聚集在一起。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