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熏鱼灌肠湛山寺祈福 那些老青岛人的过年习俗

2015-02-16 16:39:43
来源:信网
责任编辑:每皮

\

拜年

初一吃饺子拜年

天一放亮,妇女们便笑呵呵地忙着煮饺子。煮时,有的地方要鸣放鞭炮,有的地方用芝麻秸烧火,意味着新的一年响响亮亮,节节增高。还要故意煮破几个,但不能说破,要说“挣”了,意在挣钱发财。饺子还要多煮,饭后锅里还要放上蒸馍,意在年年有余。饺子煮好后,先盛一碗敬天地,再盛一碗敬灶君。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上几碗,意在人丁兴旺。

一家人吃饺子充满了欢声笑语:吃到饺子里包的红枣意味着新的一年起早干活,勤劳致富;吃到栗子,意为出力流汗;吃到花生米,长命百岁;吃到钱币,新年发财。

吃罢饺子,该去拜年了。山东拜年的年俗大致相同,一般先家拜,晚辈给长辈拜,平辈之间再相互拜;而后近拜,给没出五服的长辈拜年;最后是远拜,给出了五服的长辈和亲朋好友拜年。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压岁钱。一跪一声问候,乐得长者笑;几个小钱放到晚辈手里,晚辈也乐。

初一早上还有许多有趣的习俗。胶东许多地方的女主人初一早上一起床,就要手持红烛,掀起炕席来照,然后再照屋里的每个角落,意为把邪气照散;孩子一起床就按长辈的吩咐,攀上门栓打三个秋千,据说能长得快;把一些硬币扔进水缸,据说一年不会干旱。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