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春节手机抢红包成“新年俗” 青岛人均发58元

2015-02-25 07:37:26
来源:信网-半岛都市报
责任编辑:亚麦

揭开抢红包“画皮”:商家是最终赢家

以阿里系和腾讯系为主要推动者发起的羊年红包大战,一夜之间燃烧到几乎每个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手机上,无论是戳一戳还是摇一摇,全民欢乐+免费午餐的双重刺激因素,在羊年春节期间以微信、手机QQ、支付宝、微博为代表的几大平台,红包收发的总量远远超过20亿人次。

青岛市委党校经济专家刘文俭介绍,从已有的微信、手机QQ、支付宝、微博等公开的红包投入金额计算,总额度近百亿之巨,这在中国商业史甚至世界商业史都算一个规模和影响前所未有的营销盛宴。

冷静看待红包大战,微信和支付宝各取所需,都有所斩获。抢红包这种带着浓烈的营销意味的商业活动,将巩固微信支付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地位。对于支付宝来说,支付工具的社交属性也得到了一定的强化,虽然这场大战微信的风头远远超过自己,两者在大战同时也竖起了竞争围墙,其实也进一步巩固了支付宝在移动支付领域的龙头老大地位。

以红包争用户入口

红包是互联网公司获取移动支付用户的重要接口,易观智库分析师马韬认为,互联网巨头慷慨发红包,是“功夫在诗外”,其野心不止于支付领域,而是瞄准构筑在支付体系之上的O2O 大平台。

如微信钱包,不少人都是在去年的微信红包活动中被“勾引”着绑定了银行卡,如今,微信钱包已开通话费充值、理财、打车、彩票、网购、订餐、公益、电影票等多种业务,涵盖了吃喝玩乐、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红包最大的功劳,就是培养了一批消费者和企业用户,有了移动支付的习惯,就会有许许多多的使用场景。”马韬等业内人士认为,以红包争夺用户入口、搭建移动支付平台、建立O2O 生态系统,这是互联网公司布局红包的思路。

虽然这场春节红包大战看似像一场电子红包游戏,并没有涉及太多具体的移动支付应用,但是毕竟属于真金白银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培养了用户操作移动支付工具的习惯,为移动互联网增值业务爆发提供了良好的支付基础环境。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