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路街道黄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全科医生团队签约服务模式。(资料片)
扎根社区,贴近居民送保健
2013年7月,姜燕君加入到全科医生团队,之前他在市立医院脱产一年进行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一下子转了十几个科,每个科室学习一个月。”此后,姜燕君进入八大湖街道巢湖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一名医学生变成了全科医生。
“您之前有没有服用过高血压的药物?都用哪些药?您现在血压稍高,除了注意合理清淡饮食外,建议您继续服药治疗。”12日,姜燕君正向前来就诊的李显进老人讲解病情。“以前自己在家测血压,如今眼睛开始花了,现在我每次来拿药都会顺便测量一下。小姜大夫很热心,很仔细,饮食起居、用药和身体状况都问得很清楚。”提起姜燕君的诊疗服务,李显进老人直“点赞”。
在姜燕君的桌子上放着厚厚一摞文件,这是《市南区全科医生团队服务协议书》,上面有签约家庭的详细信息。2013年,八大湖巢湖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始试点契约式服务,全科医生不仅要坐诊,还要和公共卫生医师、护士组成全科医生服务团队,和居民缔结服务协议,市民有需求就要上门。姜燕君说,刚开始试点,为了推广这项服务,全科医生团队要完成固定的上门量,现在这项服务的知晓度高了,有需求的居民打来电话就会安排上门。
说话的功夫,姜燕君的手机响了。“喂,您好!像这样的情况已经几次了?你现在服用的都有什么药物?”放下电话,姜燕君立即收拾出诊仪器——血压测量计、心电图仪、听诊器、出诊表、家庭信息登记表,准备出发,“打电话的是一位老人,有点高血压,昨晚又流鼻血,我得去看看。”
作为处理常见病、多发病的多面手,全科医生也被看做最基层的健康保护神。在国外,全科医生占医生总数的30%到60%,工资收入高过多数专科医生,社会地位也很高。但国内全科医生的处境截然相反,以青岛为例,全科医生不仅人数少而且青黄不接,薪资和晋升空间也远不如大医院的专科医生,成了“好汉子不愿干,懒汉子干不了”的职业。
治病防病结合,练成多面手
姜燕君说,他的多数大学同学都进了大医院上班,大医院医生追求的是“高、精、尖”,而他当了全科医生,要求却是“杂”,要成为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和一般急症的多面手。
2012年,青岛被列为全国10个全科医生试点城市之一,开展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这项改革就是要求全科医生不仅能坐在社区医院看门诊,还要和居民结成契约服务,居民需要的时候能上门,对居民的健康情况了如指掌,做到防治结合。
2013年,全科医生团队签约服务模式率先在市南区的江苏路街道黄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八大湖街道巢湖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2015年1月29日,市北区的11所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启动了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
试点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自组建了全科医生团队,团队由全科医生、护士、公共卫生医生、居委会工作人员等共5~8名成员组成。全科医生团队把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纳入首选签约范围。
在签约时,全科医生会把手机号码提供给签约服务的居民,同时在街道社区向居民公示。居民可以在工作时间通过拨打电话,向全科医生询问就医建议、疾病诊断、健康咨询等,还可享受全科医生的门诊、出诊或转诊服务等。在门诊治疗与护理上,对行动不便并有需求的老年人和特殊人群长期提供上门健康咨询和基本医疗服务;帮助居民在医院预约门诊、预约专家会诊、联系转诊;对转回社区的签约对象,将落实跟踪随访和后续诊疗服务;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慢性病,实施从预防到诊疗,从社区到医院,从护理到康复的防治一体化服务路径;还将开展慢性病高危人群的早期识别与干预,将慢性病患者的专科化诊疗纳入管理范围,免费接受电话咨询,进行健康、营养保健咨询和指导等;进行居民健康评估及规划,提供主动健康咨询、分类指导服务以及康复医疗和中医特色服务等。
青黄不接,后备人才面临断层
扎根社区,作为居民健康“守门员”的全科医生团队在服务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人手不足。2007年,姜燕君从青岛大学医学院本科毕业时,班里50名同学有近40人考了研究生,剩余的大部分回了老家,像他这样扎根基层的年轻人少之又少。
八大湖街道巢湖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万志习说,2015年,中心被要求全科医生团队签约服务的家庭达到600户。虽然是社区医院,碰上疾病高峰期,每个医生一天要看100多个病人,仅有的一个全科医生服务团队根本无法覆盖600户。为此,八大湖街道巢湖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今年准备再增加一个站——延吉路社区卫生服务站,从所辖的卫生服务站中再组建一支全科医生服务团队。
“上门服务的话,也只能在八大湖附近的一些住家户跑跑。”姜燕君无奈地说,他一个月的门诊量在1000人次左右,很难抽出足够时间上门服务。
人手不够的同时,全科医生还面临青黄不接的现实。延安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4名全科医生,除了一名大学生和一名中医外,55岁的张淑娟和60岁的秦巧莲均为返聘。4名医生面对辖区2.7万居民,医生得了小病也不敢请假。
“我们中心全科医生的年龄结构,别的中心都羡慕。”黄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赵莹说,中心现在有四名全科医生,其中有两名本科生,两名研究生。从青岛大学医学院毕业的研究生包红和李国军比较年轻,另外两位是30岁以上有临床经验的医生。
记者了解到,青岛市从2000年启动培训社区全科医生,走在全省前列,但培训的多是以前小诊所的医生,这部分人现在也是目前全科医生的中坚力量,再就是一些返聘的医生,他们因为经验丰富很受社区医院欢迎。正规医学院培养的学生极少把到社区当全科医生作为第一职业选择。
待遇待提高,发展有瓶颈
待遇和职业发展路径受阻,是全科医生人少且青黄不接的根本原因。
姜燕君说,他同宿舍的同学研究生毕业后去了大医院工作,“现在仅从工资上来看,我的工资连他们的一半都不到。”医生的工资和职称挂钩,大医院的医生做科研、发表论文的机会较多,一般职称考过了就能评上。而很多全科医生即使职称考过了,也没有机会评上,待遇上的提升更没有着落。
除了待遇方面,全科医生的职业发展空间也比大医院的医生小。每个周,市南区社区卫生管理中心会把青医、市立等大医院的医生请到社区卫生中心坐诊,解决社区全科医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姜燕君发现,因为平日处理的都是常见病,与在大医院每天处理疑难杂症的同学相比,医术上的差距越来越大。
记者了解到,作为一个“职业”,全科医生已经出现十多年,虽然国家已经开始了对全科医生的正规培训,也启动了该专业的定向培养,但全科医生自身的职称评定体系一直空白,让全科医生成了大家眼中“好汉子不愿干,懒汉子干不了”的职业。
为了解决全科医生的数量缺口问题,青岛市已经在市立医院、海慈医院和中心医院开建三处全科医生培训基地,配备临床技能模拟训练教学器材和设备,为更多的医生提供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服务。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