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2月5日讯 据青岛政务网消息:2014年,市发改局粮食办公室以“政府满意、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圆满完成年度粮食收购任务,在青岛市率先实施粮食经纪人制度,积极运用粮食现代物流和科学保粮新技术,粮食储备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前不久,市发改局粮食办公室被国家粮食局、省粮食局分别评为“全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示范单位”和“全省粮食系统先进集体”。
全年粮食购销经营量达65万吨
为搞好收购服务,市发改局粮食办公室组织粮食购销企业在全市按地域均匀设立了26处固定收购点和300多个流动收购点,方便农民就近卖粮。指导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腾空仓容,购置输送机、塔机、扒谷机等相关机械。延长收购时间,对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小麦,做到随交随收,敞开收购,尽可能多地为售粮农民提供便利。筹措购粮资金。在国家最低收购价预案未能启动的情况下,组织国有粮食企业与农发行进行分析协商,为粮食收购做好充分的资金准备。根据收购情况及时调度资金,确保资金足额到位,不给农民“打白条”。扩大经营范围。在牢牢掌握当地粮源的基础上,采取代购代销、委托代购等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从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河南等产区调入玉米、大米等,销往广东、福建及周边大型粮食加工企业及商场,实现了跨省际间粮食大流通,全年粮食购销经营量达到65万吨,有效满足了我市粮食市场需求。
在青岛市率先实施粮食经纪人制度
以“问题能发现、违法能查办、秩序能维护”为目标,市发改局粮食办公室在青岛市率先建立了粮食流通网格化监管模式。在发挥11名执法人员执法监管作用的基础上,聘用辖属企业管理人员作为各个网格的执法协管员,监管效率明显提高。创建粮食经纪人制度。借鉴国内先进经验做法,在青岛市率先实施了粮食经纪人制度。对全市470名粮食经营者进行培训并颁发《经纪人资格证》,净化了粮食收购市场环境,稳定了粮食流通市场秩序。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健全粮食执法大队、粮油质量监测中心职能,充实监管力量,明确人员职责,顺利完成了全国粮食库存检查、粮食收购资格核查等专项检查任务。全市共查办行政执法案件70例,其中,责令改正30例、警告5例、罚款3例。
完成地方储备小麦1万吨增储任务
根据上级关于调整充实地方粮食储备规模的要求,市政府确定在两年内增加地方粮食储备规模1.95万吨,其中,2014年新增1万吨储备小麦,目前已保质保量储备到位。承储单位积极运用粮食现代物流和科学保粮新技术,确保储备粮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完成地方储备粮油轮换任务。按照地方储备粮油轮换的规定,科学制定轮换方案,保质保量完成了5500吨地方储备小麦和500吨地方储备花生油的轮换任务。实施危仓老库改造工程。积极筹措“危仓老库”改造资金600万元,其中,争取上级财政360万元,市财政配套240万元,共计改造仓容3.11万吨。目前,工程招投标已结束,将于近期动工建设,工程竣工后,我市地方粮食仓储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
分享
大家爱看